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然清新明白如话.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9301436
  • 上传时间:2023-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然清新 明白如话——浅析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08春汉语言文学(本科) 龚红宇内容提要:李清照的创作以词最为出众,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李词以口语入词,自然清新,明白如话,常用通俗质朴的语言对景物进行白描,善于用日常口语叙事,擅长用民间流行的家常话、口头语描摹人物的心理但李清照的口语入词并非信手拈来,随意采用,而是既重视汲取民间口头语言的营养,又十分重视口语的加工提炼,常常根据塑造形象,抒情表意的需要,创造出许多奇绝不凡、清妙绝伦的句子,而且使词作的语言充满了色彩感和声音感李清照的词作独树一帜,形成了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易安体”,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李清照 语言艺术 口语 句法 音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以诗词创作闻名于世,在灿若繁星的古代作家群中,她是一颗放射出奇光异彩的璀璨明星,受到历代人们的仰慕和敬佩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诗词文赋皆有建树,书画音律精通谙熟,对于金石考证亦有很高造诣,这样多才多艺的女作家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她的创作以词最为出众,富于独创,世称“擅名闺阁”“词采第一”,而清人李调元则认为李清照“不徒俯视巾帼,直须压倒须眉”(《雨村词话》),宋代赵卫彦在《云麓漫钞》中说:“李氏自号易安居士,赵明诚德夫之室,李文叔女,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

      小词多脍炙人口,已版行于世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当与秦七(秦观)黄九(黄庭坚)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清人陈世焜认为:“李易安风神气格,冠绝一时,直欲与白石老仙相鼓吹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绝前后者《云韶集》)清人沈增植在《菌阁琐谈》中从易安词的影响总结其艺术特色:“易安跌宕昭彰,气调极类少游,刻挚且兼山谷……自明以来,堕情者醉其芳馨,飞想者赏其神骏易安有灵,后者当许为知己李清照作品的艺术成就,连那些对她持非议态度的宋代学者,也不能不表示赞许:“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王灼《碧鸡漫志》)李清照的创作无愧于这些评价她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取得了这一词派的最高成就李清照词作的语言,不事粉饰,不假雕琢,自然清新,明白如话,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与她所摄取的语言材料的特色和她运用语言的方法是分不开的一、李词以口语入词,自然清新,明白如话口语入词,是李清照语言的一个明显特征她词作中的许多词汇都采自当时人们口头上活的语言,带着新鲜的生活露珠和生动朴素的气息,读来使人感到明白晓畅,又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隽永之感。

      1.常常用通俗质朴的语言对景物进行白描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怨王孙》)作者以亲切清新的笔触,写出暮秋湖上水光山色的优美人迷人,表现了她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此句湖面上已无夏日那种“十里荷花”盛景,和“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情致,但词人睹此情形,丝毫没有惆怅、悲凉之感,而是觉得枯老的荷叶和饱满的莲房,也一样给人以欢愉更何况还有临近岸边的苹花汀草,似经过清露泼洗过一番,清爽,葱俊这里用“洗”字,既把秋天肃爽、静朗的特征勾划出来,也把词人不同一般的阔大胸襟给表现了出来词人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生命和感情,由此见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前的作品写女主人早春思念丈夫,盼望早日归来共度今春的迫切心情晚秋的湖光山色,早春的青草嫩梅,简单数笔跃然纸上情景相间,以景托情意境开朗感情真朴,与易安写离情别绪的词相比,迥异其趣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菩萨蛮》)此词为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上片写黄昏后的室内外的景象,及永夜思念家乡的情景下片写拂晓室内外的景象和女主人难以看到梅花的惆怅,不言愁而愁自见不假雕饰,意境幽远。

      此句白描手法与素称“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幅云残雪飘的画图,一个寂寞惆怅的女词人便凸现在读者面前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草际鸣蛩》)这首词作既写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又抒写了自己的情怀整首词作幻想与现实相结合,天上人间遥相呼应,充分展示了女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阔大胸襟此句用排比的句式集中描绘了宇宙天体的瞬息万变,由此使人想到人间的世事无常,聚少离多,对意境的创造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得作品有了一种音乐节奏的美感整首词写尽天上人间的离情别恨,仿佛年年月月永无穷尽,凄恻动人!惯于用典的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行香子· 放三山作》中有一句“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即是由此脱胎而来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转调满庭芳》)直白如话,尤如小儿习作文章,被易安用得妥贴恰当,清丽生辉,在今人读来自然浅显,隽秀脱俗还有如“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重《南歌子》)更是如民间歌谣,描绘出的却是星河倒转,夜幕低垂的宏大气象星河转”谓银河转动,一“转”字说明时间流动,如果是只看一眼,很难发现银河流转,只有时间很长才可以感觉到银河在转人能关心至此,则其中长夜无眠可知。

      帘幕垂”言闺房中密帘遮护帘幕“垂”而已,闺中人情事如何,尚未可知星河转”而冠以“天上”,是寻常言语,“帘幕垂”表说是“人间”的,却显不同寻常天上、人间”对举,就有“人天远隔”的含意,分量顿时沉重起来,似乎其中有沉哀欲诉,词一起笔就先声夺人此词直述夫妻死别之悲怆,字面上虽似平静无波,内中则暗流汹涌2.善于用日常口语叙事……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小词写的是词人一次郊游归途中匆忙间“误入藕花深处”的事,全篇只有33个字,叙述却很完整,简约,口语化的叙事读来琅琅上口,自然明了,词人心中的无比喜悦由此可见,青年时期李清照的生活由自己意愿而定,美满尽兴为终极追求目标,人生潇洒,情趣率真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 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典型的生活细节用极其普通的生活化语言写来道出了思妇愁苦的心境,百趣皆无的情境便维妙维肖金樽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庆清朝慢·禁幄低张》)这首长调赏花词,是写在牡丹盛开之时,明光宫苑之处,词人与同游者对花倾觞,自朝至暮直到秉烛,兴致未减;说尽了暮春三月、牡丹娇媚,也点出了赏花人的心境。

      笔调生动,风格含蓄寥寥数语,将人们通宵达旦秉烛宴饮,游园赏花的喧嚣热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词人蕴含着几多“借酒浇愁”的豪情,读者尽可以细细品尝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摊破浣溪纱·病起萧萧两鬓华》)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煎汤服药,忌饮清茶,心情愁苦异常却丝毫不见愁苦之词,只觉如数家常,娓娓道来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这首词所作年代不详,但从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来看,似为流落江南后所作词人连用三个“旧”字于无意之间构成层层递进,“只有,不似”构成强烈转折,旧时情怀一去不回突出身世之感,故国之思,用词直白,意味深长这是一句极寻常的口语,唯有身历沧桑之变者才能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许多感情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句的“旧家时”也就是“旧时”秋凉天气如旧,金翠罗衣如旧,穿这罗衣的人也是由从前生活过来的旧人,只有人的“情怀”不似旧时了!寻常言语,反复诵读,只觉字字悲咽以寻常言语入词,字字句句锻炼精巧,日常口语和谐入诗这首词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蝶恋花·暖风晴雨初破冻》)这是一首思妇词,抒写春日来临之际独守空闺的愁苦,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愁本无形,却言“抱”,思妇愁思千转郁结于胸的难言苦楚突出显示出来,而“弄”字出神入化地将思妇神不守舍又虔诚至笃的内心状态形象地展示出来这两句写得极为细致、生动,看似毫不经意,却比任何言语更能传情清代词人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称此二句为“入神之句”3.擅长用民间流行的家常话、口头语描摹人物的心理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由于直白率真,这首词竟被近人赵万里指为伪作:词意显浅,亦不似他作但这首词的词风明丽婉约,其刻画生活的细腻程度,描绘心理活动的逼真及提炼口语入词的能力无人能及此句中一个“奴”字是古代女子的自称,用在这里却蕴含着千般的风情,万种的娇羞,仿佛看到一个闭月羞花的女子以花饰人,又怕被开放的春花夺去情郎的注意,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真叫人叹为观止眼波才动被人猜《浣溪纱·绣面芙蓉一笑开》)写真写意紧密结合,少女的流眄不但让我们看到了她那两池秋水般深情的眼睛里流转的目光,更透露出她极力掩饰却又掩饰不住的欢悦与激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这眼波的一流一动,可以窥见热恋中少女全部的心理活动。

      词人将少女炽热的恋情,娇憨的羞情和乍露急止怕人猜疑的特殊敏感一起融入了转瞬即变的目光流动中,从而揭示了少女丰富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用的却是明白如话的口语,毫无做作之意,历代词评家对此句极为赞赏,均以此为“本色语”用得妙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这三句表现了词人愁苦郁闷的心情,或故国之思或丧夫之痛,无限的身世之感却用家常口语说出,更具撼人力量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落日熔金》)国破家亡,辗转飘流,女词人晚年极为凄凉这里以景写哀,字字透血泪,声声含悲音帘外热闹非凡,帘内的女词人却在咀嚼国破家亡的苦涩悲凉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在他的《徂谈词》中说: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此词用口语,寻常语度入音律,却收到了“震聋发聩”的效果,别有一番朴实自然,亲切感人的韵味易安以口语描摹人物心理,“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金粟词话》)口出家常言,境界动心魄!口语入词,并非易事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他用语通俗明畅,但由于缺乏提炼,造成词语尘下,宋时与后代均有人对此提出批评:词格固不高。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在宋代词坛雕琢词藻,考究用典的风气盛行之时,李清照成功提炼口语入词,引起了文坛上的广泛注意,也常常受到后人的称赏易安体”由此而来,她的口语入词,在宋代词坛,直到元明的曲坛都有极大影响二、李词以口语入词,句法创新,奇绝不凡口语入词,使李清照的词自然清新,明白如话,成就了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但李清照的口语入词并非信手拈来,随意采用,而是既重视汲取民间口头语言的营养,又十分重视口语的加工提炼,这样进入她作品中的语言就变得清新雅洁,精炼生动,带上了艺术语言的特色李清照的词常常根据塑造形象,抒情表意的需要,创造出许多奇绝不凡,清妙绝伦的句子,这些奇句虽是刻意创造出来的,却都清新自然,毫无人工雕饰的痕迹1.句法奇创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个“瘦”字, 融情语景语于一炉,造出了凄苦绝伦的境界以致于元人伊士珍在《琅环记》中记述道: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不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用字之绝妙由此可见。

      宠柳娇花寒食尽”《念奴娇·萧条庭院》历来被誉为新丽之甚的奇句,定语新奇绝妙,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