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生物19影响没活性的实验讲练中图版必修1.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哈****
  • 文档编号:214760120
  • 上传时间:2021-11-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19:“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分析【课标要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考向瞭望】以曲线、图表及实验设计题形式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知识梳理】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原理解读1、 2、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 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 判断酶的活性二)实验设计思路(三)实验设计程序 (四)实验的变量分析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温度淀粉分解量的多少(用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深浅表示)淀粉和淀粉酶的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一)原理解读:1、 2、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氧气的生成量,可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燃烧的情况来检验氧气生成量的多少二)实验设计程序:取n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用盐酸或NaOH溶液调整出不同的pH(如5.5、6.0、6.5、7.0、7.5、8.0、8.5、9.0)→分别滴加等量的同种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来检验氧气的生成情况三、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一)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二)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1、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催化底物A参加反应2、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催化底物A参加反应三)影响酶活性的曲线: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催化作用将减弱2、在最适pH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pH,酶的催化作用都将减弱3、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4、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四)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2、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思考感悟】在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在酶与反应底物接触前就应该用相应的自变量处理酶和反应底物基础训练】1、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其催化活性可用如下方法测定:用打孔器将滤纸制成小圆片,浸泡在含酶的过氧化氢缓冲液中,实验开始时,小圆片沉降在溶液底部,但后来会浮出液面,记录小圆片上浮时间,用时间的倒数来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

      为研究底物浓度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重复进行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小圆滤纸片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开始上浮的原因是H2O2分解产生O2,O2形成的气泡推动小圆片上浮2)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用缓冲液的目的是维持pH稳定,保持酶的活性3)据图中曲线描述底物浓度与过氧化酶催化活性间的关系随底物浓度的增大酶活性变大,到一定浓度后,酶的活性不再继续增大4)当底物浓度超过140molL-1时,反应速率不再加快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5)若要研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由底物浓度调整为温度,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各组实验的其他条件应保持一致2、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mL),甲试管又加入2mL唾液,两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保持10min后取出,各加入0.5mL碘液,振荡,发现只有乙试管中呈现蓝色反应此同学的实验程序中有一错误,请指出( C )A、乙试管应低温或室温 B、乙试管应加胃液C、乙试管应加入与唾液等量的清水 D、应再加一支试管,内加些酸或碱3、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B )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应 B、防止胃液的消化作用C、经唾液的消化作用后即可迅速起作用 D、使其中各种酶缓慢地释放【高考模拟】4、(2008广东生物6)关于蛋白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蛋白酶是蛋白质 B、蛋白酶可以作为药品治疗某些疾病C、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D、利用酶工程可以提高蛋白酶的稳定性5、(2008上海生物13)β—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

      这表明,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B )A、高效性 B、专一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