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doc
5页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备课人:李燕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内容例1及练习一第一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 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并且知道 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3. 了解中国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教学重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计数单位教学关键: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 小组读数比赛8257 2006 7900 3040 学生总结方法:读数时从左往右读,数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2. 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出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这些数据你会读吗?(如有同学举手要读,请两三位同学试着读读,老师不评价读得对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设计意图】复习已有的知识,感受生活中比万大的数。
为迁移到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做铺垫二、探究新知: 1.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1)复习“万”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一直拨到九千提问: 同学们,能不能再在千位上拨一个珠子?(不能)那怎么办?九千加上一千是多少?(一万)师:千位满十,应该向万位进一,所以我们应该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也就是说,几个一千是一万?(10个)(板书:万)师:我们学校大约2500人,大家想象一万人站在一起是什么场面感受万有多大) (2)认识“十万”师生一起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十万)万满十进一,产生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也就是说10个一万是多少?(十万)(板书:十万)(学生想象十万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场面,感受十万有多大3)认识“百万” 同样的方法,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十万十万地数,认识“百万”,知道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百万)(学生想象一百万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场面,感受一百万有多大4)认识“千万” 同桌互相讨论,用类推的方法,认识“千万”知道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千万)让学生想象一千万有多大 (5)认识“亿”通过独立思考,用类推的方法,认识“亿”。
知道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亿)通过书上第4页“做一做”第二题中的两个例子,让学生体会一亿有多大同学们,那10个一亿是多少呢?(十亿)10个十亿又是多少呢?(让学生明白还有无穷多个计数单位)2. 学习计数单位刚才我们所认识的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是指计算物体个数的单位一”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不同的数位,计数单位也不同如:3写在个位,表示3个一,“3”写在十万位,表示3个十万3.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并学会应用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板书,我们刚已经学过这么多的计数单位,我们一起说一说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同桌互相合作,完成老师给你们的表格出示:小黑板)( )个一是十( )个十是一百( )个一百是一千( )个一千是一万( )个一万是十万( )个十万是一百万(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个一千万是一亿结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练习:( )个一百是一万 ( )个一千是一亿 ( )个一万是一千万4. 认识新的数位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分别在数位顺序表中的什么数位上?今天我们认识的“十万”“百万”“千万”“亿”呢?它们分别又是在什么数位上呢?(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5. 学习数级,熟记数位顺序表(1)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页,仔细比较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和老师黑板上的有什么不同?真是火眼金睛,马上就发现了,书上的表中多了数级。
下面就由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四位分级计数法从右往左四位分为一级,第一级是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第二级是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第三级是亿级老师边介绍边板书)(2)读、记数位顺序表 从右边起,第5位是什么数位?第7位呢?第9位呢?(3)同桌互相提问并回答【设计意图】利用计数器上动态拨珠过程,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揭示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直观形象的素材,使学生想象感受1亿有多大三、巩固练习书上第4页“做一做”第一题数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四、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一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步认识亿以内的数 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提供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一素材,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尤其对亿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