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教版_七年级上册科学_新版教案(第四章)教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31082002
  • 上传时间:2021-12-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浙教版_七年级上册科学_新版教案(第四章)教材 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3、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 分子概念的形成和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对分子涵义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分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通过某些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来诱发学生的想象,建立分子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方糖,糖粉,水,酒精,空气清新剂,烧杯三个,量筒二个,胶头滴管一个,玻璃棒一根,放大镜一个,一次性针筒二个以上器材每个实验组一套)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请你以植物为例,说明细胞是不 是可以再进行分解?(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等 如果我们对甘蔗进行压榨,可以从中榨出甘蔗汁然后又可以将甘蔗汁分离成蔗糖和水。

      甘蔗汁 来自哪?这个事实能为我们认识细胞提供什么信息?(甘蔗汁是含有蔗糖和水等物质,说明细胞含有 多种的物质 (该问题需要老师引导) 那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课堂小实验]课本中观察蔗糖实验 用放大镜观察方糖或糖粉,你看到了什么?(蔗糖小颗粒) 这些蔗糖小颗粒是否可以再分?(有的说可以,有的可能会说不可以) 可以从糖是甜的,糖水也是甜的引入到蔗糖在水中是以一种称为分子的微粒存在分子这种微粒 是很小的 [新课]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媒体展示] [配音]我们是分子,我们很小,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 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因此,你们用肉眼是看不见我们的,但是借助科学仪器却可以看见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的照片 [放音]这就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的照片。

      照片上的一个白圈表示一个苯分子这是放大20万倍如果用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相比 结论1:分子很小;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 [投影图片](1)一辆空自行车,学生观察自行车后轮胎;(2)一人骑上自行车,学生观察自行车后轮胎 [观察分析]轮胎为何变扁? (分子之间有间隔,受压,间隔变小,所以轮胎变扁 [体会实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或豌豆和大米混合实验 [讲解]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物质有三态变化,都可以从它得到解释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时,物体就发生膨胀,这种间隔在遇冷时减小,物体就发生收缩;如果这种间隔很大,物质就呈气态;如果较小,就呈液态或固态 结论2: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验]喷洒空气清新剂,稍待,闻室内空气的气味 [图片]溴分子的扩散 以上现象说明分子的确不停运动 [实验]液体扩散实验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结论3:分子总是不停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三、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道质量的含义和单位,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和维护方法; 学会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学生体验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体验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 途经,感受实验的严谨和成功的乐趣,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估计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食品包装袋;准备一熟鸡蛋或鸭蛋;调查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调查一斤鸡蛋的个数; 教师:托盘天平,冰冻矿泉水,鸡蛋,壹圆硬币,一瓶牛奶,一杯水,一盒饼干,科学书,铅球,苹果,实物投影,杆秤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学生课余调查反馈(包装袋上的质量和每个鸡蛋的平均质量) 新课过程: 一.质量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1千克有多少个鸡蛋呢?斤不是SI中的单位,千克与.公斤.斤.两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学生继续体验1千克的大小:一铅球的质量是4千克,一苹果的质量约0.15千克,一鸡蛋的质量约0.05千克,某同学的质量约45千克,一头蓝鲸的质量约1.5105千克出示铅球,鸡蛋和苹果) 在SI中,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符号是t :1吨=1000千克; 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符号是g,mg ,1千克=1000克=106毫克学生换算:1.一鸡蛋的质量约0.05千克,即多少克? 2.包装袋上的质量 学生估计物体的质量:科学书,一瓶牛奶,一杯水 二.质量的含义 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就用质量表示。

      质量不是重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物体重多少实际是指物体的质量 学生思考讨论:(,出示实物,创设情景) 1.一包饼干撕开前后质量是否一样? 2. 一枚壹圆硬币在夏天与冬天里质量是否一样? 3.放在桌上与放在水里质量是否一样? 4.一瓶矿泉水冰冻前后质量是否一样? 结论:物体的质量大小由物体本身决定,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继续思考讨论:宇航员在太空处于悬浮状态,他有质量吗? 测量物体的质量需用相应的测量工具 学生反馈: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教师补充) 学生演示:用杆秤称一瓶矿泉水的质量(教师指导)――――引出平衡原理 实验室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出示托盘天平) 三.托盘天平的结构 介绍托盘天平的结构(自下而上,自左而右,自前而后)和各部分作用: 底座,标尺,游码,横梁,平衡螺母(左右),托盘(左右),指针,分度盘,砝码 学生复述:天平的结构――――对照实物 天平也是依靠平衡的原理来测物体质量的―――横梁平衡 四.托盘天平的使用 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要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使用期间应注意: 使用前:应注意天平的测量范围,估计被测物的质量,被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使用时:不能用手摸托盘;不能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必须用镊子轻拿轻放 使用后:把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内,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以免生锈 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边讲边演示 1.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具 体是: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 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作等幅摆动,此时横梁平衡 2.称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 所指的刻度值) 3.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 学生初步操作――――用天平测熟鸡蛋的质量(教师边讲边巡视学生边操作) 小节学生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并作一课的小节 学生完成书后练习―――知识巩固 课后思考: 1.使用天平时,为什么要左物右码? 2.使用天平时,为什么要由大到小加减砝码? 第三节物质的密度(一)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2、知道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会写密度的定义公式,并会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说出密度单位(国际主单位和液体的常用单位),以及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能说出密度的概念,从密度表中掌握有关信息 5、通过习题教学,初步掌握有关密度的简单计算 6、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7、通过学习,感受到物质的客观存在性、物质可认识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学习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密度的概念、单位和测定 2、难点:密度的单位及计算 三、学情分析及点拨 密度是一个表示物质特性,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的物理量,学生在此之前已初步掌握了“质量”与“体积”这两个物理量,已经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所以在此进行密度教学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密度的教学要求不能太高,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的方法,通过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概念;设计来自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1、量筒、天平、铝块 五、教学流程 【新课引入】 怎么鉴别铜铁铝,三种金属。

      除了用颜色、磁铁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新课展开】 1、学生演示实验:P134 活动1演示 纠错的机会,达到复习量筒及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的目的 讲解: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并不相等 2、实验:活动2, 完成下表: 3、讨论:从实验表格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4、密度的概念及计算 1.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用符号表示为:ρ= m/V 公式中ρ—密度,m—质量,V—体积 2.密度的单位:国际制主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 换算关系:1克/厘米3=1103 千克/米3 1千克/米3= 0.001克/厘米3 水的密度=1103 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为1米3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3.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有一定的数值,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4.对于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不同物质间密度大小的比较方法有两种:即当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物质密度大;当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质密度大。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根据密度公式ρ= m/V 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这样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解析] 这样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质量、体积的大小均无关当物质的体积扩大一倍时,其质量也随之扩大一倍,而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