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术论文写作课件

8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26742908
  • 上传时间:2017-12-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4MB
  • / 8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学术论文写作概论,教育科学与管理系 龚 放2006年10月,学术论文写作概论,一 写作的特点与规律二 学术论文的选题三 学术论文的准备四 学术论文的撰写五 学术论文的种类和格式,一 写作的特点和规律,(一)“写作”自身的特点 1.鲜明的目的性 2.明显的综合性 3.极强的实践性(二)“写作”自身的规律 1.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2.习惯成自然,基础须夯实 3.得失不由天 4.切入不同途,(一)“写作”自身的特点 1.鲜明的目的性 “兴、观、群、怨” “比、兴、美、刺” 陶冶性情 劝善惩恶 为人生 为艺术 长知识,广见闻,移人情 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匕首”、“投枪”,2.明显的综合性 文章是作者思想、阅历、知识、文字(技巧)等各方面水平的一个综合反映 所谓“文如其人” 女作家茹志娟曾经说 “我在写每一篇东西的时候,哪怕是一篇短小的散文,都在调动我的一切储备我都翻箱倒柜,把所有的储藏,只要能用的都使用上去,哪怕并不是用在文字上”,“厚积薄发”,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如果“储备”有限,则往往“力不足中道而废”,文章会显得苍白无力。 这就提醒我们,好文章并非仅仅是“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产物

      2、 其一, “世事洞明皆学问”:你有见识,有眼光,能透辟地认识世界的 诸般事物,才能写出有学问、有真 知灼见的鸿篇巨制;,“文者,言乎志者也。” 王安石上张太傅书二 “文者气之所形。”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 叶燮原诗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 第一等真诗。” 沈德潜说诗晬语,其二,“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阅历也不可缺少。 其三,博闻广记,才能侃侃而论:知识的储备,十分重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其四,写作的才情与禀赋也不可回避: “夫才有清浊,思有修短,虽并属文,参差万品。” 抱朴子外篇辞义 “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 同作一题文,各自擅其妙。” 赵瓯北闲居读书,3.写作有极强的实践性 写作,是一种能力,即一种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理论、情思、感悟的技能、技巧。 “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的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 叶圣陶大学国文序,“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

      3、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鲁迅致赖少麒 欧阳修云:“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学习、揣摩、历练、自工,(二)写作自身的规律,1.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写作的“序”有哪些? 其一,由少到多,先放后收 鲁迅先生对初学木刻的青年说:“观察多,手法熟,然后渐作大幅。不可开手即好大喜功,必欲作品中含有深意, 于观者发生效力。” 致罗清桢 木刻如此,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作文之体,初欲奔驰。” 欧阳修与渑池徐宰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 苏轼与侄简书,“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粗入细,有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 谢枋得文章轨范 “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矣。” 谢枋得文章轨范,其二,由记叙而论说 大学生、研究生的写作,主要是论文的写作 “术业有专攻”,专攻的结果,必然表现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而硕士、博士研究生则必须撰写学位论文,其三,先规矩而后得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即基本训练,先求明白、清楚、畅达,严格按规矩作文; 然而“规矩”好讲,得巧甚难。 大匠能喻人规矩而不能使之巧

      4、。 “是以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 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 章学诚文史通义,2.习惯成自然,基础须夯实 科学思维、批判质疑的习惯 注重积累素材、分析数据的习惯; 认真构思、谋篇布局的习惯; 提纲挈领、推敲提炼的习惯; 讲究“文面”,规范书写的习惯 ,3.得失不由天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鲁迅别诸弟三首 “精神专一,奋斗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郑板桥题画,4.切入不同途 文章写得好,每个人的切入点和得力点都不尽相同,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 有很多人得力于阅读 “文选烂,秀才半。” “大抵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杨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的则得力于深厚的生活积累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 还有的得力于多练多写 “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文入妙来无过熟”,更多的学术论文作者得力于思想、理论和知识的修养,二 学术论文的选题,(一)研究始于问题:一个具有科学价值的问题(二)确定题目和论证角度(三)“小题大作”,开掘要深(四)量力而行,扬长避短,(一)研究始于

      5、问题: 一个具有科学价值的问题,1.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探讨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与突破,标志着科学研究的真正进展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Karl.R.Popper) 认为,科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波普主张:“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 新的角度去考虑老问题,则要求 创造性的想像。而且标志着科学 的真正进步。”,胡适1932年6月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给学生开了三味“防身药方”,第一味就是“问题丹”: “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 “试问当年伽利略和牛顿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实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脑子里没有 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 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6、牛顿对万有引力的探索,始于他在苹果树下的问题 困扰爱因斯坦十多年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以光速c和光线一道运动,我是不是将观察到光线仍是静止在空间的振动着的电磁波呢?”,科学的问题产生于“好奇”和“质疑” 伽利略18虽时在比萨教堂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 李四光提倡质疑精神:“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 毛泽东对中国套用苏俄革命经验 的质疑;邓小平对“计划”与“市场” 传统定义的质疑,“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初。” 科学研究、科学发现又何尝不是如此? 贝尔纳:“那些没有受过未知物折磨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发现的快乐。”,(二)确定题目和论证角度,首先选择研究的领域; 其次确定研究的问题; 如何考虑论证的角度。 例如:新时期的短篇小说评论中谢慧敏的 典型意义,对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的指导一: 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问题研究90年代以来我国本科教学质量研究重构第四年本科教学 第四年本科教学的“虚化” 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边缘化”,对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的指导二:大学组织文化研究大学组织中的学生文化研究BBS:大学组织文化的

      7、新元素 和新变量,(三)“小题大作”,开掘要深,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论证角度,在于开掘到什么深度 例如: 评白居易 评白居易的文艺思想 论白居易文艺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张“小题目做大文章” “论文的范围不宜太大,太大了写不下来;就是勉强写下来了,也写不好。范围大了,你一定讲得不深入,不透彻讨论问题要深入,深入了就是好文章这叫做小题目做大文章。”,举例 1. 周定一:所字别义(中国语文) “所”字的一种意义,别人不注意,没有讲到,周从现代北方话一直追溯到宋代,甚至追溯到先秦,写得很深入 2.周世昌的考证: 前辅仁大学女院旧址恭王府即红楼梦中大观园的雏形 3.沈谦士就周礼中“蔡”、“祭”同义 写成2万字论文释“蔡”及“祭” “春正月濑祭鱼” 春秋“蔡”蔡叔,论文的份量轻重、水平高低和题目的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 有人追求大题目,全面论述一个大问题,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入,很容易写成面面俱到、大而无当的平庸之作; 相反,如果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能够深入其本质,抓住要害,提出新的见解,将问题的成因、难点、症结 找准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 那就很有份量。,费孝通的江村调查;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鲁迅的阿Q正传、祥林嫂,(四)量力而行,扬长避短,三 学术论文的准备,著名学者张岱年曾经提出做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首先要充分逻辑学术界在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研究中已有的成就和进展。 每一时期,学术界总有许多争论的 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时代的要求;,

      《学术论文写作课件》由会员平***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论文写作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