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第三节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学案中图版必修3.doc
11页1第三节第三节 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情景导入一个过敏体质的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表现课标导航课程标准1.理解过敏反应2.知道自身免疫病3.理解免疫缺陷病关键术语过敏原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基础梳理1.过敏反应(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2)特点:发作_迅速、反应强烈;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机理①过敏原首次进入人体,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 B 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②抗体吸附在靶细胞的表面使其呈致敏状态③当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时,刺激致敏靶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过敏反应4)防治: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与过敏原接触2.自身免疫病2(1)含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和器官发生免疫反应,造成损伤并出现炎症2)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溶血性贫血、重症肌无力等3)风湿性心脏病发病机理:酿脓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决定簇,与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
当人体感染了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了损伤,使人得了风湿性心脏病[思维激活 1]什么叫过敏原,它有什么特点?提示 能导致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它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如青霉素、花粉、牛奶、海鲜等对有些人来说是过敏原合作探究1.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比较内容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过敏原抗原反应时机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反应结果使致敏靶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特别提醒①抗原与过敏原:过敏原具个体差异性,而抗原不具个体差异性②过敏反应必须是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第一次接触不会发生过敏反应③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抗体的分布位置不同 [巩固 1]体液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表现在( )①作用的机理和方式 ②分布位置 ③作用的结果④化学性质 ⑤所产生的细胞 ⑥作用对象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②⑤解析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都是由效应 B 淋巴细胞产生的,其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它们的作用机理和方式也相同,都是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免疫反应。
它们的区别在于产生的抗体分布位置、作用对象和作用结果不同3答案 C免疫缺陷病基础梳理1.概念: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2.种类(1)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由于先天性因素或遗传性因素引起的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2)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①概念:由于各种后天因素(如病毒感染、肿瘤、药物等)引起的免疫缺陷大多数免疫缺陷疾病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②典型实例:艾滋病3.艾滋病(1)病因:HIV 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异性地侵犯 T 淋巴细胞,使其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2)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共用污染的注射器、输入含有 HIV 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妊娠、分娩、哺乳等途径3)预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洁身自爱、不吸毒、遵守性道德、不接受被污染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不接受不洁针头的注射和皮下穿刺等[思维激活 2]为什么同样为艾滋病,但死亡的原因却不同?提示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全部丧失,患者往往死于各种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合作探究1.艾滋病的传播与防治(1)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种途径。
2)治疗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有效的保护性疫苗但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 HIV 病毒的复制,在很大程序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绝大多数感染者要经过五到十年时间才发展成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的2~3 年内死亡3)预防措施①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根本措施②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病毒、性病的危险③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④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⑤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4⑥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⑦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区别类型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高过高过低发病机理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致敏靶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而引起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了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举例花粉、室内尘土、青霉素、奎宁等引起的过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巩固 2]卫生部 2010 年 12 月通报了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1~10 月报告的且已开展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的感染者中,吸毒人群占 37.0%,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占 5.1%,性传播人群占28.0%,母婴传播占 1.4%。
另有资料表明:艾滋病 90%以上发生于 50 岁以下的人群,而这里面又主要发生在两个年龄组,即成人组和婴幼儿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B.吸毒人群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D.扎耳朵眼、补牙时所用器具不消毒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解析 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由题中信息可知,艾滋病传播的常见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吸毒人群注射毒品、扎耳朵眼、补牙等过程中都可能通过血液传播而感染艾滋病,故 D 说法错误答案 D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例 1】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5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思维导图解析 依题意可知,重症肌无力应属于自身免疫病,故 B 项错误由于体内存在的某种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降低甚至丧失,所以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但不影响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故 C、D 项错误,A 项正确。
答案 A反思总结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时机患病前的预防免疫预防方法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时机患病后的治疗免疫治疗方法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细胞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免疫失调病的致病原理【例 2】如图表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6(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2)b 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c 细胞称为____________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被图中________(填图中代号)细胞特异性识别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则会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病如果抗原为过敏原,则 d 分布在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______________细胞引起的思维导图解析 (1)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可以判断,这是一个由抗体发挥作用的体液免疫过程。
因为最终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由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后的细胞产生的2)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增殖分化为效应 B 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3)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可以保持对抗原的长期记忆,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体内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作出识别,激发二次免疫,快速消灭抗原4)如果因为特殊原因而使得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组织或器官,这种免疫失调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5)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 T 淋巴细胞将移植的器官作为抗原攻击的结果答案 (1)体液 (2)效应 B 淋巴细胞 记忆细胞 (3)c(4)自身免疫 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5)T 淋巴1.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7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C.骨髓瘤细胞与 B 淋巴细胞融合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解析 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是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过程;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属于特异性免疫;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只有骨髓瘤细胞与 B 淋巴细胞融合不属于免疫答案 C2.有一种疾病称为“重症肌无力” ,病人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转化效率低下、肌肉收缩无力,其发病机理与哪种病最为相似( )。
A.系统性红斑狼疮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过敏反应D.感染引起的关节炎解析 由题意知,该病的特点是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器官,可将其归属于自身免疫病感染引起的关节炎不属自身免疫病答案 A3.根据下列免疫细胞来源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分析可知: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其中①为________;当它遇到抗原刺激后会立刻增殖分化形成③____________________,并产生大量的________,与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增殖能力,并形成沉淀等,由吞噬细胞予以清除2)艾滋病是由 HIV 引起的,HIV 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________(填图中编号)大量死亡因为该种细胞在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艾滋病患者几乎丧失了全部免疫能力3)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经历欧洲 1918 年大流感的幸存者至今仍对当时那一类流感病毒具有免疫力免疫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幸存者仍有免疫力的物质基础4)图中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分析图解是解题的关键据图可知①的形成没有经过胸腺,8为 B 淋巴细胞,②的形成经过了胸腺,为 T 淋巴细胞;③为效应 B 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体,④为效应 T 淋巴细胞,能够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此外,效应 T 淋巴细胞还能释放细胞因子HIV 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是 T 淋巴细胞因为体液免疫中抗原多数需经 T 淋巴细胞呈递给 B 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也必须有 T 淋巴细胞的参与才能完成,因此,艾滋病患者几乎丧失了全部免疫能力答案 (1)B 淋巴细胞 效应 B 淋巴细胞 抗体 (2)② 体液 细胞 (3)抗体和记忆细胞(4)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还能释放细胞因子课堂小结难度及题号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基础中档稍难过敏反应1、27、8自身免疫病43免疫缺陷病5、69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1.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B.是机体首次受到同一种物质刺激就可以发生的反应C.凡发生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