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册音调响度和音色(1课时).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二册音调响度和音色(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2.常识性了解音调的上下是由物体振动频率抉择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常识性了解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二)教具 !!演示用:收录机、录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发声齿轮、塑料硬片(或硬纸片)、铜锣、响铃、队鼓和彩色纸人以及闹钟 !!学生用:梳子、塑料硬片(或硬纸片)、橡皮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收录机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 !!陈述:同学们方才赏识到的是顺耳入耳的歌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常听到一些令为烦燥担心刺耳的噪声同样是乐音,有的音调高,有的音上下;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的用钢琴伴奏,有的用小提琴或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三弦等伴奏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微妙板书课题:其次节音调、响度和音色) 二、举行新课 1.音调 !!(1)陈述: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方才同学们听到的一首合唱歌曲,高音部的音调高,低音部的音调低,我们把"声音的上下叫做音调"(教师板书)。
2)演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一位学生上台查看在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报告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学生留神查看,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上下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引导学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陈述:"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教师板书)由演示得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抉择,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教师板书)!!(3)学生随堂测验: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快慢不同地划过,请同学们留神查看,塑料硬片快划时和慢划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哪个高?哪个振动的频率大?哪个振动的频率小?进一步熟悉音高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抉择的4)学生随堂测验:学生利用橡皮盘做课本图3-9的测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抉择"的熟悉5)读图: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的图3-10,读后教师作简要解释,然后问:为什么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觉察时,猫、狗就已经警觉地听到了?(学生可自由举手发言,然后教师小结学生发言,并作明确解答,扩展学识,活跃思维。
)2.响度(1)演示!!小扣队鼓,请同学听发出的声音,并查看鼓皮上彩色纸人的跳动处境,跳动缓慢,犹如轻歌曼舞;敲击由轻逐步加重,再听声音大小的变化,并查看纸人跳动的变化,跳动由慢到快,犹如从轻歌曼舞过渡到狂欢引导学生分析说出:鼓皮振动的振幅大,声音大;振动的振幅小,声音小教师陈述:我们把"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教师板书)!!(2)拿出闹钟让同学们听前排同学可以明显地听见闹钟滴答的声音,后面几排的同学几乎听不见说明: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教师板书)!!(3)读图: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图3-12,看后说出为了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可以采用哪些手段然后请同学们从实际生活中举出一些增大响度的手段课后请同学们彼此比一比,看谁举得多,又举得恰当3.音色(1)陈述!!除以上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板书: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接着,在讲桌下(不让学生望见)敲响铜锣、摇动响铃,请同学们说出所听到的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断定学生都能说正确),那么你们是凭什么辨识出来的呢?当同学们带着疑问的眼光望着老师时,教师实时指出:在音调、响度都一致时,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这就是音色。
教师板书)!!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辨识是谁的声音的同一个人的音色,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饮食、起居和本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变化 三、归纳小结本课内容 !!本课学习了乐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恰当的乐音给人以精神上的调理,艺术上的享受,鼓舞人们发愤向上通过本课学习,梦想同学们知道: !!1.什么是音调?音调是由什么因素抉择?!!2.什么是响度?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3.人们能辨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音的哪一个特征? 四、布置作业 !!课后专心阅读课文、留神不要死记硬背课文中的名词,要提防理解 !!看一看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同学们可以三三两两的举行探讨,还可以找教师探讨四)说明!!1.新课引入时,假设没有恰当的合唱歌曲磁带,可请两位同学或老师跟一位同学一起同唱一首歌新课引入没有确定的模式,要根据材料、学校测验设备、学生实际等条件,用不同的形式高明地引入,留神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跟该堂课要学习的内容精细地联系起来2.关于响度跟振动的振幅的关系,除了以上所述的测验外,在纸盆喇叭上放置乒乓球,变更音量大小;用敲击音叉将盛在盘内的水溅出等测验都可以查看,效果也很好。
但在测验时要留神可见度,假设可见度不佳,可请后面的同学上讲台来自己做,做后大声地报告全班同学3.本课物理名词较多,对于刚上物理不久的初二学生来说要完全理解是困难的,课内教师在这些名词上不必多费唇舌,要把握住本课的教学目的这些名词在实际生活中和今后高中物理课的学习中,还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这些名词的解释,不要给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否那么将适得其反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