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docx
13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问总结( 6-8 章)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一、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 透镜;主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点叫做透镜的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虚焦 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凹透镜的焦距;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 显;3、透镜的辨论方法〔1〕 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这些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2〕 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3〕 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二、凸透镜成像1、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 间;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名师归纳总结 2、当物距等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 倍焦距;第 1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3、当物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时, 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像距大于 2 倍焦距;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距大于 1 倍焦距;5、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 同侧;使用时应使物体尽量远离透镜, 但物距不得超过 一倍焦距;6. 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大;物与物距成正比,像与像距成正比;7. 焦点处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8.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中,要调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使它们的中 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三、生活中的透镜1、幻灯机与投影仪:幻灯片或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 离为像距;原理:当物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大于物距;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 幻灯片必需倒放; 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 应当使凸透镜与幻灯片或投影片的距离减小,同时使屏幕远离透镜, 即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转变光的传播方向;2、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究竟 片的距离为像距;原理: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 之间;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减小物距、加大像距,即照相机离景物近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3、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4、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 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楚;四、眼睛和眼镜 1、眼睛:眼睛相当于照相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 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眼睛中的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 屏幕;原理: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 之间;眼睛通过睫状肌来转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 当晶状体最扁平常, 眼睛能看清最远点, 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 当晶状体最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 25cm.;2、近视眼: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 到矫正;3、远视眼: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 镜)可以得到矫正;25cm,配载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25cm,配载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眼镜(老花4、眼镜的度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的,凸透镜的度数是正的;凸透镜越厚,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凹透镜中心越薄,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度数 =100/f 〔f为焦距,单位:米 〕 第七章 运动和力 一、力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作用叫做力;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当争论某一个力时, 肯定涉及两个物体, 一个是施力物 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2、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一般用字母 F 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在手中两个较小的鸡蛋对手的压力约1N;一名中同学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4、力的作用成效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运动状态转变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方向转变、运动快慢转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成效;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 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叫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 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二、力的测量 1、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盘、指针、外壳等;2、测力计的原理:在肯定范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 越大;(或者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跟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3、测力计的使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1〕 、测量前要观看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登记数值;〔2〕 、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3〕 、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取哪条刻度线的值;〔4〕 、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否就会损坏测力计;三、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匀称、 外形规章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样的线叫做重垂线;3、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质量的比是一个定值,一般取 9.8N/kg ,读作“9.8 牛每千克” ,用 g 表示,即 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4、重力的运算公式: G=mg 四、同始终线上二力的合成 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成效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 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假如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2、同始终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假如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为二力之和;假如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大小为二力之差;3、留意:同始终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必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合力为0;大小不等时,合力肯定小于较大的力,可能大于较小的力,也可能小于较小的力;五、二力平稳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1、平稳: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稳;平稳力:平稳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稳力;二力平稳:假如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稳状态,这种情形叫做二力平稳;2、二力平稳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 用在同始终线上,即合力为零;六、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阻碍相对滑 动的现象,叫做滑动摩擦;2、滑动摩擦力: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3、与滑动摩擦力大小有关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4、静摩擦: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静摩擦产生的条件 是:相互接触, 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 反;5、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6、增大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更加粗糙( 2)增大压力;7、减小摩擦的方法:〔1〕 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2〕 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也可以减小摩擦;七、运动和力的关系 1、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2、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肯定律,也成为惯性定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3、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缘由;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 量打算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外形、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 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5、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分: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惯性是物体本身 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一、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成效是使物体发生 形变;2、压力的作用成效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成效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 作用成效越显著;3、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用符号 比较压力的作用成效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4、压强的运算公式及单位:p 表示;压强是为了公式: p=F/s ,p 表示压强, F 表示压力, 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 N,面积的单位是m 2,压强的单位是 N/m 2,读作“ 牛每平方米” ,物理学中将压强的单位叫做帕斯卡, 简称帕, 符号 Pa;1Pa=1N/m 2〔 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 20Pa〕 5、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二、液体内部的压强名师归纳总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