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规范 山东省测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模范 共30页 第1页 为进一步提高测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工作质量,统一评价尺度和标准,裁减对评审准那么掌管的肆意性,根据国家《测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手段》、《山东省测验室资质认定管理手段》和《测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那么》,编制本模范 一、《测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那么》?管理要求片面?评审要求 4.1组织 《准那么》 条 款 《准那么》内容 测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受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 测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受第三方公正检测或校准活动;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账目和独立核算。
评审要求 1)法律地位要求:分两种处境 a、测验室经工商注册为独立法人单位(不包括社团法人);b、测验室所在母体单位为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并经所在母体单位法人授权 2)措施要求: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其客观、公正、独立从事检测活动 1)成为法人授权测验室的条件:a、测验室所在的组织为机关/事业独立法人;b、测验室是该组织的组成片面,即为母体与子体的关系 2)授权内容:非独立法人测验室,测验室所在母体单位法定代表人书面授权该测验室对外开展检测业务、独立对外行文、有独立财务账目或帐号,独立核算;授权测验室最高管理者相应的管理权力,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 3)授权主体:最高管理者一般由法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承担,如不是法人代表直接出任测验室最高管理者,那么应有法人代评审要点 1)测验室是否具有法律地位证明文件(核实原件) 2)企业法人测验室的经营范围是否只有检测业务 1)独立法人性质的测验室是否有合法的设立或注册证书;非独立法人测验室是否有批准文件、授权书、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文件和母体的公正性声明 2)测验室是否有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的承诺,是否有保持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措施,是否得志?授权?、特殊问题的处理原那么 4.1 4.1.1 1、法律地位不明确、不能承受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予通过。
2、不能保证检测公证性的,不予通过 山东省测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模范 共30页 第2页 表对测验室最高管理者的授权书对于特殊行业,测验室实?独立?的有关要求 际负责人与法人单位代表之间层次好多,该处境下应由测验室的直接上一级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管理层出具任命文件 4.1.2 测验室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正确举行检测和/或校准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测和/或校准设备设施 1)审阅测验室注册、登记文件和工作场所的全体权、使用权1)场所要求:测验室需有固定的办公、检测场地/房屋,涉的证明文件,确认测验室是否及租赁的,须有正式合法的租赁合同场所环境要得志所开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展工程的要求 2)审查仪器设备的全体权、使2)设备和设施:固定的和可以动的设备设施(能够独立调配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测验室使用)配备务必与申报工程要求相一致,性能指标符合检测是否能够独立调配使用固定所依据的技术标准/模范,设施能够达成规定的用途和目的。
的、临时的或可移动的检测设备和设施,以及设备、设施能否保证正确运行检测/校准 1)审阅管理体系文件,更加是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的操纵程序,确认其管理体系是否笼罩了全体的工作场所或地点 2)检查测验室全体场所的全体工作,验证质量体系能否对其有效的笼罩 1、存在评审过程中租借设备或弄虚作假骗取检验才能的,不予通过 2、没有固定办公或检测工作场所的,不予通过 3、没有设备、检测环境保障的检验才能,不做整改处理,直接取消申报(或原有)工程才能 4.1.3 1)一般测验室:管理体系须笼罩全体场所,不允许展现不受操纵的场所,管理体系之外的检测工程不得纳入资质认定的测验室管理体系应笼罩其 评审范围多检验地址测验室,应更加关注本条要求 全体场所举行的工作 2)特殊测验室:监视检验机构(国家质检中心、质量技术监视检验机构)能否设立分支测验室,需按国家认监委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视局有关文件执行 山东省测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模范 共30页 第3页 1)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所学习的专业、工作体验和技术才能应符合工作需要。
没有固定检测技术查阅测验室人员证明或劳动合测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2)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应适合工人员保证的检验能同,确认测验室是否拥有相对4.1.4 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作要求 力,不做整改处理,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量应与所开展工作相适应 直接取消申报(或员 4)从事特殊产品/工程检测的测验室,其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原有)工程才能 员应当具备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要求的资格 测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和/或校准活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1)查测验室人员是否在利益相果存在利益关系; 1)遵守‘三不得’规定:不得与检测活动、数据和结果存在关单位兼职 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关联的利益关系;不得参与任何对检测和数据的判断产生不2)测验室是否从事影响检测公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良影响的商业或技术活动,保证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结果正性的活动 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的诚信性;不得参与和检测样品或有竞争利益关系产品的设3)测验室是否制定了保证检测不得参与和检测和/或校测验室被确认从事计、研制、生产、供给、安装、使用或维护活动。
工作公正、客观的有效措施 准工程或者类似的竞争严重影响检测公正4.1.5 2)措施要求:测验室应当制定措施并通过措施的有效实施使4)测验室是否有措施防止人员性工程有关系的产品设性活动的,不予通工作人员在一种不受任何影响、独立的状态下完成相关的技与外界的不正值利益关系发过 计、研制、生产、供给、术活动 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3)非独立法人测验室应由母体法人代表出具不干预测验室检5)测验室能否有效防止任何有动, 验工作和检验结果独立性的声明 损独立和诚信度的活动 测验室应有措施确保其4)测验室在体系文件中应有关于防止商业贿赂的规定 6)测验测验室的实施效果如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何 部的不正值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 山东省测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模范 测验室及其人员对其在1)文件要求:测验室要制定措施或文件并通过有效实施保证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测验室是否制定了养护国家秘客户的利益不被侵害; 4.1.6 知悉的国家机要、商业机要和客户机要的有关措施,以2)落实要求:测验室应明确对国家和客户的机要事项如何保密和技术机要负有保密及在有关活动中的实施处境。
密以维护国家和客户利益 义务,并有相应措施 测验室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布局、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1)测验室组织机构图:包括测验室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内部组织机构框图应与岗位职责的设定一致,外部机构框图应当正确明示测验室的各种外部关系 2)要画出?管理体系要素职能调配表?,通过适当的符号将管理体系的要求分降落实到不同的部门或岗位,明确质量管理目的、质量活动及技术活动三者间的关系 1)分析测验室内部机构设臵是否合理 2)部门职责是否明确 3)能否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共30页 第4页 泄露国家和用户机要情节严重的,不予通过 4.1.7 4.1.8 测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独1)独立法人测验室,最高管理者应为法定代表人 立法人测验室最高管理2)法人授权测验室,最高管理者应由所属法人/法人单位任者应由其上级单位任命; 命 准那么中要求的其他任命文件可由测验室自行任命,最高管理最高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变更需报省局备案 者的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确认 4.1.9 1)查阅测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和监视员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
2)任命人员的职责规定是否明确、恰当,以及履行职责的状况 3)是否有变更备案的相关规定并遵守 1)是否规定了全体的管理、操测验室应规定对检测和/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 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全体1)全体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核查人员,只要其从事的工作2)全体的管理、操作和核查人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对检测质量能够产生影响,测验室务必以书面形式将其职责、员是否明确本岗位的职责和权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权力和相互关系予以规定 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2)应书面对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的代理人予以规定 3)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明确了其员的代理人 代理人 测验室技术主管不得在影响检测公正性的单位或部门兼职 山东省测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要点及技术模范 共30页 第5页 1)要设立监视员,并在体系文件中规定其职责、工作要求和1)是否任命了监视员,监视员程序、实施监视的表明性记录和结果,以及对所察觉?不符职责是否到位,人员数量和专合?工作的处理观法。
业技术领域笼罩面是否得志工测验室应由熟谙各项检测2)不同的专业技术领域应设臵不同的监视员 作要求 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3)监视员应予任命,应熟谙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2)监视员是否有相应的素质 4.1.10 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 价,应对检测的现场和操作过程、关键环节、主要步骤、重3)监视工作的范围是否明确,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要的检测/校准任务、重要人员及新上岗人员举行重点监视,是否有明确的监视要求和监视举行监视 在察觉检测/校准工作发生偏离,影响检测数据和结果时,应记录 令其中止检验工作 4)是否举行了有效监视(察觉问题及整改处境) 1)技术管理者:设臵技术负责人(检测领域单一测验室)或技术负责人领导下的不同领域的技术主管(涉及多检测领域测验室)应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体系文件中对其职责的规定应明确,即全面负责本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