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田县蓝桥河河堤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共23页].doc
23页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前言前言 .11.1 工程概况.11.2 勘察目的、技术要求.11.3 勘察工作技术规范和规程.21.3.1执行的规范、规程.21.3.2参考的规范.21.4.1勘察方法.31.4.2完成工作量.41.4.3工作质量评述.42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52.1 地形地貌 .52.2 水文气象.53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 .53.1 地层岩性.53.2 地质构造.63.3 地震.74 河堤工程地质条件河堤工程地质条件 .84.1 地形地貌.84.2 地层岩性.84.3 水文地质条件.94.3.1地表水.94.3.2地下水.94.4 不良地质作用.95 场地地震效应场地地震效应 .106 河堤岩土工程评价河堤岩土工程评价 .106.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106.1.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106.1.2河堤原位测试成果.136.1.3河堤地层渗水试验指标.136.2 地基土各项指标建议值 .136.3 河堤工程地质评价.146.4 堤身现状评价 .146.5 岸坡稳定性评价 .156.6 渗透性评价 .156.7 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 .16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7 堤身加固及堤基处理措施堤身加固及堤基处理措施 .178 8 天然建筑材料天然建筑材料 .178.1 土料.178.2 砂、砾料.198.3 石料.199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 .209.1 结论.209.2 建议.20附附 录:录:1.工程勘察技术要求1-11-22.工程地质平面图2-12-143.工程地质剖面图3-13-12 4.工程地质柱状图4-14-255.土工试验成果表5-15-126.水质分析报告6-16-27.颗分曲线图7-17-48.现场照片8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1 前言前言我院受西安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的委托,对蓝田县蓝桥河河堤治理工程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目的是为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蓝田县蓝桥河河堤治理工程位于蓝田县水陆庵西北约 1km工程勘察范围为杨家村蓝桥河危桥至蓝桥河与灞河交汇处距离约 2.5km两岸治理河堤总长约 5km河堤两岸均为河道自然下切形成的天然河堤,河堤内侧均无砌护,局部人工土筑河堤已经被当地农民种地全部破坏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的规定,该堤防工程级别为 5级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1-2001)的规定,拟建蓝田县蓝桥河河堤综合治理岩土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2 勘察目的、技术要求勘察目的、技术要求 根据西安市水利建规划勘测设计院提供的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的工程勘察技术要求(见附录1) ,结合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同时考虑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确定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为:1、查明堤岸各层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及渗透性2、评价二十年一遇水位标高时蓝桥河左右堤岸的稳定性,提出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3、提供堤岸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工程地质柱状图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4、对存在工程地质问题的地层、河堤边坡提出工程处理措施。
5、进行河堤渗透稳定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6、调查了解天然建筑材料,对其储量、质量、开采运输条件进行了解1.3 勘察工作技术规范和规程勘察工作技术规范和规程依据西安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依据的规范、规程如下:1.3.1 执行的规范、规程执行的规范、规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SL55-200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287-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3-200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JJ50-9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SL/T1889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1.3.2 参考的规范参考的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1.4.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4.1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本次勘察工作采用外业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进行。
工程地质测绘为查明河堤现状分布情况,河堤走廊范围的地层(岩体) 、断裂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山体边坡稳定性,进行了 1:1000 比例尺的工程地质调绘工作,调绘面积 1.5km2;调绘点 18 处;野外调绘路线顺规划河堤走廊及河道外侧布置,重点地质情况及地层分界线用罗盘及经纬仪标定位置、皮尺量测距离测绘范围:蓝田县蓝桥河河堤向外延 200300m工程地质钻探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及勘察规范中工作量布置原则,结合场地条件,蓝桥河左右岸河堤勘探测试点均沿规划河堤轴线布置,间距为 300450m 左右共布孔 12 个,垂直规划河堤轴线布置横断面 2 条,钻孔 4 个(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附录2) ,料场布孔 9 个总计钻孔 25 个进尺 261.8m钻孔深度为 10.312.4m钻探采用 GJ-150 型工程钻机,以 146mm 开孔,108mm 终孔,回旋钻进方法施钻本次外业工作共投入 GJ150 型钻机 3 台原位测试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孔内卵石层中进行,试验落距 76cm,锤重63.5kg,记录击入 10cm 锤击数,以求得卵石层粉质粘土层的密实度及承载力试坑渗水试验:主要在沿河堤轴线及河漫滩中做渗水试验,试验采用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单环法,环高 20cm,直径为 37.75cm,面积为 1000cm2,环内水柱高10cm,试坑深 50cm。
记录稳定渗入水量,求得各土层的渗透系数钻孔注水试验:在钻孔卵石层中做注水试验,试验采用钻孔常水头注水法,由达西定律得出,试验土层渗透系数计算公式k=Q/FH其中,Q-注水量(单位:cm3/min)H-试验水头(单位:cm)F-形状系数(单位:cm) ,因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钻孔套管下到孔底,孔底进水,取 F=4r室内土工试验:主要进行了粘性土的常规、剪切试验,对无粘性土做了颗粒分析试验等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了水质简分析,以判定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4.2 完成工作量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量见勘探工作量汇总表 1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 2012 年 2 月 19 日到 3 月 1 日进行,共计 12 天;室内土工试验于 2012 年 3 月 7 日完成工作量汇总表 表 1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1.4.3 工作质量评述工作质量评述野外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钻探、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均符合规范规程要求2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2.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工程勘察区隶属于倾斜平原区地貌单元工程勘察范围为杨家村蓝桥河危桥至蓝桥河与灞河交汇处两岸蓝桥河发源于秦岭山区,总体流向自南东流向北西,在蓝田县县城东侧汇入灞河,全长 30.4km,河床纵比降12.1。
河堤断面呈 “U”字型,两侧一级阶地发育,河床海拔高程525.46547.5 m,两岸阶地前沿海拔高程 539.71561.61 河流谷岸高差为3.66.7m蓝桥河流向近西北向,在蓝田县城东注入灞河本区属河流一级阶地地貌,总体地势平坦开阔序号工 作 内 容单 位工 作 量1工程地质测绘km21.52钻孔米/个261.8/253动力触探试验米16.44试坑渗水试验次85钻孔注水试验段次4原状样组606取样扰动样组70土常规试验组54颗分试验组17水质简分析件2快剪件3三轴件4易溶盐件27室内试验粘粒含量件2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62.2 水文气象水文气象蓝田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有伏旱,秋凉气爽阴雨多多年平均气温 13.3,极端最高气温 43.3,极端最低气温-17.4;平均无霜期 211 天,冻土最大深度 25cm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 1.6m/s,最大风速 20m/s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833.3mm,69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58.4%灞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5.72m3/s,年径流量 4.96 亿 m3,年平均含沙量 4.43kg/m3。
3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3.1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区域地层主要由第四系(Q)松散沉积地层、第四系上更新统(Q3)黄土、及上第三系(N)泥岩组成3.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工程区处于秦岭山前,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太华台拱西南段,新构造运动以来该区长期处于垂直上升阶段影响该区稳定的主要活动性断裂为秦岭山前断裂(F24) 、蓝桥古城断裂(F37) 、草坪十五里铺断裂(F82) 其特征分述如下:1、秦岭山前断裂(F24)该断裂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入河南,呈向南凸的缓弧形,省内长约 400 公里断层三角面清晰沿断裂带可见第四系中小断裂十分发育秦岭北坡 72 峪谷中谷、悬谷和瀑布十分发育山前地带层层迭复的埋藏型洪积扇(Q1Q4)发育沿断裂带有许多温泉,该断裂距工程区 5.4km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72、蓝桥-古城断裂(F37)断裂西自蓝桥起,向东经铁炉子,腰市,洛南,古城,三要入河南,东西向展布,省内长约 150km错断 N、E 及所有老地层断裂带呈负地形,切割一系列南北向山咀控制洛南新生带构造盆地的发生发展该断裂距工程区 6.4 km3、草坪十五里铺断裂(F82)该断裂北起汤峪,东南延至丹凤,与沙沟街商南断裂(F42)复合,断面北东倾,倾角 7080,其控制了商丹新生界构造盆地的分布。
该断裂距工程区 14.2 km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83.3 地震地震新构造运动以来,草坪十五里铺断裂(F82)及沙沟街商南断裂(F42)活动性明显,历史地震活动频繁公元前 879 年 3 月,蓝田附近发生 4.7 级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568 年 1 月蓝田 5 级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599 年 8 月,蓝田发生 4 级以下地震,大雨如注,土窑皆坍1957 年 1 月 30 日九间房发生 4 级地震,地震基本烈度度秦岭山区新构造运动,表现形式以地壳垂直隆升与地壳面状剥蚀为特点工程区属稳定性较差地区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勘察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4 河堤工程地质条件河堤工程地质条件4.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本次勘察范围属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微地貌为河流 I 级阶地工程区段河床高程 548.17526.27m,河道平均比降 12.1,河谷断面均为“U”型两侧阶地对称发育,河流谷岸高差为 3.66.7m,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分布,高差变化相对教大各台阶上的地形相对较平坦。
4.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根据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次勘察范围的主要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耕土(Q4ml)层、第四系下全新统冲积成因卵石(Q42al)及第三系(Q3al)冲积成因粉质粘土组成,其特征简述如下:层耕土(Q4ml):褐黄色,散体结构,成分以粉土为主,可见植物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蓝田县蓝桥河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9根系及少量小圆砾,含量约占 510%该层层厚 0.300.8m,层底标高559.61530.23m层卵石(Q42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