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48670880
  • 上传时间:2018-07-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49M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开放经济的宏观分析框架1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2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3第1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4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践4学习目标● 了解开放经济内外均衡冲突的含义和政策搭配思想;● 熟悉并把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框架与核心观点;● 深入思考当前我国宏观经济 所面对的内外冲突和政策 选择难题 从封闭经济进入到开放经济的分析框架,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扩大的同时,可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也发生相应变化笼统地讲,各种国际收支理论中所提到的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方式,都应当进入开放经济宏观政策工具的备选范围当我们把国际收支视为一个国民经济总量指标时,不仅自然继承了封闭经济框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所有政策工具,更由于经济开放而相应增加了转换国内外需求结构的新工具宏观经济调控的焦点,在于推动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恢复均衡状态,以实现成长、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相对而言,总供给的调节具有长期性所以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虽然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为实现内外均衡奠定坚实基础,但在短期内很难有显著效果于是,需求管理的传统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中仍然堪当重任:直接影响市场总需求,由此调节内部均衡;同时通过边际进口倾向和利率的作用影响贸易活动和国际资本流动,从而调节外部均衡。

      这种主要调节需求水平的政策,被国际收支吸收分析理论称为支出调整(增加或减少)政策在调节市场总需求以适应总供给的策略之外,开放经济也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根据国际收支吸收分析理论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支出转移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和贸易管制政策从支出调整政策来看,财政手段主要是利用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通过抑制或刺激私人支出和公共支出来影响市场总需求,进而影响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改变货币供给以影响市场总需求,或是改变利率水平以影响资本输出入,从而影响国际收支从支出转移政策来看,汇率政策主要通过确定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来影响进出口,进而作用于国内总需求,对总供求对比产生影响;贸易管制政策则通过关税、进出口配额、补贴甚至外汇管制等措施,改变国内外商品的相对可获得性来达到转移支出方向的目的但无论汇率政策还是贸易管制政策,实施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汇率能否灵活变动要受制于具体的汇率制度,同时汇率变动能否实现预期效果也必须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进出口结构、边际吸收倾向等诸多因素。

      单就追求外部均衡目标而言,不管是上述的支出调整政策还是支出转移政策,都应该纳入国际收支失衡的间接调节手段的范围而当我们把国际收支理解为一个货币问题的时候,显然可以通过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货币余缺调节——国际信贷,直接解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一般来说,以信用手段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具体方式:(1)政府间信贷安排,如临时贷款协定、短期信贷支持、签订互换货币协定等;(2)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3)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如考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成员国提供的短期信贷支持等12.2.1 丁伯根法则丁伯根指出,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政策目标,至少要使用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这意味着,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政策目标,至少要使用n种独立并且有效的政策工具丁伯根法则所提出的运用n种独立工具的配合来实现n个独立政策目标的思想,对于开放经济宏观政策的实施具有深远意义,并在多国政策实践过程中得到证明但必须注意的是,丁伯根法则隐含假定了决策当局对各种政策工具拥有绝对控制力,这与经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无论是经济政策目标还是经济政策工具之间,都难免存在相互依赖,因此在政策实践中需要考虑特定政策工具侧重于特定目标——类似问题显然不是丁伯根法则关注的重点,但却成为此后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突破方向。

      12.2.2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E·米德(James E.Meade, 1907—1995)与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Ohlin)共同分享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是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米德在1951年《国际收支》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他认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由于不便进行直接贸易管制,支出转移政策转变成为特定的固定汇率政策这表明,要实现内部和外部经济的均衡,就只能依靠支出调整政策这一工具,政策工具数目少于经济政策目标数量那么,在某些经济状态下,很有可能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问题由表12—1不难看出,固定汇率制下,当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同时对外顺差,或者对内通胀同时对外逆差的状态时,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基本上就可以支持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失业与顺差并存时,应考虑通过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提高市场总需求,解决对内失业问题;进而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增加进口,通过降低利率水平促使资本流出,解决对外顺差问题相反,若通胀与逆差并存,则考虑紧缩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一方面抑制国内需求水平,稳定物价;另一方面扩大出口抑制进口,吸引资本流入,从而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这两种情形下,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外均衡目标的方向是一致的,两大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内部失衡外部失衡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支出增加→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支出增加→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平衡或者:支出减少→物价稳定+顺差扩大国际收支逆差支出减少→失业加重+国际收支平衡或者:支出增加→充分就业+逆差扩大支出减少→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表12—1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一致与冲突但如果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与对外逆差并存,或是对内通胀与对外顺差并存的状态,则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就无法促使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比如,在通胀与顺差并存时,若考虑以支出增加政策平衡国际收支,就会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程度;若以支出减少政策稳定国内物价水平,则会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的顺差规模在失业与逆差并存时,政策当局也必然陷入同样的两难境地换言之,此时在内外均衡目标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政府在调节市场总需求以期实现内(外)部均衡目标时,可能干扰或破坏外(内)部经济状况,使其距离均衡目标越来越远这种情况就被称作米德冲突米德冲突之所以存在,究其根源当然在于经济的开放性一方面,由于不满足丁伯根法则,且内外均衡双重目标对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的方向性要求并不总是一致的,所以存在内外均衡冲突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以需求管理这一封闭经济框架下的传统政策工具应对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目标,显然力不从心,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调控需要新的政策工具,或是对既有政策工具赋予新的运用方法12.2.3 斯旺图形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Swan)以国内总支出和汇率水平构造了内外均衡研究的二维分析框架,直观地再现了开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状态,这就是著名的斯旺图形(见图12—1)图12—1中横轴代表国内总支出A,纵轴代表汇率e(直接标价法),YY'曲线是代表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内部均衡曲线,EE'曲线为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外部均衡状态斯旺研究的是没有资本流动的内外均衡问题,所以假定外部均衡就是指经常账户平衡YY'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为当国内支出增加时,为维持内部均衡必须尽量将国内外支出向本国商品转移,从而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导致汇率下跌(本币升值)YY'曲线右边任意一点,代表既定汇率水平下,国内支出高于维持内部均衡所需水平,即有效需求超过有效供给,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状态;YY'曲线左边任意一点则表示存在失业EE'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为因为总支出带动总收入提高引起进口扩大,为了维持经常账户平衡,汇率必须上升(本币贬值)以达到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的目的。

      EE'曲线左边代表既定支出水平下,本币过度贬值,结果造成经常账户顺差;EE'曲线右边则代表经常账户逆差于是,两条曲线将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状态划分为四个区域,包括了米德曾讨论过的所有可能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见表12—2)整个经济体只有在YY'与EE'的交点G处,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根据丁伯根法则,即使经济同时处于内外失衡的状态,只要能够恰当地运用两种政策工具——转移支出的汇率政策和支出调整政策,应该可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目标斯旺注意到,汇率政策和支出调整政策的调节对象不同,影响经济的内在机制存在差异,而且在交叉作用于某些经济领域时发挥效力的时间和力度区别很大,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一样所以他认为,两种政策工具应当合理搭配,而搭配的关键在于鉴别政策效力,应该按照效力最大、代价最小的原则来分配政策工具的作用目标具体地,就是要根据内部均衡曲线和外部均衡曲线的相对位置来决定汇率政策与支出调整政策的搭配方式区域内部经济 状态外部经济 状态ⅠⅡⅢⅣ通货膨胀失业失业通货膨胀顺差顺差逆差逆差线段YG线段GY'线段EG线段GE'平衡平衡通货膨胀失业顺差逆差平衡平衡 表12—2 斯旺图形中的经济失衡状态图12—2中的YY‘曲线相对于EE’曲线更加陡峭,说明等量汇率变动条件下,维持外部均衡比维持内部均衡需要改变更多数量的国内总支出。

      换言之,汇率政策对外部均衡的影响力相对更大,而支出调整政策对内部均衡的影响力相对更大因此,应该以汇率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如果反向操作,则会距离内外同时均衡的目标越来越远,造成经济体系的不稳定假定经济的初始状态点I——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根据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支出调整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的搭配原则,开放经济将沿着实线箭头方向运动,逐渐向G点收敛,并最终实现内外经济同时均衡的目标如果以汇率政策实现内部均衡、支出调整政策实现外部均衡,则开放经济将沿着虚线箭头方向加快远离G点,导致更加严重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图12—3中的YY‘曲线相对于EE’曲线更加平坦,说明等量汇率变动条件下,维持内部均衡比维持外部均衡需要改变更多数量的国内总支出换言之,以汇率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相对更加有效,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相对更有效假定经济的初始状态点I——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根据汇率政策实现内部均衡、支出调整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的搭配原则,开放经济将沿着实线箭头方向运动,逐渐向G点收敛,并最终实现内外经济同时均衡的目标斯旺模型从理论上阐明了政策搭配的优越性及其基本原则,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不过,斯旺对于内外均衡的研究还是存在明显的不足:(1)不考虑资本流动对汇率和国内总支出的影响,使政策建议的合理性受到一定质疑2)仍然无法解决固定汇率制下或者可调整固定汇率制下因汇率政策失效或效力较弱而出现的米德冲突问题3)通常情况下, 决策当局很难准确知道内部均衡线与外部均衡线的相对位置,使得确定政策搭配原则的可行性不佳12.2.4 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将内外均衡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他敏锐地观察到,尽管同属于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仅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而且在调控对象和作用机制上也不尽相同财政政策由财政部门掌握,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影响总需求;而货币政策隶属于中央银行权限,通过调整信贷收支来影响总需求更重要的是,方向相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利率这一重要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存在严重分歧12.3.1 开放小国模型在上一章分别推导IS、LM、BP曲线时,我们曾概略地提到不同方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曲线位置的影响,这里不妨做一个简单回顾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推动IS曲线右移,使产出增加、利率提高;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推动LM曲线右移,使产出增加、利率降低;而本币贬值的汇率政策则推动BP曲线右移,使产出增加、利率降低。

      然而,当我们摒弃了“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利用IS-LM-BP模型综合评价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追求内外均衡目标的效果时,必须首先意识到,跨国资本流动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学习《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意见》课件.pptx 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课件.pptx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pptx 2025弘扬六干精神夯实基层治理之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pptx 学习网络文明部分重要论述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pptx 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pptx 《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pptx 学习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党务知识正确理解共产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的辩证关系.pptx 五个必须 七个有之 十不准课件.pptx 坚守廉洁底线铸就忠诚担当廉政党课课件.pptx 厚植为民情怀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微党课课件.pptx 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树立社会新风尚汇聚社会正能量课件.pptx 入党积极分子必修党课端正入党动机争做合格党员课件.pptx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去西部志青春课件.pptx 学习《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全文课件.pptx 民兵政治教育微课堂课件.pptx 重读抗战家书感受先烈的家国情怀党课课件.pptx 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部队纪律教育课件.pptx 在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课件.pptx 加强作风建设廉政教育专题党课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