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31页
  • 卖家[上传人]:雨水
  • 文档编号:148179153
  • 上传时间:2020-10-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34.95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 教学设计 科 目语文 年 级二年级 单 元四单元 姓 名 二 O二 O 年秋期 2 单元四单元主备人 教 学 课题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 学 时 间第 1 课时 2020年 月日总 29 节 教学 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难点 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 教具课件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 提出问题 一、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 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 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师出示登颧雀 楼课文插图) 2. 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生 交流。 3. 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 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 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 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 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 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 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 到远处的风景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4. 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

      2、 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 叫叫它的名字?(学生齐读“鹳雀楼” ) 5. 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 3 先来看第一个字“雀” , 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 “楼” 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 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 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 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 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 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 一层,行吗? 生(齐) :登到最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 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 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 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 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 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 三、指导朗读古诗。 1. 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 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3. 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4. 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5. 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6. 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7. 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

      3、友已经能背诵这首 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 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 (学生闭上眼睛,在 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四、学习古诗。 1. 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 (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 日”是什么意思? 3. 读一读前两句来。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 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 5.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 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 由谈谈。 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 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师: 今天, 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 登鹳雀楼, 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 得高望得远的道理,他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 发向上。同学们,请大家把诗的后两句写在自己的积 累本上。当然,诗人王之涣他其实以边塞最为出名, 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他的边塞诗凉州词 。 (课件出 示) 1. 教师简单介绍古诗的背景。 2. 教给学生诗的节奏和停顿。

      4、 3. 学生练读。 4. 自由背诵。 其实,王之涣有一首诗也很有名,这是一首送别 诗,题为送别。出示古诗,教师范读,领读,学 生自由读并背诵下来。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唐 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 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背诵 这一首古诗,而要把本诗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引子, 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 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 5 识,又是展示本领的一个好机会,学生兴趣盎然,高 潮又起。 ) 出示: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 学生群情激昂,背诵熟练而投入。) 七、同学们,你们背得太投入了,把掌声送给自 己。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相信大家还能背许 多唐诗,将来一定也会写出很多好诗,说不定也会成 为一名大诗人呢! 最后老师祝大家: 学习更上一层楼! 八、学生在充满期待中下课,并喊出班级口号:“我 成长我快乐!”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6 单元四单元主备人 教 学 课题 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教 学 时 间第 2 课时 2020年 月日总 30 节 教学 目标

      5、1.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 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 ,背诵。 3.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 个生字。有感情朗读 望庐山瀑布并背诵。 难点 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 教具课件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 提出问题 一、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他 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 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揭题:指课题,齐读。 谁知道诗题的意思? 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 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 白布垂挂在山前。 “瀑”字是什么结构?齐读: “瀑布” 。 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的瀑布更是举 世闻名。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 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 7 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 二、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 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 1. 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6、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 读准字音。 认识生字:相机区别“庐、炉” 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美? 望/ 庐山瀑布 日照/ 香炉/ 生紫烟,遥看 / 瀑布/ 挂前川。 飞流/ 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 / 落九天。 (1) 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 2. 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想去游览一番吗?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 秀美的风光。 师解说: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 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 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 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 景色优美 三、再读:想象画面,领悟诗情。 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的心情 非常的激动(师配乐读) 。生闭眼想象画面。 四、吟读:细品诗韵,抒发胸臆 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 8 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这么美的诗, 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朗读一番。 个读、配乐朗读。背诵 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 五、拓展:

      7、赠送诗文,课外延伸 1. 小朋友们真棒, 老师从小朋友们的吟诵中不由 自主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 写瀑布的诗歌,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送给大家。( 课 件出示瀑布整首诗,配乐朗诵)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 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 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 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李白写的诗望天门山, 喜欢吗?请自由读一读。 六、作业 1. 背诵望庐山瀑布 2. 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9 单元四单元主备人 教 学 课题 9. 黄山奇石教 学 时 间第 1 课时 2020年 月日总 31 节 教学 目标 1. 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 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 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具课件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

      8、 提出问题 一、新课导入。 1. (出示黄山图片)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它位于安徽省的南部, 每年有很多中外游客去那里游 览观光,那里的景色非常秀丽神奇。今天我们就学习 一篇关于黄山的课文。(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 2. 从课题中我们看出黄山的石头有什么特点? (奇。 )你能给“奇”组个词吗?(神奇、奇怪、奇 特、奇形怪状等。) 二、识字指导。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 2. 本课识字法: (1)形近记忆。“区巨、它安”字形相近。 (2)字谜记忆。仙:一个人,在山边。 (3)多音字记忆。“都”和“弹”。 (4)熟字记忆。生字与熟字组词,便于记忆。如 “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巨石、脖子、著名”等。 3. 检查识字情况。 (1)指名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2)指出多音字“都”、 “弹” 。 10 4. 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 样用这些字的。 5. 认读生字。 6. 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7. 组词。 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 三、初解文本。 1. 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 片并讨论。 2.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9、。 3. 学生齐读课文,老师适当给予指导, 查其错误。 4.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然后分 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6. 你喜欢哪一种奇石,就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指导朗读。 四、朗读感悟。 1. 学习第 1 自然段。 (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 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感情。 (2)该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2. 学习第 2 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 (一句。 ) (2)读后说说仙桃石奇特在哪里。 (形状像桃子;大;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 险,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 (3)这段话中的“好像”能不能换成是“是”、 “犹如”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1 (4)齐读第 2 自然段,体悟仙桃石的奇特之处。 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 五、课堂小结。 学习第 1、2 自然段后,同学们对黄山的奇石有 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那就是“怪” “有趣” 。下节课我 们再接着来欣赏黄山的奇特、有趣。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2 单元四单元主备人 教 学 课题 9. 黄山奇石教 学 时 间第 2 课时 2020年 月日总 32 节 教学 目标 1.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 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难点 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教具课件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 提出问题 一、上节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 读了课文, 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2 自然段,欣赏了奇特有 趣的仙桃石。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黄山其他的奇石, 请大家齐读课题。 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 二、朗读感悟。 1.“猴子观海”。过渡: “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 石头呢? (1)自由朗读第 3 自然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 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 (2)抓住动词“抱”、 “蹲” 、 “望”体会,这是用 拟人手法把猴子写成人了; “一动不动”又把猴子与 石头联系起来。 (3)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地望着翻滚的云海呢? 仿佛在想什么?谁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雨水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TA的资源
    点击查看更多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