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一本通).doc
65页1 2001 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集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集 目录目录 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2 2001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物理卷物理卷.12 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理科综合能力理科综合能力 测试(物理部分)测试(物理部分).22 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津晋卷)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津晋卷) 理科综合能力理科综合能力 测试(物理部分)测试(物理部分).28 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内蒙古、安徽卷)物理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内蒙古、安徽卷)物理 试题试题.34 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综合能力测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综合能力测试.45 2001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 试卷(理科使用)试卷(理科使用).53 2 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物物 理理 本试卷分为第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共卷共 3 页,第页,第 卷卷 4 至至 10 页,共页,共 150 分分.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20 分钟分钟. 第第卷卷(选择题 共 40 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题共一本题共 10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40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分,有选错 或不答的得或不答的得 0 分分. 1.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和 x4各代表某种粒子. x1 x23XeSrnU 138 54 95 38 1 0 235 92 H 2 1nH 1 0 3 2 x3 x4ThU 234 90 238 92 AlHeMg 27 13 4 2 24 12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x1是中子(B) x2是质子(C) x3是 粒子(D) x 4是氘核 2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n1和 n2,则正常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电压、 电流、功率分别为 U1和 U2、I1和 I2、P1和 P2.已知 n1n2,则 (A) U1U2,P1P2.(B) P1P2,I1I2 (C) I1 U2(D) P1P2,I1I2 3 在 X 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回产生包括 X 光在内的各种能 量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
已知阴极与阳极之间的电势差 U 普朗克常数 h、电子电量 e 和光速 c,则可知该 X 射线管发出 X 光的 (A) 最短波长为(B) 最长波长为 eUh c eU c h (C) 最小频率为(D) 最大频率为 h eU h eU 4如图所示p 字形发光物经透镜 L 在毛玻璃光屏 M 上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 E 处他 看到屏 M 上的像的形状为 3 (A) q(B) p (C) d(D) b 5如图所示,虚线框 abcd 内为一矩 形匀强磁场区域,ab = 2bc,磁场 方向垂直于纸面;实线框 abcd是一正方形导线框,ab边 ab 边平行若将导线框匀速地拉离磁场区域,以 W1表示沿平 行于 ab 方向的拉出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 ,以 W2表示以同样 的速率沿平行于 bc 方向的拉出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则 (A) W1 = W2(B) W2 = 2 W1(C) W1 = 2W2 (D) W2 = 4 W1 6按照玻尔理论,下列关于氢原子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第 m 个定态和第 n 个定态的轨道半径 rm和 rn和之比 rm:rn = m2:n2 (B) 第 m 个定态和第 n 个定态的能量 Em和 En和之比 Em:En = n2:m2 (C) 若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若其圆周运动的频率为为,则其发光频率也是 (D) 若氢原子处于能量为 E 的定态,则其发光频率为 h E 7如图,虚线 a、b 和 c 是某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 Ua、Ub和 Uc,UaUbUc,一带正电的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 轨迹如实线 KLMN 所示,由图可知, (A) 粒子从 K 到 L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B) 粒子从 L 到 M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 粒子从 K 到 L 的过程中,静电势能增加 (D) 粒子从 L 到 M 的过程中,动能减少 8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 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示 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 量为 m 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 k 的弹簧相 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 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 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 运动,指针向左偏离 O 点的距离为 s,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 加速度 (A) 方向向左,大小为 ks/m(B) 方向向右,大小为 ks/m (C) 方向向左,大小为 2 ks/m (D)方向向右,大小为 2 ks/m 9细长轻绳下端栓一小球构成单摆,在悬挂点正下方摆长处有一个能挡住摆线的钉子 2 1 A,如图所示现将单摆向左方拉开一个小角度,然后无初速地释放 对于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摆球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比无钉子时的单摆周期小 (B) 摆球在左、右两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一样 (C) 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 (D) 摆线在平衡位置右侧的最大摆角是左侧的两倍 10如图所示,在平面 xy 内有一沿水平轴 x 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 3.0m/s,频率为 2.5Hz,振幅为 8.010-2m。
已知 t = 0 时刻 P 点质元的 P M L E ab c d b a d c B c b a K L M N 滑杆 标尺 O 滑块 A 4 位移为 y = 4.010-2m,速度沿 y 轴正向Q 点在 P 点右方 9.010-1 m 处,对于 Q 点的 质元来说, (A )在 t = 0 时,位移为 y = 4.010-2m (B) 在 t = 0 时,速度沿 y 轴负方向 (C) 在 t = 0.1s 时,位移为 y = 4.010-2m (D) 在 t = 0.1 s 时,速度沿 y 轴负方向 x 9.010-1 m y PQ 5 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物 理理 第第卷卷(非选择题 共 110 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第卷共 8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题 号二 三 171819202122 总 分 得 分 二本题共二本题共 3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15 分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经过 1.00 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 0.50 秒钟再次听到回声。
已知声速 为 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m 12如图所示,质量为 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 ABC,ABC=,AB 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 是垂直于斜面 BC 的 推力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_ 13如图所示,q1、q2、q3分别表示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电荷,已知 q1与 q2之间的距离 为 l1,q2与 q3之间的距离为 l2,且每个电荷 都处于平衡状态 (1)如 q2为正电荷,则 q1为_电荷,q3 为_电荷 (2)q1、q2、q3三者电量大小之比是_:_:_ 三三. 本题共本题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14 (5 分)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利用游标卡尺两脚间形成的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 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a若狭缝与灯丝平行,衍射条纹与狭缝平行 b若狭缝与灯丝垂直,衍射条纹与狭缝垂直 c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与狭缝的宽度有关 d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 以上几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 15 (6 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 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 1 所示。
图 2 是打出纸带的一段 AB F C q1q2q3 l1l2 打点计时器 图 1 6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利用图 2 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 滑的加速度 a = _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 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 a 表示阻力的计算式是为 f = _ 16.(9 分)图 1 中 E 为电源,其电动势为,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电阻箱,A 为电流表 用此电路,经以下步骤可近似测得 A 的内阻 RA:闭合 K1,断开 K2调节 R1,使电流 表的读数等于其量程 I0;保持 R1不变,闭合 K2,调节 R2,使电流表的读数等于, 2 0 I 然后读出的值,取 RAR2 (1)按图 1 所示电路在图 2 所给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接导线 (2)真实值与测量值之差除以真实值叫做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即 A A R RR 2 试导出它与电源电动势、电流表量 I0程及电流表内阻 RA的关系式 (3)若 I0=10mA,真实值 RA约为 30,要想使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 5%,电源电动势最小应为多少伏? 四四. 本题共本题共 6 小题,小题,75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 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 (12 分)质量为 M 的小船以速度 v0行驶,船上有两个质量皆为 m 的小孩 a 和 b,分别 静止在船头和船尾。
现小孩 a 沿水平方向以速率 v (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前跃入水中, 然后小孩 b 沿水平方向以同一速率 v(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后跃入水中,求小孩 b 跃 出后小船的速度 18 (12 分)如图所示,在 yh1,由此可知确实有活塞下面是真空的一段过程 活塞移动距离从零到 h1的过程中,对于水和活塞这个整体,其机械能的增量应等于除 重力外其他力所做的功因为始终无动能,所以机械能的增量也就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 即 2 )( 0 1 2 h ghrE 其他力有管内、外的大气压力和拉力 F因为液体不可压缩,所以内、外大气压力做的总 功,故外力做功只是拉力 F 做的功,由功能关系知0)( 1 2 02 22 0 hrphrRp W1 = E J 4 2 022 0 2 1 1018 . 1 8 3 8 3 )( g p rhgrW 活塞移动距离从 h1到 H 的过程中,液面不变,F 是恒力 F = r2p0,做功 W2 = F (Hh1 ) = r2p0(Hh1)=4.71104J 所求拉力 F 做的总功为 W1+W2 = 1.65104J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本题 13 分式 4 分,式 3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