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湖南卷Word版含解析.docx
11页湖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近年来,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石牌豆腐郎”远近闻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主要得益于( )A. 历史悠久 B. 交通便利 C. 宣传有力 D. 物美价廉2. 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是该镇的( )①产业基础 ②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数量 ④市场需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 )A. 采购外地大豆 B. 开发新产品 C. 制定技术标准 D. 举办文化节【答案】1 B 2. A 3. C【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说明水运交通便利,因此声名远播,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B正确;历史悠久、宣传有力、物美价廉不是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的主要原因,ACD错误。
故选B2题详解】由材料“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可知,该镇豆制品加工产业基础好,①正确;由材料“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可知,该镇具有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的人才优势,②正确;我国是人口大国,居民普遍喜食豆制品,石牌镇是隶属于湖北荆门钟祥市的小镇,人口数量不多,劳动力数量、市场需求不是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主要因素,③④错误3题详解】技术标准是指在特定技术领域内,经过共同协商和认可,为了达到统一、规范和协调的目的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从事科研、设计、工艺、检验等技术工作以及商品流通中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制定技术标准,规范生产流程,实施标准化生产,C正确;由材料“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可知,采购外地大豆,无法保障豆腐原料黄豆的品质,A错误;由材料“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可知,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新产品开发,劳动力需求量增加,由于劳动力素质存在差异,很难保障“石牌豆腐”的品质,B错误;举办文化节,让本地特色产品走进市场,可提升“石牌豆腐”知名度,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但无法保障“石牌豆腐”品质,D错误。
故选C点睛】豆腐品质指豆腐的优劣程度,其评价标准包括颜色、弹性、气味、外观、口感、营养价值、制作工艺等方面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A. 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 B. 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C. 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D. 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5. 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 )①阻碍农民增收 ②造成生态破坏 ③导致乡愁淡化 ④增加耕地撂荒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答案】4. C 5. C【解析】【分析】【4题详解】某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大值-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小值结合题干选项并读图分析可知,15~21岁年龄段,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300万人左右,而同期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两者数量差异约为600万人;36~42岁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同期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500万人,两者数量差异约为400万人,故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为15~21岁,排除BD选项;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大于统计结果,说明该年我国乡村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人口净流出量高,C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图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自然增长快慢,A错误。
故选C5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人口迁出导致乡村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阻碍农民增收,增加耕地撂荒现象,①④正确;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②错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增加,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村情怀愈发浓烈,③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迁入地: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附近盛产青石,自宋代以来形成了以石雕加工为主的传统手工业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西庄村规划建设了石雕工业园如图示意农耕时代西庄村石雕生产的空间次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西庄村形成图示空间次序,是因为( )A. 地形地势 B. 河流分布 C. 生产流程 D. 宗族关系7. “精雕”选择在以厅堂为中心的院落中进行,主要是为了( )A. 石材堆放 B. 陈列展览 C. 技艺保密 D. 交流合作8. 该村石雕生产由分散的家庭作坊集聚到工业园,有利于( )①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 ②融合生产和生活空间③限制生态空间的扩张 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6 A 7. C 8. B【解析】【6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西庄村石雕生产的空间次序是山上地势起伏较大,进行采石;山坡坡度较大,可以转运;山脚下地势较平坦,用于选材和切割;水池清洗、空地上粗雕和打磨、院落内创作和精雕等,说明当地是依据地形地势变化和特征而形成的,A正确河流分布、宗族关系不是影响空间次序的主要因素,BD错误;生产流程是空间次序的结果,不是影响其的主要因素,C错误所以选A7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可知,当地“精雕”选择在以厅堂为中心的院落中进行,能够减少家族技艺的外流,有利于子承父业、家族垄断,C正确;院落面积较小,不利于石材堆放,A错误;厅堂面积较小,不利于陈列展览,B错误;为了家族垄断,一般很少交流合作,D错误。
所以选C8题详解】该村石雕生产由分散的家庭作坊集聚到工业园,能够使得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①正确,②错误;不会限制生态空间的扩张,③错误;可以减少石材加工对生活区的污染,能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④正确所以选B点睛】坐落在吕梁山麓、马首山下的西庄村,掩映在青山之下,举目远眺,高耸的山峦酷似马首,这里便是天然的石料场五代后周时期此处就有了村庄,石匠们就住在石料场附近,从事石头加工为主导的石雕产业现在,在800户3000多人的村庄里,有700多人从事石雕产业,是名副其实的“因石而生,因石而传,因石而居,因石而美,因石而兴”的专业村西庄石雕产品远销海内外,被用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尧庙、秋风楼、普救寺等景区以及陇南、河南、晋南诸多古民居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如图1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图2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9. 理想的采样监测天气是( )A. 晴朗微风 B. 逆温天气 C. 阴雨少光 D. 风向多变10. 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细颗粒茂密植被 B. 粗颗粒茂密植被 C. 细颗粒稀疏植被 D. 粗颗粒稀疏植被11. 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 )A. 从稀疏到茂密 B. 从茂密到稀疏 C. 均用稀疏植被 D. 均用茂密植被【答案】9. A 10. B 11. A【解析】【9题详解】晴朗微风的天气,当地颗粒污染物受外界干扰较少,有利于监测不同区域污染物状况,分析植被对颗粒污染物的拦截效果,A正确;逆温天气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物的扩散,会加重污染状况,B错误;阴雨天气产生的降水会吸附大气中的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浓度,C错误;风向多变会导致污染物浓度受到风的影响,不能反应植被类型对污染物扩散的拦截效果,D错误。
所以选A10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自行车道相比,人行道上茂密植被前的粗颗粒的比值较高,说明积累明显,B正确;与自行车道相比,人行道稀疏植被前的细颗粒、稀疏植被前的粗颗粒、茂密植被前的细颗粒比值较小或基本一致,说明积累不明显,ACD错误所以选B1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和上题分析可知,茂密植被对颗粒污染物拦截效果较好,应该在靠近居民区一侧种植茂密植被,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茂密植被前粗颗粒污染物较多,对行人的影响较大,稀疏植被拦截的污染物较少,为了减少对行人的影响,应在靠近人行道种植稀疏植被所以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从稀疏到茂密,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植被具有调节气候,吸收、拦截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具有自净功能的最大生态系统,可在防治大气颗粒物污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植被拦截颗粒物有叶面、单株、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尺度,每个尺度上都是一种跨介质、跨界面的复杂过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单叶尺度上测定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去评价植物的滞尘效果,以选择适宜的植物类型,以及合理的树种配置和空间营林管理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
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 )A. 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 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C. 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 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13. 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 )A. 常受干热风影响 B. 土壤养分流失 C. 曾被沉积物掩埋 D. 遭受低温冻害14. 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 )A. 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 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