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共26页)

26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74304854
  • 上传时间:2024-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环境卫生学之绝迹重生版by Dr. Tree, Linsanity, Swimming Domino第一章 绪论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matrices):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

      2、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环境介质的特点: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

      3、气候,秀丽的风光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问题。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or):某些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调节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效应造成严重的影响。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4)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生态综合体。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人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social envir

      4、onment):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构成。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ecosystem):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特征:整体性 开放性 自调性 可持续性 组成: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物质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如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根据人类健康的隐喻来建立良好生态的目标。通常把具有活力、结构稳定和自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看做是健康的生态系统。食物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的链锁关系。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逐级传递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增高。

      5、多氯联苯、甲基汞、放射性污染、DDT、六六六、除草剂、橙剂等有明显的生物放大作用。导致的疾病如:水俣病、痛痛病。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生物从环境中摄入浓度极低的重金属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在体内逐渐累积起来,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之。“hormesis”效应: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有益)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如较大量地长期饮酒可增加食管癌、肝癌和肝硬化的危险性,而少量饮酒可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低剂量的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而稍高剂量则可以导致健康危害甚至死亡。环境因素变化有两种转归:得到环境自净,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增加人群暴露的机会、增强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有害性。 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单一介质内的迁移;不同介质间的迁移;生物性迁移。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化学转化;生物转化。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扩大暴露范围;增加暴露途径;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影响暴露剂量。暴露途径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有害效应的产生:影响总暴露量 影响吸收率 改变作用靶剂量-反应关系

      6、(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反应(定量或定性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互关系。分无阈值化合物和阈值化合物。 无阈值化合物:是指在大于零的剂量暴露下,均可能发生有害效应的化合物,又称为 零阈值化合物。其剂量-反应曲线的延长线通过坐标的原点,为直线型,认为这类化合物无安全剂量。主要为遗传毒性致癌物。 有阈值化合物(threshold compound):仅在达到或大于某剂量(阈剂量)才产生其效应,低于其阈剂量则不产生其效应的物质属于单阈值化合物,其剂量-反应曲线多呈S形或抛物线形。有两个阈值的化合物呈U形。制订卫生标准时,单阈值化合物应低于阈剂量,双阈值化合物应考虑适宜浓度范围。暴露时间:暴露时间越长,蓄积浓度越高;物半减期越长,相对短时间蓄积量高。生物半减期(biological half-life,T1/2):化合物在体内含量减少一半所需时间。功能蓄积(functional accumulation):有些环境污染物,进入机体后,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多次重复暴露或长期暴露后,不在机体内蓄积。但在靶组织或靶器官

      7、产生的有害效应可逐渐累积,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病理损害,这称为功能蓄积。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joint/combined toxic effect):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相加作用additive;独立作用independent;协同作用synergistic;增强作用potentiation;拮抗作用antagonism。健康效应:是在某一环境暴露水平条件下,人体(群)接受有害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健康状况的损害。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指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有冰山现象之称。健康效应谱从下到上为:生理负荷增加、生理代偿性变化、生理反应异常、患病、死亡。易感人群(敏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非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个人行为(吸烟、饮酒、饮食嗜好、运动)。遗传因素:性别、种族、遗传缺陷。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对环

      8、境因素的作用产生应答反应有关的基因,环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是造成人群易感性差异的重要原因。自然环境对健康不理的和有害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因素。自然环境物理因素与健康: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干旱冰雹);极端天气(高温寒冷);高原特殊天气。热浪:一般以日最高气温35作为高温天气,持续多日35以上的高温天气称之。 寒潮:凡使当地24h降温10以上或48h降温12以上、且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的强冷空气称为寒潮。必须微量元素生物学效应:参与酶的构成和酶的激活,影响酶的活性;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发挥特殊功能;参与激素及其辅助因子的合成,与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微量元素对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功能感官功能等均有明显影响和重要作用。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与健康:动物毒素,植物毒素,植物变应原。自然疫源性疾病(natural focus disease):动物源性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经常存在于某地区,是由于该地区具有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该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称之。特征:区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受人类活动和社

      9、会行为影响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环境污染物分物化生三类)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急性危害:1. 大气污染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SO2、烟尘);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NOx、 VOCS)2. 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危害: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件(1984年)3. 核泄漏事故的危害: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4.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介水传染病、军团菌病。慢性危害:1. 非特异性影响:免疫功能抑制(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强,人群患病率、死亡率增加)2. 引起慢性疾患:COPD3. 持续性蓄积危害:一类是Pb、Hg、Cd、As等重金属(水俣病、痛痛病); 一类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如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二恶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在环境中长期残留持久存在,在生物体内持续性蓄积的有机污染物。致癌物的分类及环境化学致癌物:1类:确证人类致癌物(107种):可靠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有剂量反应关系;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证据。2A类:对人很可能致癌(59种):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动物实验证据充分。2B类:对人可能致癌(267种):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 动物实验证据不充分;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 动物实验证据充分。3类:对人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可疑)(508种)4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1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是指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的健康效应的一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共26页)》由会员大米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共26页)》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