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语文必修四.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二语文必修四 (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两首》中《醉花阴》是前期作品,而《声声慢》那么是后期的作品为了扶助高二学生学好李清照词,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二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鉴赏,梦想对你有扶助 高二语文必修四《醉花阴》鉴赏 一、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鉴赏 (1)"人比黄花瘦'比喻高明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对比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告成)理由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特别精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2)烘云托月,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
再如"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斟酌,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3)设问手法的运用明茅映在《词的》中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消魂'这话是很有见地的"莫道'一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内含无穷旨趣 高二语文必修四《声声慢》鉴赏 一、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悲伤,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聚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自身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鉴赏 (1)叠字的运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起头,字字含情,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铿锵顺耳,扣人心弦,把那冷落凄清中,哀愁缠绵、恍恍惚惚、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妇人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2)讲求韵律美《声声慢》一般用平韵,李清照选押仄韵声调上也因此更加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悲伤,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
又用了不少齿音、舌音字因此创造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3)触景生情,层层深入女词人在道出悲戚之情后,眼前的一切景象都会使她产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念头"乍暖还寒时候'使她"最难将息';"古杯两盏淡酒'敌不住"晚来风急';"雁过也'勾起悲伤往事的忆念;黄花"满地聚积',好比自己容颜衰弱,憔悴枯萎;自身"守着窗儿',一分一秒难以捱到天黑;黄昏细雨,点点滴滴,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打在她那破碎的心上国亡家败孤苦无依的凄怆,通过这些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传递出来 高二语文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世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根基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安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高贵,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片面篇章感时咏史,情辞大气,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