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科科研发展规划

1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55828601
  • 上传时间:2022-08-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6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上海大学“十二五”文科科研发展规划总体框架一、“十一五”建设成就及存在问题(一)取得的成绩1. 加强科研工作的常规管理,推动文科科研跨越式发展,取得丰 硕成果。2. 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成绩显著,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逐渐涌现。3. 找准国家与地方重大需求,发挥地区与高校合作优势,主动为地 方经济社会服务。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培育并初步形成了科 研亮点和特色。(二)存在的问题1. 社会学、艺术学和影视传媒等强势学科的学科优势渐趋弱化;2. 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对弱势学科与强校之间的距离拉大;3. 新兴学科与基础学科彼此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现象进一步加 剧;4. 文科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出现断层现象。二、“十二五”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文科科研在提升学校整体实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强化;2. 新兴学科/领域内竞争态势更趋严峻;3. 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大势所趋。三、指导思想1. 找准学校相对优势,找准国家地方需求2. 面上均衡协调发展,点上寻求重点突破3. 整合校内优势学科,着力推动学科交叉4. 努力拓展国际合作,构筑特色研究领域四、奋斗目标1. 总目标2. 学科/领

      2、域建设3. 体制机制创新五、建设任务1. 跨学科重点平台建设2. 特色学科建设3. 弱势学科建设六、战略举措1. 加强关键人才引进/培养2. 加强文科重点规划领域建设3. 增强文科的全局性自主创新能力4. 进一步合理布局学科上海大学“十二五”文科科研发展规划一、“十一五”建设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一)建设成就:1. 加强科研工作的常规管理,推动文科科研跨越式发展,取得丰 硕成果。2006-2009 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和经费总量不断攀高, 2009 年达到21 项,经费140 万元,比“十五”末(2005 年)项目数增 长 175 %,经费增长 143 % ;省部级项目 69 项,经费 194.7 万元,比 “十五”末(2005 年)项目数增长 223 %,经费增长 338 %。2006-2009 年,科研到位总经费共计 0.6538 亿,2009 年到位科研总经费 0.2885 亿 元,均比“十五”末(2005 年)有较大增长。2006 年至今,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 6 项,其中三等奖 6 项;获 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41 项,其中一等奖 10项、二等奖 11 项、三 等奖 1

      3、6 项、内部探讨奖2 项、网络理论宣传奖2 项;邓小平理论奖11 项,其中二等奖 8 项,三等奖 3 项。2. 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成绩显著,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逐渐涌现。2006 年至今,获得国家重点学科1 个,为:社会学;国家体育总局 重点研究基地 1 个,为:国家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高校 E研究院1个,为:上海市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市重点学科6 个,为:都市社会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学、电影学、上海大 学美术创作中心和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创作中心;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究基地 2 个,为: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影视与 传媒产业研究基地;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 个,为:“文化繁 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方向;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1 个,为:吴 信训工作室;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3 个,为:电影学、传播学和近现代 中国社会文化史。2006 年至今,我校文科1 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 名教授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 13 人入选浦江人才计划、7 人入 选曙光学者, 3 人入选晨光计划、3 人入选阳光计划,1 人入选东方学 者。3. 找

      4、准国家与地方重大需求,发挥地区与高校合作优势,主动为 地方经济社会服务。1) 2009 年,我校与宝山区人民政府在宝山区政府大楼签订了文化 合作协议,承担了作为文化合作协议的第一个具体项目 “上海宝山国际 民间艺术博览馆项目”的协议。“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项目”总经 费达到 3000 万元。2) 2009 年,美术学院承担了“世博会博物馆展示设计”和“世博 中心的美术设计”两个项目,总经费为700 万元。3) 2006 年以来,由倪瑞武教授主持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展示项 目”(2006-2008)、“国防大学校史馆”(2007-2009)、“浙江长兴规划馆” (2009)等项目,总经费达到7854 万元。4) 2006 年以来,由文科参与的“现代物流”(负责人:储学俭)学 科交叉项目总经费达到2336 万元。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培育并初步形成了 科研亮点和特色。1) 文科处与文科发展研究院携手启动“上海发展战略”研讨沙龙, 以问题为导向,瞄准上海市乃至国家的重大需要开展研究,主动搭建跨 学科研究平台,培育校内重大项目与核心团队。2009年3 月至今,已举

      5、办 7 次跨学科研讨活动,校内近 20 个学院的 200 余位教师参加了研讨。 已出版“城市转型”丛书(5 种),上海世博与上海发展论文集。2)设立常规的“文科学术茶吧”,以活跃学术气氛,为我校文科教 师开展学术交流提供更方便的环境,促进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形成。从 2009年9 月起,“文科学术茶吧”已连续举办9期,已有文学院、法学 院、社科学院、经济学院等近50 位老师参加,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3)充分发挥已有的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等重点研究平台 的辐射和拉动作用,在场地、资源等方面探索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共 享机制。(二)存在问题:1. 我校社会学、艺术学和影视传媒学科等学科在十一五期间尽管瞄 准和对接重大需求,以错位竞争策略已形成了一定的先发相对优势,但 在核心与重点人才、前沿科研机会的捕捉能力、体制机制的创新等方面 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同时面临复旦、华师大等文科传统优势 学校以及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后后起的注重社会科学发展的院校对于 新兴应用学科的强有力的介入和重点扶持,原有相对优势已渐处弱化态 势,形势不容乐观。2. 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对弱势学科与复旦、华

      6、师大、上海交 大、同济大学等传统强校的距离在不断拉大。3. 新兴学科与基础学科彼此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现象进一步加 剧,基础学科未能有效支撑新兴学科向纵深处发展。4. 究其根本,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出现 断层现象,学科带头人出现老化倾向(普遍在 57 岁以上),40-50 岁之 间的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都不尽如意;文科师资队伍中“回国留学人员” 与“有一年以上出国经历人员”两项反映国际化水平的指标偏低,分别 为 4.8% 和 8.6%,与教育部“985 ”高校相比有很大差距。二、“十二五”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 文科科研在提升学校整体实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强化。“十 一五”以来,中国高校均把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 推动力量,在政策、投入、布局、团队和机制等方面,竞相加大对文科 科研的扶持和调整力度,竞相凸显和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意味着 文科发展既面临机遇,又将遭遇新的挑战。2. 新兴学科/领域内竞争态势更趋严峻。复旦大学、华东师大等高 校在巩固和提升已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时,把视野扩大到国家和上海 市有重大需求的新兴领域,相互之间还形成了较强的竞

      7、争。上海交大、 同济大学、上海财大等高校也努力在社会科学,比如金融衍生、城市规 划、公共财政等领域建构新的学科高地,新兴学科/领域内的竞争态势更 趋严峻。3. 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大势所趋。如何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在教育“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摸索新的科研体制创新,将成为十二 五期间中国高校推进科研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校文科十一五期间尽 管在社会学、艺术学和影视传媒学科形成了一定的相对优势,但在师资 结构、科研规划的提升尚缺乏高水平的战略策划,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压 力,形势不容乐观,更需要探索与国情、校情相适应的科研体制机制。三、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学校相对优势,找准国家和 上海的发展需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面上均衡协调发展,点上 寻求重点突破”的建设方针,提升我校文科科研核心竞争力的能级与水 平,为实现我校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而 贡献力量。四、奋斗目标1. 瞄准国家和上海发展的重大需求,以跨学科战略整合校内优势学 科资源,形成若干前沿优势研究领域,提升和带动弱势学科发展;2. 以国际化战略“借船出海”,加强文科规划的重点领域与

      8、国外一 流大学、一流学科/机构和一流学者的高水平的国际交流,推进有实质性 的能提升我校在国内外影响力的国际合作项目的建设,构筑能对接国家 和地方重大需求的特色研究平台。3. 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提升基础学科对于新兴应用学科发展的支撑 度与贡献度。4. 积极探索文科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 形成我校文科发展的新亮点。5. 提升文科在体制内争取资源的能力,使我校文科十二五期间在各 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及 E 研究院建设方面更上一个台阶;在 国家级重大项目方面,有所斩获。6. 继续发挥文科发展研究院在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作用,积极 推动跨学科研讨,使之成为我校在十二五期间文科科研发展的重要推动 器。五、建设任务(一)结合我校实情,以社会重大需求为问题导向,以跨学科重点 平台建设为抓手,强化培育高层级的学科新优势和影响力。1根据教育部有关文科发展新精神,以社会学为龙头依托,整合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等相关学科、重点基地优势,在学校层面 组建“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暂名)跨学科研究平台, 共同进取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而从国家级基地层面

      9、上 辐射和带动相关学科提升科研层次。2整合社会学、传媒学、经济学、城市建筑学、都市文化、公共 安全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力量,借助现代信息科技、 文理结合创建的3D增强虚拟现实平台,以及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培育 “社会文化地理”跨学科研究平台,形成具有跨学科特色的新兴前沿研 究方向,以利于开展高层次研究,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决策咨 询。3积极争取与国家级高层机构、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合作,特别是 借鉴国外知名院校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重点研 究领域,打造国际化跨学科研究平台。以(国家外交部有关机构、中国 国际交流基金会、上合组织和上大共同创设的)“国际人文交流研究院” 为抓手,立足于国家战略,开发探索国际民间外交人才的培养、国内 / 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培育,建构高层次的、新型的文科国际交流平台。4整合我校艺术类学科、影视传媒学科,结合宝山国际民间艺术 博览馆项目开发、现代会展项目开发等相关资源,积极探索“面向社会 生活的文化艺术创意服务”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新思路、新举措、 新机制,形成我校文科发展的新亮点。5继续发挥文科发展研究院的学术沙龙、文科茶吧的作用,使之 成为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平台,积极推动跨学科研讨,促成跨学科 人才成长,学术推广、青年骨干人才脱颖而出。6发挥“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基础性数据共享平 台的作用,提升其为多学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7要对学校的科研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为跨学科重点 平台建设提供“特区政策”。要从队伍建设、人才激励、人才引进、经 费配置等诸方面,对跨学科重点平台实行倾斜,创造优越条件。 (二)瞄准学科发展主战场,着力加固和提升原有的特色学科。1新闻传媒学科应在传统路径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空间,需要:1) 进一步契合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凝练学科方向,推动学科创新,增 强主流影响力;2)在引进和培育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培养新人方面要

      《文科科研发展规划》由会员鲁**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科科研发展规划》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