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某城市高速公路合同段桥梁桩基施工组织设计(钻孔灌注桩).doc
36页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洪湖段第HHTJ-2合同段桥梁桩基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1、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沿线基本情况 11.3主要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12、编制依据及原则 22.1编制依据 22.2编制原则 23、工程地质、气候、水文条件 33.1工程地质条件 33.2气候、水文条件 34、施工总体规划 45、施工总体布置 45.1施工用水 45.2施工用电 45.3泥浆循环系统布置 45.4钢筋加工场布置 56、施工工艺及方法 56.1施工准备 56.2施工工艺流程 66.3施工场地及平台 66.4测量放样 66.5护筒及护桩埋设 86.6泥浆池、沉淀池设置 86.7钻机就位 96.8旋挖钻机钻孔 106.9回旋钻机钻孔 136.10冲击钻钻孔 146.11钻孔记录及渣样收集 156.12清孔及检孔 156.13钢筋笼制作与下放 166.14声测管安装 176.15导管安放 176.16二次清孔 186.17水下砼浇筑 186.18桩基检测 197、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208、断桩处理应急预案 228.1断桩原因 228.2预防措施 238.3处理断桩的几种方法 249、混凝土灌注应急预案 2410、施工进度安排及强度分析 2711、资源配置 2711.1组织机构 2711.2作业人员配置 2911.3设备配置 2912、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3012.1质量保证体系 3012.2质量职责范围 3112.3质量保证措施 3513、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3613.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613.2安全保证措施 3714、文明施工管理 3815、环境保护管理 3916、附图及附表 391、概述1.1工程概况 武汉城市圈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武汉市与其周边的鄂州、黄石、孝感、咸宁、仙桃、潜江等8个城市组成“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是除武汉之外的八城市之间的互联环线,属于城市圈交通规划中要求打造的辐射交通圈环线高速公路总里程560公里,其中西环为“仙(桃)~嘉(鱼)~咸(宁)”高速公路,涉及仙桃、荆州(洪湖)、咸宁(嘉鱼、咸安)等行政区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是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的重要标志性工程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洪湖段”(本项目)即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北岸接线工程,属西环路段组成部分 本项目起点位于洪湖市新滩镇车路村,对接在建的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途径洪湖市新滩镇、大沙湖农场、燕窝镇,终点位于燕窝镇团结村,对接拟建的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公路,路线全长19.703公里一期土建工程分2个合同段负责实施,本标段起讫桩号K185.681~K195.641,起点为大沙湖特大桥,终点燕窝镇团结村,线路全长9.96公里,采用路基宽度33.5m,设计速度100km/h1.2沿线基本情况 本项目地处我国中部,位于长江中游地段的江汉平原东南部,在洪湖市境内,自西向东现有城镇布局依次为新滩镇、大沙湖农场和燕窝镇 路线与省道S103、新大公路、省道S329交叉,还多次与其他乡镇公路、地方道路相交线路通过互通式立交和省道S329交叉,与在建的城市圈环线仙桃市境段和拟建的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对接。
区内与铁路、燃油管道、天燃气管道无交叉,无民航机场1.3主要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本工程桥梁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采用桩径为φ1.2m、φ1.5m和φ1.8m摩擦桩,其中主线高架标准段桩基桩径为φ1.8m,渐变段桩基桩径为φ1.5m,匝道桩基桩径为φ1.2m桩长40~50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桩基总计1416根,总长8.08万m表1.3-1: 桩基工程量统计表桩径(m) 桩总长(m)φ1.2 1368φ1.5 20080φ1.8 59416.03合计 80864.032、编制依据及原则2.1编制依据 ⑴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洪湖段第HHTJ-2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其他补充文件等 ⑵《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⑶《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⑷《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⑸建设部、交通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其他相关文件 ⑹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相关法规及标准 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技术成果和施工工法2.2编制原则 ⑴按照招标文件的质量、安全、环保及进度要求编制,实质性地响应合同文件要求。
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在充分满足工程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力求达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经济适用 ⑶建立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坚持事前控制为主、过程中严密监控的质量原则,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质量动态最佳管理目标实行项目法管理,实现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好的管理目标 ⑷积极响应建设单位对本标段工程提出的有关要求,替业主分忧解难,主动为业主服务 ⑸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为原则,加强与相邻标段施工配合,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充分尊重当地民风民俗 ⑹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 ⑺严格执行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文明施工、环保、安全、卫生及健康等有关管理条例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3、工程地质、气候、水文条件3.1工程地质条件3.1.1区域内的地质构造 本项目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区域构造线以北东东-北东西向占优势,晚燕山至喜马拉雅运动时期,沿走向断裂带发育一系列断陷盆地新近纪以来,本带以继承性次级边缘块差异轰动或坳陷差异活动为主;皖中、赣北相对较强,江夏至黄石近东西向构造带次之,低频度中等地震活动的总体格局与此一致。
3.1.2与桩基施工有关的地层及岩性特征 拟建道路区域内与桩基施工有关的地层主要有四层,自上至下依次为:粘性土层、淤泥质土层、粉细沙层、砾砂圆砾层和强风化泥质砂岩层 粘性土、淤泥质土层:本层以粘性土为主,局部为淤泥、淤泥质土代替,厚度一般为10m~20m,在粘性土层中局部夹有粉细沙和淤泥质土透镜体,本层强度低,易钻进,适合回旋钻机施工 粉细沙层:本层为区内第四系主要沉积层,总厚度在20m~30m之间,层位稳定连续,局部在其下部发育有薄层中粗砂(K189+230~K190+500,厚度1.0m~2.0m)本层比较松散,在钻进过程中容易引起塌孔,为防止塌孔事故,在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应增大,清孔过程中不能将泥浆比重降得太低,适合回旋钻机施工 砾砂圆砾层:本层在施工区内普遍存在,厚度有几米至十几米不等,是桩基底部主要持力层之一,砾石成分主要为脉石英,其次是硅质岩、变质辉绿岩,砾径一般为1~2cm,依据设计图纸,个别桩基进入本层近10m左右,本层采用回旋钻机难度较大,适合采用旋挖钻机或冲击钻机施工,本层在K187+500~K188+470段、K188+978~K189+180段、K192+130~K195+641段缺失。
强风化泥质砂岩层:本层为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的强风化层,层位稳定,岩质较软,易软化,在砾砂圆砾层去时段往往利用该层作为桩底持力层,适合采用冲击钻和旋挖钻机施工,因强度较高,回旋钻机钻进相对困难3.2气候、水文条件 工程所在地属于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气候特点: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光温水配合协调,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阴雨连绵,夏季酷热多雨,秋季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区内全年平均温度16.9℃,年均日照1863小时,年均积温5172℃气温季节性变化很明显,一月份气温较低,极端最低温低-12.0℃,七月份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9.7℃,月平均最低气温1.2℃,月平均最高气温33.3℃ 根据洪湖气象站资料分析,项目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3mm,年内降水分配很不均,多集中在5~8月间,历年最大降雨量1812.8mm,历年最大日降雨量212.5mm,无霜期从3月~11月约250天 拟建道路沿线内雨量充沛,水系发育,河溪纵横,库塘星罗密布,主要有东荆河、内荆河、四湖总干渠及大沙湖等 4、施工总体规划 本标段全长9.960km,主要为桥涵工程,路基工程量小,主要集中在洪湖服务区和燕窝互通处,根据线路里程长度及桥梁主要工程数量,拟将本标段工程划分为两个施工区段,设两个分部分别实施,各分部根据工程项目及数量配置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
各施工区段起讫里程及主要工程内容见表4-1 表4-1 施工工区划分表分区编号 起讫里程(km+m) 项目分部 长度(km) 备 注施工一区 K185+681~K190+841 项目一分部 5.16 包括特大桥1座施工二区 K190+841~K195+641 项目二分部 4.80 包括特大桥3座、大桥1座,互通1处、服务区1处 5、施工总体布置5.1施工用水 本工程沿线水系发达,分布多条沟塘,拟采用抽水泵站就地取水,配备IS80-50-200型水泵12台,保证施工生产用水供应 在预制场和混凝土拌合厂设置取水井取水,设置蓄水池,保证生产施工用水5.2施工用电 电力供应拟在沿线高压线T接分别供应各施工营地、拌和站、预制场、桥梁等用电部位现场根据施工负荷配备变压器,沿线每1KM布置500KVA变压器一台,另外配置4台160kW、2台5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桩基施工备用电源5.3泥浆循环系统布置 因本工程钻孔桩数量多,占线长,泥浆循环系统沿线布置泥浆池、沉淀池布置在跨中空地范围内,每隔一跨设置储浆池一个,采用挖掘机开挖,长12m,宽13m,深1.5m 5.4钢筋加工场布置 钢筋加工厂主要承担本工程桩基钢筋、钢材加工和存放任务。
根据施工安排及现有场地条件,钢筋加工在沿线选择合适位置布置4个下构钢筋厂,用于桩基钢筋的加工与制作保证桩基施工生产需要另1#钢筋厂和2#钢筋厂补充加工,平板车运输至施工部位,现场拼装 6、施工工艺及方法6.1施工准备 ⑴新进场的人员数量满足工程施工需求,资质符合要求,证件齐全,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⑵新进场的设备、材料数量满足工程施工需求,检验及检测符合要求,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⑶测量控制网及加密网点精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测放桩位及护桩精度及设置方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⑷工地实验室建设标准、试验检测仪器配置数量及标定、管理办法等符合要求,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⑸临电、临水、钢筋加工厂、泥浆系统等临建设施生产能力满足工程施工需求,建设标准符合规程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⑹工区安全文明环保施工标准及措施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⑺新进场人员在从事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 ⑻组织参施人员熟悉现场情况,了解周边环境,熟悉地质资料,使每位管理人员尽快熟悉工程特点 ⑼组织参施人员进行设计标准、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质量计划的学习,使全体参施人员明确本项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⑽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办好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