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第15课《故乡》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收藏

编号:34293189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0.84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1-18
  
2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故乡 15 同步 练习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堂培优提升训练试题 班级 姓名 15 故 乡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A.潺潺(chán) 恣睢(zì sūn) B.潺潺(chán) 恣睢(zì suī) C.潺潺(cán) 恣睢(zī suī) D.潺潺(cán) 恣睢(zì suī)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B.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D.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闺土很高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B.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使我市环境有了很大改变。 C.如今,我国科学家已经吹响向以人工智能2.0为标志的前沿挺进。 D.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组共进驻了16个省份,大约近2/3省份的督察意见涉及水源保护问题。 4.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小说有矛盾冲突,情节的展开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C.小说的故事性强,比其他文学体裁更感人。 D.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二、填空题 5.《故乡》以___ _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排情节,揭示了旧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根源,激发了人们____________的愿望。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③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④“阿!闰土哥,——你来了?……” ⑤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⑥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⑦“老爷!……” ⑧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⑨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⑩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⑪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⑫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⑬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选文第①②段都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从描写内容看有何不同?请作具体分析。这种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7.选文第⑧段中“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                                                                            8.比较阅读选文第⑬段画线句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睡熟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节选自鲁迅《<呐喊>自序》) (1) 画线句和链接材料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是什么? 答:                                  (2)画线句和链接材料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 答: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B 潺chán,恣睢zì suī。 2.答案 A B.应把“兵、匪、官、绅”中的顿号改为逗号,“兵,匪,官,绅”与前文的“多子,饥荒,苛税”并列。C.应将句号移到括号的外面。D.应将问号改为逗号。 3.答案 A 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号角”。D.语意重复,“大约”和“近”删去其一。 4.答案 A 根据“最主要的特征”的提示,比较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B、C、D三项的特征戏剧也有。 5.答案 “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 回故乡 在故乡 别故乡 农村经济衰败和农民生活日益贫困 创造新生活  6.答案 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内容上的不同:第①段描写少年闰土,表现出他的朴质、天真。第②段描写中年闰土,表现出他的苍老憔悴。(大意对即可)作用:对比,突出了中年闰土的憔悴、悲哀,以及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遭遇,从而揭示了那个可悲的社会对人民的摧残。 解析 第①段描写少年闰土的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一个朴质、天真的少年形象。第②段描写中年闰土的外貌,“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表现他的苍老憔悴。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中年闰土的憔悴、悲哀,以及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遭遇,从而揭示了那个可悲的社会对人民的摧残。 7.答案 “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由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的不同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是封建秩序(等级)观念的长期侵蚀造成的。 解析 结合上下文可知,少年时,闰土和“我”交往密切;中年时,他面对“我”却不敢说话,称呼“我”为“老爷”。听到这一句“老爷”,“我”知道“我”和闰土之间已经有了“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厚障壁”并不是具体的障碍物,而是抽象的、看不见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隔膜,这隔膜是由“我”和闰土之间观念、地位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所带来的,究其根本是封建等级观念的长期侵蚀所导致的。 8.答案 (1)都有满怀希望去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的含义。(2)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选文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链接材料把推翻旧社会比作“毁坏这铁屋”。 解析 (1)第⑬段中“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表示路从无到有的过程,表示只要人们努力开拓,就一定能迎来新生活。链接材料中“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表示虽然被惊醒的人不多,但是他们的努力也是可能打破旧社会的桎梏的。这两部分文字都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困境,但又满怀希望,充满着对新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2)“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将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将旧社会比作“铁屋”,将推翻旧社会比作“毁坏这铁屋”。所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5课《故乡》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2931891.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