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现代汉语的重叠及其辨别.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106753092
  • 上传时间:2019-10-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2.1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 引言 现代汉语一般所说的重叠是指用词根语素或词 干的重复出现来造成词形变化的方法这是从语法 的角度来说的, 即指构词的重叠和构形的重叠而 我们这里所谓的重叠, 不仅包括现代汉语一般所说 的重叠的两种类型, 还包括音节的重叠、 短语的重叠 等, 这比一般意义的重叠更宽泛现代汉语的重叠 类型有容易混淆之处, 对此, 我们将给予辨别 另外, 从形式上看, 重叠, 主要是词的重叠、 短语的重叠, 它 们和修辞上的反复有相似之处, 需要进行判断现 代汉语中的重叠和反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重叠主 要是就语法概念来说的, 同时兼顾语音概念, 反复是 修辞概念一般说来, 重叠会产生一定的语法作用, 而反复却只有语用意义,即表示引起关注或强调 下面, 就此浅述 二、 重叠的类型 重叠有四种类型, 即音节重叠、 语素重叠、 词的 重叠和短语的重叠 1、 音节重叠构成单纯词———叠音词例如“ 饽 饽、 悄悄、 皑皑、 淙淙、 姥姥、 猩猩、 瑟瑟、 幽幽、 呦呦、 潺潺、 茫茫、 铮铮、 荧荧、 莽莽、 漭漭、 粼粼、 嶙嶙、 凛 凛” 等它们是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 它们只 是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我们可以把这样的重叠当成 是语音的重叠———音节重叠。

      这样的词都是单纯词, 现代汉语一般所说的重叠, 不包括这类, 其实, 从语 音的角度看, 这仍然属于重叠———相同音节的重叠 2、 语素重叠构成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分 成两种类型, 一是双音节A A式的, 例如“ 哥哥、 姐 姐、 爸爸、 妈妈、 爹爹、 星星、 刚刚、 仅仅、 常常、 偏偏、 明明” 等二是四音节A A B B式的, 例如“ 慢慢悠悠、 慢慢腾腾、 慢慢吞吞、 卿卿我我、 大大咧咧、 形形色 色、 密密匝匝、 密密丛丛、 密密麻麻、 轰轰烈烈” 等 这类A A B B重叠式复合词,其特点是没有A B式与 之相对应以上两类,它们都是由相同的词根语素 重叠构成的, 是合成词 这样的重叠,我们当作是构词的重叠或者语素 的重叠第一类词大都是名词或副词,第二类词大 都是形容词, 它们的语法作用表现在语法功能上 3、 词的重叠———构形重叠现代汉语中, 动词、 形容词、量词等都有构形重叠单音节的动词重叠 式为A A式, 双音节的为A B A B式; 单音节的形容词 重叠式为A A式, 双音节的为A A B B式; 单音节量词 浅谈现代汉语的重叠及其辨别 贵州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付华 不变的, 参与游戏的人必须在游戏中学习规则, 驾驭 规则, 适应交流的变化莫测, 因此, 我们不能脱离变 动不定的情景和语境来获得对意义的把握; 第三, 这 个例子证明了通过用法来把握意义的重要性, 约定 的用法是达到语言交流目的的唯一可靠途径, 意义 是为交流服务的。

      1 . 3意义的特点 从以上维特根斯坦的两个关于意义的观点, 我 们可以概括出意义至少有这样的特点: 第一, 不确定 性(a m b i g u i t y) 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 词语的意义是 不确定的, 模糊的; 第二, 意义的游移性(f l u i d i t y) 意 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意义的游移性, 出现在不同语 境中的词语具有相异的意义, 上下文的改变必然导 致意义的改变, 意义的这种游移性使人类语言的意 义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2译者在意义处理中发挥主体性: 圆满完成跨 文化交际不可或缺 意义是翻译的核心问题把意义处理好了, 译 者就圆满地完成了帮助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进行跨 文化交流的使命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游移性给译者 带来某种程度的困难, 它绝对不是如时下很多人所 认为的那种简单的文字转换, 它要求译者在处理意 义时不能亦步亦趋于原文词语和结构的表面含义, 被动地转达原作者的意义, 而应该发挥译者自己的 主观能动性首先, 译者要根据语境, 结合原作的社 会文化、 政治、 经济等方面的背景, 准确地理解词语 的意义, 然后, 运用自己掌握的译入语和译出语的知 识准确恰当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在我国的翻译史上, 那些反复出版、 深受读者欢 迎的译本都是译者在意义处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 的主体性, 特别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的结果, 而 一些难播久远、受众面窄的译本恰恰是译者在意义 处理中没有发挥好自身的主体性,尤其是创造性 董秋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曾为我国读者翻 译了一大批译作, 但他翻译的《 大卫 · 科波菲尔》 却难 让读者爱不释手喻云根教授在对比董秋斯中译本 和张谷若先生中译本后做出这样的结论:董译本较 死板拘泥, 拖沓冗长; 张译本干净利落, 灵活优美, 可 称得上上乘译作董译本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 他没有在把握好意义特点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体 性,而张译本则在关注意义的动态性的基础上充分 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3结束语 在很多人心目中,翻译只不过是把甲语言所表 达的意思转换为乙语言而已,译者只是消极被动的 文字或意义的转换器但如果我们真正了解后期维 特根斯坦的“ 意义服务于交流的目的” 、 “ 词语的意义 寓于用法当中” 的观点, 即了解意义的动态性, 那么, 我们会感到,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发挥自己的主体 性, 才能圆满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任务, 才能使读者 对自己的译本爱不释手, 使译本传播久远。

      4 6 的重叠式为A A式例如“ 学学、 看看、 研究研究、 讨 论讨论、 慢慢、 好好、 清清楚楚、 认认真真、 人人、 家 家” 等这是词的形态变化, 在这里, 重叠并不是把 两个词加在一起构成一个短语, 而是一个词的不同 形式因而, 它们都各是一个词, “ 学学” 是“ 学” 的语 法变体, “ 讨讨论论” 是“ 讨论” 的语法变体这样的 构形重叠有原式和重叠样式( 不同于前面提及的重 叠式合成词) 的区别, 如: 户( 量词, 原式) 、 户户( 量 词, 重叠样式) 重叠样式和原式的词汇意义基本相 同, 只是附加了一些语法意义比如, 动词重叠表示 短暂、 轻微( 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 的语法意义, 如 “ 说说、 看看、 走走、 讨论讨论” ; 形容词重叠表示性状 程度的加深或适中, 如“ 好好、 慢慢、 明明白白、 大单 方方” ; 量词重叠表示“ 每一、 逐一“ 的意思在词典 上这样的词和构形的重叠是不列为两个词条的这 种情况可以看作是一个词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4、 短语的重叠———构成语言中的固定格式除 了上述三种类型的重叠外, 我们发现语言中有“ 前前 后后、 左左右右、 上上下下、 坛坛罐罐、 男男女女、 高 高低低、 大大小小、 红红绿绿、 打打闹闹、 来来往往” 等这样一些固定结构。

      可以把这样的结构看成是短 语的重叠, “ 高高低低” 就是由两个反义的单音节形 容词构成的一个短语“ 高低” 后重叠而成的一固定格 式, “ 打打闹闹” 就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构成一 个短语“ 打闹” 后重叠而成的一个固定格式部分名 词、 形容词、 动词、 区别词都此格式, 它们大都是由两 个反义或近义的单音词联合重叠格式(X X Y Y) 表示 繁多的意思 三、 重叠类型的辨别 以上分析了重叠的几种类型不难发现, 这里 有音节的重叠( 叠音词) 与语素的重叠第一种( 即双 音节A A式合成词) 容易混淆的情况, 例如: “ 猩猩” 和“ 星星” ; 有语素的重叠( 构词的重叠) 与词的重叠 ( 构形重叠) 容易混淆的情况, 例如“ 妈妈” 和“ 家家” , “ 卿卿我我” 和“ 清清楚楚” ; 有语素的重叠第二种( 即 四音节A A B B式合成词) 、 词的重叠( 构形重叠) 和 短语的重叠容易混淆的情况, 例如“ 大大咧咧” 、 “ 明 明白白” 和“ 高高低低” 以下针对上述几种情况分 别给予辨别 1、 音节的重叠( 叠音词) 与语素的重叠第一种 ( 即双音节A A式合成词) 的辨别。

      这样的叠音词和重叠式合成词都是两个相同的 汉字组成,它们的辨别是很容易的邵敬敏主编《 现 代汉语通论》 有这样的说明: 叠音单纯词, 如“ 猩猩、 娓娓、 潺潺、 隆隆” 中的“ 猩、 娓、 潺、 隆” 没有意义, 也 不能单独成词, 而重叠式合成词“ 爸爸、 妈妈、 宝宝、 星星、 仅仅、 常常、 明明、 偏偏” 中的“ 爸、 妈、 宝、 星、 仅、 常、 明、 偏” 都有意义, 也可以单独成词简单说, 就是看能否单用一个音节, 不能的是叠音词, 能的是 重叠式合成词, 如“ 猩猩” 是叠音单纯词, “ 星星” 是重 叠式合成词 2、 语素的重叠( 构词的重叠) 与词的重叠( 构形 重叠) 的辨别 分两种情况说明一是双音节A A式合成词与 词的重叠的区别例如“ 妈妈” 和“ 家家” 二是四音 节A A B B式合成词与词的重叠中双音节形容词的 区别例如“ 卿卿我我” 和“ 清清楚楚” 妈妈” 是两 个语素的重叠, “ 卿卿我我” 也是语素的重叠, 都属于 构词重叠,这类重叠往往只是为了满足音节上的需 要, 并没有产生附加的语法意义, 因此这类重叠不是 构形变化; “ 家家” “ 清清楚楚” 是构形重叠, 往往它有 原式( 家、 清楚) 和重叠形式( 家家、 清清楚楚) , 这应 该看成是同一个词的两种形式,不能认为是变成了 两个不同的词或不同类词。

      重叠样式和原式的词汇 意义基本相同, 只是附加了一些语法意义( 前面已说 明) 3、 语素的重叠第二种( 即四音节A A B B式合成 词) 、 词的重叠( 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 和短语的重叠 的辨别 例如“ 大大咧咧” 、 “ 明明白白” 和“ 高高低低” 从 形式上看, 都是A A B B式, 细分析不难发现, “ 大大 咧咧” 没有A B式与之相对应; “ 明明白白” 有A B式 与之相对应, 但这里的A B式是一个词, 不能扩展为 “A和B” ; “ 高高低低” 也有A B式与之相对应, 而这 里的A B式是一短语, 可以扩展为“A和B” , 这样的 重叠是固定格式 大大咧咧” 是语素的重叠第二种 ( 即四音节A A B B式合成词) , 像这样的词还有“ 慢 慢悠悠、 慢慢腾腾、 慢慢吞吞、 卿卿我我、 形形色色、 密密匝匝、 密密丛丛、 密密麻麻、 轰轰烈烈” 等, 它们 都无A B式 “ 明明白白” 是词的重叠( 构形重叠) , 像 这样的词还有“ 清清楚楚、 大大方方、 认认真真、 端端 正正、 坦坦荡荡” 等, 都有A B式, 不能扩展为“A和 B” ; “ 高高低低” 是短语的重叠, 这样的短语重叠还 有“ “ 前前后后、 左左右右、 上上下下、 坛坛罐罐、 盆盆 罐罐、 老老少少、 男男女女、 大大小小、 红红绿绿、 打 打闹闹、 来来往往” 等, 都有A B式, 能扩展为“A和 B” 。

      总之, 语素的重叠第二种( 即四音节A A B B式合 成词) 、 词的重叠( 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 和短语的重 叠的辨别, 要看是否有A B式对应 无的是语素的重 叠第二种( 即四音节A A B B式合成词) ; 有的, 就要 看是否可以扩展, 不能扩展的是词的重叠( 双音节形 容词的重叠) , 可以扩展的是短语的重叠 四、 重叠与反复的辨别 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 强调某种感情, 特意 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有连续反复与间隔反 复两种重叠与间隔反复的区别是清楚的, 如“ 雪降 落下来了, 像柳絮一般的雪, 像芦花一般的雪, 像蒲 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雪降落下来了 “ 雪降落下来了” 就是间隔反复音节的重叠、 语素 的重叠和反复的界限是清楚的, 而词的重叠、 短语的 重叠与连续反复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我们需要注 意的是连续反复与重叠的区别 五、 结语 以上我们讨论了现代汉语重叠的几种类型, 容 易混淆的类型的辨别和重叠与反复的区别我们认 为, 现代汉语的重叠应从语音、 语法这更为宽泛的角 度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