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关于聋生心理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策略

收藏

编号:34214656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0.37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2-12-25
  
10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关于 心理 问题 思考 解决 策略
资源描述:
关于聋生心理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策略 内容摘要:聋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是聋校和谐校园创建工作中 不可缺少的一环。要解决聋生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 楚它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探索出解决策略。我从十几年的 教育经历记录中选取了点滴事例,并总结了一点做法: 一、 自卑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1.树立自信心2.挖掘自 卑心理中的闪光点。3.保护聋生自尊心。 二、 冲动发怒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1.确定帮扶对子,杜 绝发生矛盾冲突。2.每周总结一次自己经历过的行为,在班级中 与同学交流讨论自己行为的对错。3设置“行为控制奖”。 三、 嫉妒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1)心理辅导。(2)成立 互帮互学对子。 关 键 词:聋生;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聋生心理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和谐校园创建的一个重要因 素。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人健康成长和 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是当前教育 改革和学校所应特别引起关注的问题,是创建和谐校园必需解决 的问题之一。眼下,聋哑人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一定程度上给校 园的安定、和谐造成了影响。为创建和谐的特殊校园,聋校教育 工作者应该认真积极承担起解决聋生的心理问题的重担。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导致语言障碍,与周围人言语交流甚 少,他们的心理问题较健全人会更多。因此,作为聋儿教育机构 的聋校应引起高度关注。聋生生理缺陷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给他 们后天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心理缺陷。为此,聋校教师在引 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必须着力解决聋生的心理问题,以维护 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心理与人格和谐发展,为和谐校园 的创建奠定基础。 我从十几年的教育经历来看,聋生普遍存有以下几种心理 问题。 一、自卑的心理问题 人的智商有高有低,理解问题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聋生由 于听力障碍,比正常学生理解能力差一些,慢一些,在交往、学 习、生活过程中常会遭到同伴的嘲笑讥讽。甚至有些教师也会当 聋生面张口伤人。处于这种环境之下的聋生会逐渐丧失学习信心 和勇气,感到自己不如人,形成自卑的心理。有这种心理问题的 聋生,往往个性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 (一)个案举例 我曾经在学期中途接过一个班级,班上有一名叫陈某某的 学生。在我刚刚给这个班级上课时,他在课上睡觉,不听讲。在 以后的几天里,他还一直不听课,睡觉(听说在其他老师上课时 也是如此)。于是,我同家长取得了联系,让其家长带到医院检 查(怕这位同学有重病在身)。他妈妈带他检查后告诉我,陈某 某经县医院全身检查,一切正常。那是为什么上课总是睡觉呢? 我找来几位学生调查了解情况。最后得知最大可能是:陈某某学 习成绩不太好,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完成,上课听不懂,老师提 出的问题回答不上,不想上课。 () 解决策略 采取个别心理辅导与个别学习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培养其 积极向上的学习信心,增强其与同伴交往的勇气。 1. 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能。聋生由于听觉存在缺陷,自 卑心理严重,学习无积极性。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多种渠道帮 助他树立自信心。 (1) 确定易行易做的目标任务。如上课做到认真听讲, 平时多与同伴交往、讨论等。 (2) 课前进行个别辅导。上课前对一些课上能涉及到的 问题,先对其作个别辅导,让其理解。课上再提出这些问题,让 其回答上,增强其学习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 (3) 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因人而行,让其通 过努力能独立完成,体验到完成作业的成功感。 2. 挖掘自卑心理中的闪光点。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 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你的机遇还没有开始就结 束了。”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你这糊涂的教师,你的教鞭下有 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的,实践 证明,有自卑心理的聋生也有许多闪光点,教师要利用好这些闪 光点,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汪小华是一个 学习成绩极差的聋生,不爱和别人交流,却喜欢绘画。利用这一 特长,我把他送到绘画组,他很高兴。过了一段时间,他不但画 画得好,还能主动和同伴进行交流。老师与他交流时告诉他:要 想把画画好,就需要掌握其他各方面的知识,要认真学好其他各 门学科。不久,他真的能听从绘画老师的话,认真学习了。一学 期下来,成绩明显比以前有了进步。 3. 保护聋生自尊心。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教育者期待和热爱的情感,能唤起受 教育者的幸福愉悦的感情,从而乐于接受教育,产生自强不息的 强大内驱力。聋生的自尊心特别脆弱,又极其敏感,所以教师要 善于保护聋生的自尊心,使其趋于平衡。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花朵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谨慎。稍 有不慎,就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更不要去讥笑嘲讽,甚至体罚 他们,以免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绪或对立的激情。必须坚持 积极引导,加强正面诱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他们交朋友,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引导他们走出“阴暗地带”。 自尊既是一个人了解自己并正确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也 是催人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自尊心,教师可以使用这样三 种方式来进行:正面坦言,侧面婉言,反面激将。 1. 从正面坦言培养聋生自尊心。思维品质发展缓慢的学 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虽然他们是聋生,但一 般也能明白事理,求知欲也强,正面坦言适合他们。培养他们自 尊心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引导他们去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兴 趣、爱好、专长,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缺点及当前存在的学习生活 障碍、理解障碍,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之所在,了解并教育他 们正确处理好与家庭、社会、学校之间的矛盾冲突,用榜样的力 量鼓舞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启迪他们,用真心实意的爱去打动他 们,从正面点燃他们希望的火焰,叩响他们心理大门。 2. 从侧面婉言培养聋生自尊心。聋生中也有性格抑郁的 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内向,心理封闭本能强烈,他们的自尊心是 最差或最隐蔽的。对于别人的尊重,他们会倍加看重,但过于率 直的语言,他们心理上也是难以接受的。培养他们的自尊心需要 像侍弄弱不禁风的幼苗,呵护他们成长。教师在辅导中要注意多 使用委婉的话语与之交流,多用商讨的方法去处理他们中的各种 矛盾。用细心的呵护,不断的鼓励,耐心的疏导,唤醒他们心底 美好的情感,消除他们的疑虑、胆怯的心理,诱导他们走出封闭 自己的困境,使其主动积极地看到自身的优势与潜能,帮助其树 立起自尊自信的意识,从而摆脱抑郁的束缚,焕发出自身炫目光 彩。 3. 从反面激将培养聋生自尊心。对于注意品质不稳定的 聋生来说,使用“激将法”来疏导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自尊 也是十分有效的。这部分聋生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但他们的自 尊心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上由于其他种种原因,他们就失去 了自尊心,于是他们在行为上带有某些反常的举动甚至偏激,比 较难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并且经常看到他们在学习思想上起伏不 定,难于稳固,对于他们的转化,教师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巧 妙的适时施以激将,根据其行为设计出一个又一个具有连续性的 问题,用语言给他们的自尊心和求知欲以强烈的刺激,激活他们 内在的潜能和美好品质,同时还要给他们施以相应的精神和学习 双重压力使之明白自身的责任感,进一步刺激他们释放出自身的 能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将语言的选择上,要把握好“度”,在 “激”的过程中,做到“激”而不急,有激有励。 二、冲动发怒的心理问题 聋生之间,聋生与健全人之间发生问题或交流时由于表达 和理解上存在着差异,乱猜疑的心理比较严重,内心很恐惧。个 别聋生时常会表现出急躁和不耐烦的样子,甚至会发生矛盾冲 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冲动发怒的个性心理问题。 (一)个案举例 陈某某,男,16岁,父母兄弟姐妹皆为聋哑人。低年级 时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现常因一些小事不能与同学、老师进 行沟通,发生矛盾冲突。一次,他将吃剩下的饭菜倒在了桌子上, 食堂工人批评他,他却狡辩说是工人的菜做得不好。工人令其清 扫,他不肯,还与工人发生了拳脚相加(聋生动手打人),而后, 出逃回家。 (二) 解决策略 事后,我找来了陈某某并与之谈心,他告诉我,是他(陈 某某)做得不对,可他当时就是控制不了自己。针对这一现状, 在班会课上,我和同学们共同商讨了一个可以控制住他冲动发怒 心理的办法,帮助他尽力克制住冲动发怒的心理。 (1) 确定帮扶对子:当遇到问题时,由同学代为解释、 交流,自己不作任何解释,离开现场。待事后心情好转时再和矛 盾当事人解释,杜绝发生矛盾冲突。 (2) 每周总结一次自己经历过的行为,在班会课上与同 学交流讨论自己行为的对错。 (3) 设置“行为控制奖”。被评为“行为控制奖”的同学, 下周可作为值周班干。 (三) 成效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第一个月的教育效果并不佳,仍发生 了多起矛盾冲突现象。后经多次交流、谈心,效果稍比第一个月 好些,随着时间的延续,他的冲动发怒的心理逐渐有所减退。一 学期来有三次被当选为值周班干,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现在, 陈遇事很冷静、沉着,从未与他人发生过矛盾冲突。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还悟出这样的两种有效方法: (1)微笑是熔解聋生冲动发怒心理的催化剂。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尽力用微笑来熔解聋生冲动发 怒的心理。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改变自身形象,要时刻做 到“微笑面对学生”,以形成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多与他 们沟通,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从对立面挣脱出来。 (2)尊重是消除聋生冲动发怒的心理的良方。 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 了 “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尽管人的需要千差万别,但归纳起 来从低到高可呈多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 需要,因此,教师应对聋生有充分的了解,平等对待,关心信任 他们,动之以情,用火一般的热情去化解他们内心的坚冰,才能 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即使是批评教育也要讲究“艺术性”, 要爱字当头,尽力消除学生冲动发怒的心理。 三、嫉妒的心理问题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介意的用表现好或成绩优的同 学与表现差或成绩差的学生作对比,或对成绩优的学生给予无微 不至的关怀,对差生关怀不够或不理会,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嫉 妒心理。 (一)个案举例 孙某,女,三年级上学期三好学生,经常作业本被盗,书 本被撕,就连考试卷也有被撕过的时候。 单某,男,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一次偶然的机会, 同学王某发现他在撕别人的课堂笔记本,王某告诉了我这一情 况。我找到单某进行了一次谈心。从谈话过程,我得知,他是嫉 妒孙某成绩比他好,撕掉孙某的课堂笔记,目的是想让孙某无法 复习,这样就可以赶超孙某了(聋生思想单一,想不到撕掉还可 以再补)。 (二) 现象分析 单某,平时学习很认真,成绩优秀。孙某的成绩稍微差一 点儿,自尊心特别强,总希望自己成绩能胜过其他同学,但总未 能如愿以偿,因而产生了嫉妒心理。 (三) 解决策略 (1)心理辅导:首先对孙某进行认知辅导,让他明白, 想当班级第一,这没有错误,只是方法不当,应该动脑筋想办法, 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赶超班级其他同学,争做第一。 (2)成立互帮互学对子,增加孙某与同伴学习交流的机会, 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形成比学赶帮的氛围。 (四) 成效 经过几个月的互帮互学,两名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得法,成 绩也都较前有了进步。他们之间的嫉妒心理也得以消除了。 以上是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几个案例及一些做法。从案 例中,我得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把行为问题、思想问题简 单化,批评教育了几句了事,而应从构建和谐教育环境的角度, 思考如何引导聋生从心理困惑中走出来。只有做到这点,我们的 聋生才有可能得到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聋生心理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2146566.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