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50米接力跑练习与比赛.docx
2页《 4*50 米接力跑与比赛》教学设计台山市都斛镇中心小学 李勤立一、指导思想本课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为依据, 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以及心理形成水平进行教学 由于接力跑是集体性竞赛项目, 故在接力跑——下压式技术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传、 接棒的方法和时机; 知道接力跑的主要规则外; 还应体现它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层面上的教育功能——公平竞争, 参与意识, 团结协作、 信任与责 任意识等等二、教材分析接力跑在田径运动中是唯一的一项集体性竞赛项目它起源演变于: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通讯兵在战场上进行军事联络,报告战况; 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奥运会中将接力跑列为正式项目;沿用至今的奥运项目是 4X100ml 4 X 400m®力在接力跑比赛中, 传、 接棒技术的好坏是影响接力跑成绩的关键, 经常被使用的传接棒方法为上挑式和下压式 本课教学内容为接力跑——下压式技术 下压式是接棒运动员听到信号后, 将接棒的手臂迅速向后伸出, 四指并拢与拇指分开, 掌心向上, 虎朝后 传棒运动员将接力棒由上向前下将接力棒的前端送入接棒人手中当接棒运动员握住接力棒后,传棒运动员立即松手,这种传、接棒方法的优点:接棒后不需要调整接力棒,便于持棒快跑;缺点:接棒人手臂后伸相对紧张,容易掉棒。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多种跑的方法了,具有一定的跑的能力他们善于模仿,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但是,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联系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兴趣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小学生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四、学习目标1、学生了解接力跑的起源、演变,掌握接力跑的常识及规则;能说出传、接棒的时机2、学生在传、接棒时能利用预跑起动进行传、接棒配合3、学生乐意反复练习,与同伴配合协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信任与责任意识五、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同学之间协调配合,用下压式技术完成传、接棒动作教学难点:学生对传、接棒时机的把握六、主要教学方法本堂课在运用讲解、示范、等基本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注重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运用, 以着力营造民主、 平等、 轻松、和谐地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七、主要教学过程1、引起动机:教学常规,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2、激发欲望:设置情景,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假设自己是一名战士在战场上传递军事信息,开始准备活动。
3、 学习体验: 学生组成四个圆圈, 教师解释接力跑的规则及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的方法、要领、注意事项学练下压式传接棒,指挥学生由原地——摆臂——慢跑——中慢跑练习传、 接棒技术; 主要解决: 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及传、接棒时机的把握4、十字接力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实践中来提高每一位同学传接棒的技术,开发学生思维,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5、恢复身心:在音乐背景下,教师与学生拉伸,放松身心,最后,相互交流运动后的体验与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