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视觉障碍特殊教育概论 教学课件.ppt
89页1 第七章 视觉障碍儿童第一节 视觉障碍儿童概述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2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一、视觉障碍的概念n(一)视力与视觉n1.视力n(1)含义n一般意义:视力指“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n视力即视敏度或称视觉敏锐度,是指眼睛视网膜的敏锐程度,尤其是指视网膜上黄斑中央凹分辨两个光点的敏锐程度n视力包括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2)影响视力的因素n 成像位置 n 照明度 n 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 n 眼的适应状态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2.视觉n视觉则指“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性的感觉,视觉对物体空间属性如大小、远近等的区分,起着重要的作用,视觉是整个视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3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视觉与视力的区分在于:视觉是视感觉和视知觉的总和,是包含了心理加工过程的视功能;视觉可以包括视力,视力则不能涵盖视觉4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8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二)视觉障碍的概念n视觉障碍又称视觉缺陷、视力残疾我国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规定: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n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9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二、视觉障碍的鉴定与分类n(一)视觉障碍的鉴定n儿童视力是否正常,需要经过中心视力和视野的检查 1011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1213141516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二)视觉障碍的分类 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低视力三级≥0.05-<0.1四级≥0.1-<0.317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注:n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n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n3.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18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三、视力障碍的出现率n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资料推算,我国8296万残疾人中,视觉残疾人为123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4.86%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在校接受教育的视觉障碍儿童、青少年(6——16岁)有41520人。
19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四、视觉障碍产生的原因n屈光不正n结构性视觉障碍 n大脑皮质性视觉障碍 20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21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22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案例1、有一个先天盲童在学习中遇到“云”时与老师的对话:n“云是什么?”老师问n“云是有腿有脚的东西”盲生答n“你怎么知道云有腿有脚?”n“我听人说云会在天上走我们走动用腿脚,云在天上走不也用腿脚吗?”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案例2、《小草和我》作者周嘉堤(盲诗人)n鲜花在我梦中变得模糊,n如今花瓣的形状我都记不清楚,n我后悔当初没有看个够n以至留念起早已消失的花圃n我从记忆中发掘,n绿油油的小草长在记忆深处,n我曾经在山冈上轻抚过它,n它纤弱而内涵丰富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这小草给了启示,n远远的,就象绿色的雾;n它在贫瘠的土地上蓬勃生长,n不断积累看不见的财富n于是我懂得了生存的意义n甘愿做小草一株,n虽然被大自然缤纷的色彩淹没,n连在一起的却是诗人赞美的绿23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n五、视觉障碍儿童的特征n 感知活动特点n 语言和思维特点 n个性特点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n一、教育安置一、教育安置n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是根据视觉障碍的程度及其已具备的能力进行安置的。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n教育安置考虑因素:教育安置考虑因素:n视觉障碍的程度;n儿童的年龄;n视觉障碍出现的年龄;n智力程度;n学业成就水平; n对视觉障碍的心理适应;n定向行走的能力;n有无其他障碍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n教育部1994年7月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规定,盲和低视力的残疾儿童少年是随班就读的对象之一因此,我国现行的视觉障碍学生教育安置有随班就读、特随班就读、特殊班殊班和盲校或低视力学校盲校或低视力学校等形式n例如: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委于1997年8月在《关于在本市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优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3的儿童少年可以纳入随班就读范围n教育部教育部规定:盲校学制为九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一般与当地普通小学相同,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放宽盲校每班班额以8—12人为宜,如有视力残疾兼多重残疾学生,班级人数可适当降低盲校对盲生和低视力学生应当实行分类教学为低视力学生举办低视力班,对于人数不足以编班的低视力学生,可以和盲生混合编班,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同班分类教学n二、课程n(一)盲校课程n1.培养目标n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 n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n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n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依法维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n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n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n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n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n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n2.课程设置原则n(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n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坚持视力残疾儿童教育与普通儿童教育共性的同时,从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调整教育内容、课时数,以达到与普通学校相应的目标,促进视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n(2)继承、借鉴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n结合国情、总结并继承我国各地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成功经验,立足全面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和补偿缺陷、加强劳动教育、强调适应社会;借鉴与吸收国外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有益经验,力求教育与医疗、教育与康复、教育与训练、教育与心理等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n(3)面向全体与照顾差异相结合的原则n从多数视力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出发,合理均衡地设置课程,同时针对视力残疾儿童个体间差异,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实际以及学生的特殊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力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n(4)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n依据视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低年级以综合课程为主,高年级以分科课程为主,同时做好各年级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过渡n3.盲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结构n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视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与学校安排课程两部分,以国家安排课程为主,地方、学校安排课程为辅;既开设普通学校的一般性课程,也设置必要的特殊性课程课程内容涉及:人文与社会、语言与文学、体育与健康、数学、科学、艺术、技术、康复、综合实践活动等九个学习领域 n4.义务教育阶段盲校课程设置n低、中年级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年级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开设思想品德(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高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三年级开始)、体育与健康、艺术(或分科选择音乐、美工)、科学(高年级或分科选择生物、物理、化学)、历史与社会(或分科选择历史、地理)、康复康复(低年级开设综合康复,低、中年级开设定向行走定向行走,中、高年级开设社会适应)、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一 二三 四 五六七八九%课 程 门 类品德与生活22 6.3品德与社会 2222 思想品德 222历史与社会*历史 2223.5地理 22 科学*科学 2222 7.8生物 22 物理 33化学 4语 文77666555518.3数 学55555566616.9周课时年级课程课程门类外 语 22244447.8体育与健康2222222226.3艺术*美工22222211110.6音乐222222111康复综合康复321 7.4定向行走111222 社会适应 111111信息技术应用11111111115.1综合实践活动122333211学校课程222222211周总课数(节)28 28 30323233333434284学年总时(节)98098010501120112011551155119011229872n(二)随班就读课程n随班就读视觉障碍儿童的课程与普通教育的课程一致,从小学到高中都应当按照国家和地区规定的相应课程进行教授如果随班就读学生有特别的需要,学校可以提供特别帮助。
n三、教学策略n(一)采用印刷体和盲文交流n有些视觉障碍孩子可以同时学习印刷体和盲文他们在这两种学习形态中学习阅读技能和词的辨认策略用印刷体还是盲文,需要教师和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形态之后再决定• 英文字母盲文英文字母盲文汉语拼音盲文汉语拼音盲文盲文书写器盲文书写器盲文打字机盲文打字机n(二)听读法:利用有声读物代替盲文书籍和大字课本n(三)多重感官刺激法:充分发挥残余视力、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功能n(四)凸线图示法:将视觉感受途径转换为触觉感受途径,将平面图形、图表、图案经过特殊加工处理,变为通过触觉可以感知的凸起图形n(五)类比法:运用已经熟悉的或用其他感觉能够感受的类似事物,进行比较推理来认识新事物n四、技术n(一)定向行走n视觉障碍儿童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限制,就是如何在环境中确定方位与行走对于视力障碍儿童本人来说,迫使他们产生依赖感并引起人格和社会问题的,往往包含行走的困难为了提高行走技能,定向与行走必须成为视觉障碍儿童课程计划的一部分n定向行走,简单地说,包括理解所在环境的方位并在环境中安全而独立地移动身体的能力n1.定向定向n定向技能是指视力残疾人确定在环境中的位置、判断方向的能力。
定向n定向方法定向方法n§方向辨别方向辨别n§阳光定向法阳光定向法n§简单内时钟定向法简单内时钟定向法n§外时钟定向法外时钟定向法n§六点盲文定位法六点盲文定位法n§线索定向法(声音、气味、气流、)线索定向法(声音、气味、气流、)n§路标定向法路标定向法n§触觉地图触觉地图n§心理地图心理地图n§建筑物定向法建筑物定向法n§街道门牌编号系统定向法街道门牌编号系统定向法n2.行走n行走则是安全、有效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移动n主要分为导盲随行、独行和使用盲杖三种方式n§随行技巧随行技巧随行??n随行技巧随行技巧n§接触技巧n§抓握技巧n§站位与随行技巧n§一人导多盲技巧n§换边技巧n§向后转技巧n§通过狭窄通道技巧n§进出门技巧n§上下楼梯技巧n§落座技巧n§接受和拒绝技巧n§独行技巧独行技巧独行n独行技巧独行技巧n§上部保护技巧n§下部保护n§顺墙行走n§沿物慢行n§垂直定位n§穿越空间n§寻找失落物体n§请求帮助n§上下台阶n§盲杖盲杖盲杖选择盲杖使用n盲杖使用盲杖使用n§斜握法n§直握法n§斜杖而行n§持杖沿边缘线行走n§盲杖触地辨别n§盲杖探索障碍物n§持杖进出门n§左右点地式行走n§三点式触地行走n§持杖上下台阶n§携杖上下滚梯n§携杖置杖n§短杖技术n(二)辅助技术n§视觉文字阅读器n§银幕阅读器n§布莱尔盲文凸字印刷机n§屏幕放大和导航系统n§闭路电视电动盲文刻印机电动盲文刻印机 盲文复印机盲文复印机n第七章第七章 视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 n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n1.视觉障碍视觉障碍n2.视野视野n3.布莱尔盲文布莱尔盲文n二、简答二、简答n1.试分析视障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干预的重要性。
试分析视障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干预的重要性n2.如何理解视觉障碍儿童的定义?如何理解视觉障碍儿童的定义?n三、论述三、论述n1.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教学策略有哪些?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教学策略有哪些?n2.视觉障碍儿童进行随班就读安置需要什么辅助内容?视觉障碍儿童进行随班就读安置需要什么辅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