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充气轮胎内胎第1部分:汽车轮胎内胎 征求意见稿

收藏

编号:34283180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15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1-15
  
20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充气轮胎内胎 第1部分:汽车轮胎内胎 征求意见稿 充气 轮胎 内胎 部分 汽车轮胎 征求意见
资源描述:
ICS 83.160.10 CCS G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036.1—×××× 代替GB 7036.1—2009 充气轮胎内胎 第 1 部分:汽车轮胎内胎 Inner tubes for pneumatic tyres —Part 1:Inner tubes for motor vehicle tyres (征求意见稿) (ISO 17464:2016,Pneumatic tubes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MOD)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发布 20××-××-××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 GB/T 7036《充气轮胎内胎》的第 1 部分。GB/T 7036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汽车轮胎内胎; ——第 2 部分:摩托车轮胎内胎。 本文件代替 GB/T 7036.1—2009《充气轮胎内胎 第 1 部分::汽车轮胎内胎》,与 GB/T 7036.1-2009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范围进行了修改(见第 1 章,2009 年版的第 1 章); ——增加了第 3 章; ——增加了有关内胎的基本要求的描述(见 4.1); ——修改了部分物理机械性能指标(见表 1,2009 年版的表 1); ——对气密性能描述进行了修改(见 5.5,2009 年版的 4.5) ——明确了检查内胎项目中厚度为单层厚度(见 6.1) ——修改了充气停放试验标准(见 7.2.1,2009 年版的 6.2.1) ——修改了水槽试验标准(见 7.2.2,2009 年版的 6.2.2) ——修改了产品标志相关内容,增加水洗不掉标志、生产日期等要求(见 8.1;2009 年版的 7.1)。 ——修改了内胎圆周色别线要求(见 8.2,2009 年版的 7.1); ——删除包装要求(2009 年版的 7.2); ——对贮存进行修改(见第 10 章,2009 年版的第 9 章)。 本文件修改采用 ISO 17464:2016《汽车充气轮胎内胎—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与 ISO 17464:2016 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见附录 A。 本文件与 ISO 17464:2016 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 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 7036-1986、GB 7036-1989、GB 7036.1-1997、GB 7036.1-2009。 8 充气轮胎内胎 第 1 部分:汽车轮胎内胎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轿车轮胎、载重汽车轮胎内胎的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轿车轮胎、载重汽车轮胎内胎;工程机械轮胎、农业轮胎、工业车辆轮 胎内胎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19 充气轮胎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B /T 1796 (所有部分) 轮胎气门嘴GB/T 6326 轮胎术语及其定义GB/T9768 轮胎使用与保养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6326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材料的种类 4.1 内胎是由适用的混炼胶及符合 GB/T 1796 要求的气门嘴经加工制成的圆环形管。 4.2 根据内胎制造通常所用的材料分为 A 类和B 类。天然胶或天然胶并用胶为 A 类,丁基胶或丁基胶并用胶为B 类。 5 要求 5.1 厚度 5.1.1 最薄厚度 内胎上最薄厚度不小于单层厚度的 70%。 5.1.2 厚度均匀性 除接头外,采用 GB/T519 规定方法取样,相同部位任何一点的厚度不应超过同一部位 4 点测定结果算术平均值的±17.5%(即冠部中心 4 点算术平均值、基部中心 4 点算术平均值, 上模中心 4 点算术平均值,下模中心 4 点算术平均值)。 5.2 规格 内胎规格应符合相应外胎的配套要求。 5.3 气门嘴 内胎气门嘴性能、尺寸、要求应符合 GB/T 1796 的规定。 5.4 物理机械性能 内胎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物理机械性能和指标 项 目 指标 A 类 B 类 拉伸强度,MPa ≥ 14.7 8.4 老化后拉伸强度变化率的绝对值,% ≤ 10 — 扯断伸长率,% ≥ 500 450 热拉伸变形,% ≤ 25 35 接头强度,MPa ≥ 8.5 3.5 胶垫气门嘴与胎身粘合强度,kN/m ≥ 3.5 有底座气门嘴与胶垫粘合强度,kN/m ≥ 3.5 无底座气门嘴与胶垫粘合力,N ≥ 80 5.5 气密性能 任选 7.2 条规定的试验方法中的一种试验,内胎应通过气密性能试验。 5.6 外观质量 内胎不应存在伤痕、裂口、气泡、海绵状、杂质等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 6 检验规则 6.1 抽样 每一规格的内胎,如每周产量超过 10000 条,以每两周产量为一批;如每周产量不超过 10000 条,以每 20000 条为一批;如从生产日期起六个月内产量不足 20000 条的,则以从生产日期起六个月内为一批。每批内胎抽取两条,按本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条用于检查内胎的单层厚度、厚度均匀性、物理性能,一条用于检查气密性能。 6.2 检验 内胎应按 6.1 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凡出厂交付使用的内胎,应逐条检查外观质量。 凡出厂交付使用的内胎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凡不符合本文件规定的内胎不应出厂投入使用。 7 试验方法 7.1 单层厚度和物理性能 单层厚度、拉伸强度、老化后拉伸强度变化率、扯断伸长率、热拉伸变形、接头强度、胶垫气门嘴与胎身粘合强度、有底座气门嘴与胶垫粘合强度、无底座气门嘴与胶垫粘合力试验按照GB/T 519 的规定进行。 7.2 气密性能 7.2.1 充气停放试验 对内胎进行充气,待同一位置内胎断面周长约为内胎双倍平叠断面宽度的 110%—120%, 停止充气,拧紧气门芯,并至少停放 24h。然后测量内胎的断面周长,若内胎的断面周长值下降不大于 1%,视为通过试验。反之,应更换气门芯再次进行试验。若再次出现断面周长值下降大于1%,则视为不通过试验。 7.2.2 水槽试验 7.2.2.1 对内胎进行充气,待同一位置内胎断面周长约为内胎双倍平叠断面宽度的 110%~ 120%时,停止充气,拧紧气门芯。 7.2.2.2 将内胎放入水槽,使内胎全部浸入水中,不宜过深,待水平静后;开始观察内胎各部分有无气泡逸出, 若在 1min 内无气泡逸出,视为合格。 7.2.2.3 若在气门芯处有气泡逸出,应更换气门芯重新进行试验,若在 2min 内无气泡逸出,仍视为通过试验。若内胎其他部位有气泡逸出,应取出内胎并对内胎进行检查,可重复进行一次试验,若在 1min 内无气泡逸出,视为通过试验。反之,则视为不合格。 7.2.2.4 大规格内胎若完全进入水中有困难,可分段浸入水中进行试验。 8 产品标志 8.1 每条内胎应有下列清晰标志,其中 a)项、b)项和 c)项为永久性标志, d)项为水洗不掉标志: a) 规格; b) 商标或制造商名称; c) 生产日期,至少可识别出生产年份、月份; d) 检验标记; 8.2 B 类内胎在其圆周上应标单词“BUTYL”或者有最小宽度为 2mm 的蓝线。 9 运输 9.1 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任何机械损伤。 9.2 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阳光直射、雨雪浸淋,不应与油类、润滑脂、酸、碱等有损伤内胎质量的物质接触。 9.3 装卸以及转运途中,应防止由于码垛过高或过重而损伤码垛下面的装箱以及其中的产品。 10 贮存 10.1 与外胎作为整体销售或出厂的内胎,随外胎贮存,应符合 GB/T9768 的相关规定。 10.2 在常温环境中贮存,距离热源 1 m 以上,不应有太阳光直射,不应使用高紫外线的光源。 10.3 贮存室内不应有任何能产生臭氧的装置或可能通过光化学作用产生臭氧的可燃气体或有机物蒸汽。 10.4 产品在贮存期间,不应与油类、润滑脂、酸、碱等有损伤内胎质量的物质接触。 10.5 贮存期间应防止生物对产品的危害。 附 录 A (资料性) 本文件与 ISO 17464:2016 章条编号对照 表 A.1 给出了本文件与 ISO 17464:2016 结构编号对照一览表。 表 A.1 本文件与 ISO 17464:2016 结构编号对照情况 本文件章条编号 ISO 17464:2016(英文版)章条编号 1 1 2 2 3 3 4.1 4.1 4.2 4.2 — 4.3 5 — 5.1 — 5.1.1 — 5.1.2 4.3.1 — 4.3.2 5.2~5.3 — 5.4 5.1 表 1 中“拉伸强度” — 表 1 中“老化后拉伸强度变化率的绝对值” 5.1.4 表 1 中“扯断伸长率” 5.1.1 表 1 中“热拉伸变形” 5.1.3 表 1 中“接头强度” 5.1.2 表 1 中“胶垫气门嘴与胎身粘合强度” — 表 1 中“有底座气门嘴与胶垫粘合强度” — 表 1 中“无底座气门嘴与胶垫粘合力” — 5.5 6 5.6 — 6 8 6.1 8 6.2 — 7 — 7.1 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7.2 6 8 7 8.1~8.2 7.1 9 — 10 — 附 录 B (资料性) 本文件与 ISO 17464:2016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表 B.1 给出了本文件与 ISO 17464:2016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表 B.1 本文件与 ISO 17464:2016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文件章条 编号 技术性差异 原因 1 具体了“适应范围”的描述 按照国家标准编写要求,明确具体的适用范围, 易于理解 2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调整的情况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充气轮胎内胎第1部分:汽车轮胎内胎 征求意见稿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2831803.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