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西南医大危重病医学讲义

收藏

编号:34043584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1.57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2-11-01
  
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西南 危重 医学 讲义
资源描述:
第1章 绪论 一、概 述  二、低温对机体的影响    机体耗氧量与体温的高低直接相关。温度每降低 1℃,代谢率和耗氧量降低6~7%;温度每降低 10℃,代谢率和耗氧量降低50%;温度在 20℃时,代谢率和耗氧量降至15%; 温度在12~ 10℃以下,代谢率和耗氧量降至5%;体温越低医学三基,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间越长。 第一节 低温麻醉的适应证 心血管大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的手术、肝或肾手术、控制性高热、脑保护及脑复苏 第二节 降温、复温、监测及注意事项 一、麻醉处理要点:  二、降温方法 1、体表降温 2、体腔降温 3、血液降温    (1)体外循环血液降温法    (2)体外循环与体表降温相结合的方法 三、降温时全身各部位的温差 四、降温的形式 1、全身降温、局部降温、浅、中低温与体外循环结合降温。 五、复温 六、监 测  1、体温监测 (1)体表温度监测: (2)中心温度监测:   2、循环监测: (1)重点监测指标:   (2)尿量监测:   (3)其他监测: 七、低温期间的注意事项   1、防止发生寒战和血管收缩; 2、注意血压、脉膊、呼吸的变化; 3、体温降至比预定温度高2~ 6℃时停止降温。 第三节 低温并发症 1、御寒反应:低温只能在全身麻醉下实施。 2、心律失常:当温度低于 28℃时易发生室颤,室颤是低温最严重的并发症。 3、组织冻伤或烫伤:低温麻醉下易发生肢体末梢冻伤。 4、胃肠出血:长时间低温的病人,由于胃肠粘膜血管收缩,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 5、低温下组织易发生灌注不足,氧供减少,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无论病人来自哪一个学科,无论其原发病是什么,当病程发展到危重阶段,往往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特点,即:一个以上脏器或系统的功能障碍,将累及多个脏器的功能。 阻断其相互影响,维持器官功能,并使发生障碍或衰竭的器官或系统功能得以恢复,是危重病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创伤后机体反应 (general body response to trauma) 概述 讲解创伤后机体反应的概念、通过举例介绍创伤后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双向作用(保护作用和损伤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掌握的概念:1、应激:2、创伤后机体反应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 一、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1、基本组成单元: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是应激时发生快速反应的系统。蓝斑位于脑桥,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应激最敏感的部位,其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上行纤维投射到大脑边缘系统,是应激时情绪变化、学习记忆及行为改变的结构基础。下行纤维主要分布到脊髓侧角,调节交感神经张力及肾上腺髓质中儿茶酚胺的分泌。 2、主要中枢效应: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中枢效应主要是引起兴奋、警觉、紧张及焦虑等情绪反应。 3、主要外周效应: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表现为血浆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等儿茶酚胺浓度的迅速升高。 (二)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1、基本组成单元: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 axis,HPA)主要由下丘脑的室旁核、腺垂体及肾上腺皮质组成。应激时下丘脑室旁核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H)增加。 2、中枢效应:应激时CRH分泌增多。CRH神经元与边缘系统中杏仁复合体的中心核团有致密的神经纤维联系。 3、外周效应:应激时下丘脑分泌的CRH通过垂体门脉进入垂体后叶,使垂体合成、释放ACTH增加。ACTH作用于靶器官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激素(GC)大量分泌并释放入血。 GC是提高机体在恶劣条件下生存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应激反应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作用机制如下:(1)促进蛋白质、脂肪分解,增强糖异生,提高血糖水平,保证重要生命器官能量供应; (2)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3)稳定溶酶体膜,对细胞发挥保护作用,防止组织损伤; (4)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其对机体的损伤等。 (三)其他激素 1、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释放增加: 2、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ADH)释放增加: 3、β-内啡肽(β-endorphin)浓度升高: 4、促甲状腺激素 (TSH)分泌释放增加: 5、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变化: 6、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二、免疫系统反应与炎症 (一)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1、机体受到急性创伤后,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机制(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SIRS造成远隔组织器官的严重损伤导致MODF的机制。 (二)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CARS)对机体的作用。 要掌握的概念:1、SIRS;2、CARS 三、凝血系统改变 四、循环系统改变 五、呼吸系统改变 六、消化系统改变 七、泌尿系统改变 八、中枢神经系统改变 九、代谢的改变:1、高代谢、2、物质代谢、3、体液等改变 第二节  创伤后机体反应的调控 一、机体对创伤后反应的调控 (1)HPA的调控作用; (2)较敢神经的调控作用: (3)急性期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的调控作用: 一、降低机体应激反应的措施 1、预防或消除应激源  2、防治应激性疾病:防治应激性心肌损害、应激性高血压、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潰疡及其他应激性疾病。 二、创伤后机体反应的人工调控 (一)将低应激反应的措施 (二)增强机体反应的方法   应激性疾病(增加内容) 一、应激性溃疡:介绍发病与应激的关系及发病率。 第一节  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及发病机制   第二节  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二、应激性高血压  三、应激性高血糖 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 正常机体内环境能够处于相对恒定的体温、动态平衡的血压、血糖、血液PH、血液离子浓度,维持正常生命过程,都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精确的调节下完成。 当机体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如心理的、驱体的),只要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除了引起与刺激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变化外,都可以引起一组与刺激因素无直接关系的全身非特异反应。造成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改变。 应激反应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应激有助于提高机体适应能力。过度应激则使机体发生应激性损伤、应激性疾病,甚至发生死亡。 学习创伤后机体反应的机制,调节适度的应激反应,预防过度应激对生命重要器官的影响是学习本章的目的。 第3章 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一节 麻醉手术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体液治疗(fluid therapy)的基础知识: 1体液(body fluid)的组成及分布; 2电解质(electrolytes)的组成及分布; 3常用晶体液(crystalloids)的种类、特点及主要用途:维持性液体输注;补充性液体输注;治疗性液体输注。 4胶体液(colloids)的主要用途。 麻醉的影响(anesthetic factors):其程度远不及手术。主要包括: (1)麻醉药物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2)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的影响; (3)通过血管舒缩的影响; (4)通气功能及方式的影响等。 手术的影响(surgical factors):主要包括: (1)创伤后(含治疗性)ECF增加; (2)第三间隙(acute sequestered edema space, third space)水肿所致功能性ECF减少; (3)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的影响; (4)失血、创面漏出及浆膜面蒸发,以及排尿与发汗等; (5)特殊手术的直接影响(TURP); (6)创伤性水钠潴留(retention)。 第二节 围术期(Perioperative)体液治疗 围术期体液平衡失常(fluid imbanlance)的诊治 体液补充量的分析、判定-依据与方法: 1、麻醉手术前体液的改变:禁食禁饮(fast)-生理需要量的补充; 2、麻醉手术期间体液的改变: (1) 围术期需要量:每日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麻醉手术前禁食禁饮后液体缺少量;麻醉手术期间非正常体液丢失;麻醉手术期间体液的再分布; (2)手术丢失(blood loss); (3)血管扩张(vasodilatation);相对不足。 围术期体液治疗(fluid therapy) 1、术中需要量: (1)基础需要量与禁食期间的基础需要量; (2)术前额外丢失量:脱水的判断与补液(轻、中、重度),失血的判断与扩容、输血; (3)术中额外丢失量:第三间隙水肿、蒸发、创面丢失的判断与补液。 2、术后需要量:(1)基础需要量;(2)术后额外丢失量(引流、胃肠道、蒸发、发汗等)。 3、麻醉对体液需要量的影响。 4、专科手术对体液需要量的影响。 体液治疗的实施:分以下情况: 1、有效循环血量基本充足; 2、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1)体液总量足,但分布异常,胶体; (2)体液总量不足,输血或/和补液;输液的种类、量及速度,个体化。 围术期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低钠血症(hyponatremia) 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 低钾血症(hypokalemia)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1、分类; 2、病因、病理及临床特征; 3、治疗。 第三节 体液治疗的监测(monitoring) 一般监测: (1)体重; (2)血压; (3)临床表现。 生命体征(vital signs): (1)血压; (2)CVP,PAWP,正常值及临床意义;(3)尿量、比重; (4)HR与脉搏。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test): (1)Hct,Hb; (2)血电解质浓度; (3)计算AG; (4)渗透浓度。 第4章 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一节 体液渗透的基本概念 (basal concept) 渗透(osmosis) 渗透及渗透作用: (1)概念,原理; (2)不同部分体液(ECF vs. I P vs. ISF)间的渗透、渗透物质及特点。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与渗透浓度(osmotic concentration): (1)概念; (2)分类:晶体 vs. 胶体渗透压;体积重量克分子浓度vs. 重量克分子浓度; (3)正常值。 有效渗透分子与无效渗透分子:(1)概念;(2)不同体液部分有效与无效渗透分子的差异。 体液的渗透平衡(osmotic banlance) 1、概念; 2、机体的调节因素。 第二节 体液渗透浓度的监测(monitoring) 监测的方法和原理 1、冰点渗透浓度检测法: (1)原理; (2)意义:总渗透浓度=晶体渗透浓度+胶体渗透浓度。 2、半透膜式检测法: (1)原理-直接测定; (2)分类及特点:静压vs. 动压法; (3)意义:胶体渗透压。 3、计算法: (1)血浆渗透浓度计算法:公式与血浆生化检测因数;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计算:公式与血浆蛋白因数。 (3)渗透间隙(OG)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监测的临床应用(clinical application): (1)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断及鉴别; (2)判断预后(sequelae); (3)指导体液治疗(fluid therapy); (4)指导静脉内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西南医大危重病医学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0435849.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