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pdf
9页一、选择题1.奥运会有些项目被称为有氧运动,如马拉松长跑;有些A.运动前是否需要吸氧B.运动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C.运动后是否需要吸氧D.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不同解 析 需氧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依赖于糖类物质的需氧代谢,而厌氧运动是因为运动时间短,运动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物质的厌氧代谢答 案 D2.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呼吸曲线a、b、c 分别代表()A.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呼吸速率151010 20 30 02%B.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D.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解析 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只能进行厌氧呼吸,在需氧时生活反而受抑制,氧气浓度越高受抑制越严重,甚至死亡,所以c 为乳酸菌;草履虫是需氧生物,在缺氧时生活受抑制,所以b 为草履虫;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需氧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厌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所以a 为酵母菌答 案 D3.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水-滴管V金属垫圈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 0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 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解 析 依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C02;无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会受抑制,因此加入适量的水可以营造一个缺氧的环境;冷水中,酶的活性会降低,无氧呼吸速率减小,因此释放气泡速率下降;被分解的C此中的能量还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故D错误。
答 案 D4.把土豆依次放在空气、氮气和空气中各贮藏一周在实验室中测定其C02的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豆的厌氧呼吸不产生C02B.在第一周只进行了需氧呼吸C.在第二周暂时没有呼吸作用D.第三周的厌氧呼吸先强后弱解 析 土豆(马铃薯块茎)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02第一周在空气中既有厌氧呼吸(内部细胞),又有需氧呼吸(外部细胞);第二周在氮气中,只进行厌氧呼吸,无C02产生;第三周需氧呼吸消耗厌氧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C02的释放量剧增,厌氧呼吸强度基本不变答 案 A5.呼吸底物不是糖时,需氧呼吸消耗的02和产生的C0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02释放量与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0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02释放量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0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02吸收剂测定02消耗量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02吸收剂,测定2消耗量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0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02),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02吸收剂,测定02消耗量解 析 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为吸收氧气量和释放二氧化碳量之差;乙装置换成C02吸收剂,测定02消耗量,就可以计算出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也就可以计算出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02消耗量的比值。
答 案 c6.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解析 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减弱;土壤淹水,导致根系因缺氧而发生无氧呼吸;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型细菌,无氧条件下才能大量繁殖;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增强答 案 B7.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酹母菌营养液酵母菌营养液红色液滴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D.假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或只进行厌氧呼吸解析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说明不消耗氧气,即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装置二中的液滴不移动,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吸收的氧气量相等,则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答案D8.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解析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和、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即和或和;动物细胞中过程(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比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多;包括乳酸菌在内的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或)消耗。
答 案 B9.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4t2表示1 0 30 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与 ti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B.与 t2相比,h 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C.tl、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l t2,tl时不利于叶片贮藏D.tl、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L 时不利于叶片贮藏解析 与t l 相比,t2 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有利于叶片贮藏;与t2相比,t l 时乙烯产生量的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不利于叶片贮藏;tl、t2 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l t2(因tl、t2在 1 0 30 c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酶活性越强,乙烯的产生量越多),t l 时不利于叶片贮藏答 案 C1 0.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不利于抵御寒冷B.低温持续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C.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D.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使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能力下降解 析 冬小麦对秋冬的低温有一定的适应性,当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增加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持续的低温会抑制小麦细胞中酶的活性,使小麦细胞新陈代谢下降,导致细胞中的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多;根细胞呼吸减弱,产生的能量减少使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能力下降答 案 D1 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 H 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0 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 H 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解 析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或者是乳酸,而丙酮酸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共同产物;有氧呼吸产生的 H 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不需要0 2 的参与,该过程中产生的 H 最终进到乙醇或乳酸中,没有积累;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产生的水多,消耗的0 2 也多,这与脂肪中H 与O 的比值较高有关答 案 D二、非选择题1 2.下面分别是一位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的血液中所含乳酸浓度(表 1)和三位运动员所需的大约氧气量(表 2)o表 1表 2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505560血液中乳酸浓度/(mg-dL-1)555407010080604035252320(1)从表1来看,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但血液的pH不会发生赛事(米)最高速度(km-h-1)赛事中吸收的氧气量/L赛事中需要的氧气量/L100370.5101 50025183610 00021.5132150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进行剧烈运动时,抗利尿激素分泌 0(2)氧债是指赛事后需要吸入的额外氧气量,以补偿赛事中所缺乏的氧气从 表2来看,人体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 升现代健身理论提倡进行需氧运动,请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并说明此类型运动的主要生理特点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解析 运动中由于需氧呼吸供能不足,机体进行厌氧呼吸提供能量,厌氧呼吸产生乳酸,由表可知,102 5分时间内,乳酸持续增加,说明处于运动过程中由于血液中含缓冲物质,因此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物质,但血液的p 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剧烈运动时,大量排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减少根据表2可知,1 500米 和10 000米赛事中人体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18升慢跑就是一种需氧运动,慢跑过程中人体吸入的0 2量与生理活动所需的02量基本相等,肌肉细胞不会产生乳酸答 案(1)血液中含缓冲物质,使p H维 持 相 对 稳 定 增 加(2)18(3)慢跑,人体吸入的02量与生理活动所需的2量基本相等,肌肉细胞不会产生乳酸1 3.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 B段 酵 母 菌 呼 吸 发 生 的 场 所 是;曲线B 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o 酵 母 菌 种 群 数 量 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在T 1-T 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4)某同学在T 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解 析(1)酵母菌在有存在时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 大 量 消 耗 后 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AB段没有乙醇产生,此阶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C段开始有乙醇产生,酵母菌还在繁殖,说明此阶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2)酵母菌从C点开始下降的原因:葡萄糖的大量消耗导致种内斗争加剧,酵母菌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含量过高对自身的伤害和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使培养液的pH下降3)“T2时段,由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使酵母菌数量增多是单位时间内葡萄糖消耗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此阶段开始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这也需要数量众多的酵母菌消耗大量的葡萄糖,用于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4)进行取样统计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如果培养液没有摇匀,直接从底部取样会造成测得数值明显高于实际数值另外,如果没有用台盼蓝染液或亚甲基蓝溶液进行活体染色,会把死亡菌体计数在内,使测得数值高于实际数值答 案(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乙醇含量过高 培养液的p H下降(3)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4)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从 底 部 取 样 未 染 色,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1 4.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某学生想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
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3)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0.1 g/m L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储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实验步骤:将质量浓度为0.1 g/m L的葡萄糖溶液加热沸腾后冷却备用;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并 将C瓶设计为对照;在3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