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取多种途径让语文课“趣”起来.doc
5页采取多种途径,让语文课“趣”起来平潭中学 陈智勇内容摘要:和谐有趣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创设和谐有趣的教学氛围,本文主要采取“游戏”、“讨论”“课本剧”“多媒体”等途径让语文课“趣”起来,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语文课 趣味 有效途径 一直以来,我们语文教师大都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注音解词,作者简介;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然后归纳中心,分析写作特色条理清晰,接近机械化试想:这样僵化的教学,学生能喜欢吗?难怪有些学生上语文课时不是看课外书,就是做其他作业,有的甚至睡觉、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只有让语文课“趣”起来,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乌申斯基也强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教师对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采用强迫性的手段,学生不但不会学好,而且会产生厌学的态度和情绪因此,语文课进行兴趣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让语文课“趣”起来呢?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与同行一起来探讨让语文课“趣”起来的有效途径。
一、“游戏”让语文课“趣”起来当我们教师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你们学得最好?”他们肯定会回答:有兴趣的时候我们学得最好语文有优美的语言,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如果我们抓住课文的特点,在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讲授内容,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就能学到知识,并将知识拓展延伸如在教《核舟记》时,为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我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自我找搭档,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给扮演者打分对于学生的扮演情况,老师不要急于矫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及时的反馈表彰,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有的同学扮演得很逼真,有的同学扮演得很别扭,整个课堂充满着快乐的气氛,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主持人学生在活泼、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很快就理解了课文内容游戏不但使课堂有趣起来,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趣味中有所思,有所获,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温馨二、“讨论”让语文课“趣”起来语文课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放飞想象和联想的思维。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否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或者是学生本是模糊的认识,需经过讨论交流才能明确的;或者是学生本是肤浅的认识,要经过讨论才能逐渐加深的;或者是要;鼓励求异,导出丰富多彩的答案,因此问题可以是就课文的疑难处出题,也可以引导想开去的题目,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由于学生的观点不同,角度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答案的多姿多彩,使整个课堂教学“趣”起来如教《愚公移山》一课,我设计了一个讨论活动《愚公愚否》,让一个学生充当主持人,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找愚公不愚的理由,一组找愚公真愚的理由学生纷纷发言,说愚公不愚的理由:移山目的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之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说愚公真愚的理由有:工具简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劳动强度大“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劳动个体单薄……通过激烈的讨论后,学生知道了愚公精神的感人之处就在于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整节课在融洽、热烈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生也在“趣”中理解了愚公精神趣中学,趣中思,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课本剧”让语文课“趣”起来语文有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教师一味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讲解,倒不如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情节,这样比教师“灌”更有成效,更直观。
如讲授戏剧《钦差大臣》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当扮演市长的学生读信中的话“像一匹灰色的阉马”时,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在笑声中学生掌握了故事情节,把握了剧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人物形象,领悟了作者的讽刺内涵,了解了沙俄制度的黑暗腐朽及其荒唐的反动本质由于课本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智慧火花,调动学生与教材的一致性,学生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当作一种乐趣,表演中不知不觉地汲取知识的营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四、“多媒体”让语文课“趣”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技术,扩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这就要求把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有机结合中学生处于求知好动时期,直观形象的演示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投其所好,学习效果就会出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根据教材,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具体,让学生领略到无限的学习乐趣如讲《巴东三峡》一课,先挂出地理教学挂图“祖国地形图”,初步让学生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然后边讲课文边播放三峡风光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情景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正领略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啧啧的称赞声中,从赞美三峡中使学生产生热爱三峡再到热爱祖国之情由然而生,从而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正如俄国教育家马申斯基所说“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糅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内部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的方法,使语文课堂“趣”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