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教材(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印度》名师教案(含三课时).docx
13页备课时间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题第八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 印度课时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亚洲地理概况,具备基本读图能力(如地形图、人口密度图),但对印度地理特征的系统性认知尚浅 对人口问题的理解多停留在“数量多”的表层,缺乏对人口结构与资源矛盾的具体分析经验教材分析教材第一课时主要围绕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人口等方面展开首先通过插图展示印度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让学生直观了解其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接着介绍印度的地形特征,包括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恒河平原和南部的德干高原,以及主要河流和山脉的分布情况,使学生对印度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一个初步认识在人口方面,教材通过图表详细呈现了印度人口的增长趋势、年龄构成、人口密度及分布情况,并引导学生讨论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众多人口对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通过地图分析印度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理解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2.综合思维:结合人口增长数据与资源对比表,分析人口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3.地理实践力:运用图表解读技能,从人口密度图、年龄结构图中提取关键信息 4.人地协调观:辩证看待人口既是劳动力资源又是资源压力的双重属性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与地形分区:北(喜马拉雅山脉)—中(恒河平原)—南(德干高原)的三级地形格局 2.人口特征分析: 快速增长趋势(1950年3亿→2020年14亿) 劳动人口占比优势(1564岁占67%) 3.人地矛盾解析:人均耕地(0.11公顷)、粮食产量(220kg)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教学难点1.空间联系建立:地形特征(平原/高原)与人口密度分布(恒河平原稠密)的因果关系 2.数据深度解读:从人口增长折线图发现"每10年增长约2亿"的指数级规律 3.辩证思维培养:结合智能市场扩张(优势)与人均GDP低下(劣势)的矛盾性 教学方法1.地图叠加法:叠加地形图与人口密度图,探究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数据对比法:对比印度与世界人均指标(表8.2),量化人口压力 3.情景辩论法:设置"人口红利VS资源危机"辩论场景,激活辩证思考 4.案例探究法:以恒河平原农业(图8.26)为例,分析劳动力密集型特征教学准备1.地理图件: 印度地形分层设色图(突出三大地形区) 动态人口增长动画(19502020年人口数量变化) 2.数据工具: 可交互人口年龄结构饼图(突出67%劳动人口) 人均资源对比磁贴板(供学生拖动数据分类) 3.情景材料: 印度农民家庭与IT工程师案例对比卡 智能销量增长曲线与粮食产量增长率对比图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小谜语:“有一个国家,它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里诞生了神秘的佛教文化,而且有着独特的瑜伽传统,大家能猜到是哪个国家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在学生回答出印度后,老师说:“没错,就是印度印度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印度,去探索它的奥秘讲授新课一、印度的地理位置示插图1,提问学生:“同学们,从这张图上,谁能说一说印度在世界上的位置呢?”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在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总结:“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北邻喜马拉雅山脉接着老师说:“了解了印度的地理位置,那它的地形又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图8.25:引导学生观察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并用简笔画板图标注主要河流(恒河、印度河)二、地形与农业的关系1.展示图8.26(恒河平原农田)提问:“为什么恒河平原能成为主要农业区?”引导学生结合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河流)分析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而人口增长又会影响农业,印度的人口有什么特点呢?2.播放短视频:模拟印度农民在恒河平原耕作场景,强调劳动力密集的特点三、人口增长与年龄结构1. 分析图8.27(人口增长曲线):要求学生用红笔在课本上画出1950—2020年印度人口增长趋势,提问:“这种增长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过渡语:“人口增长快,劳动力是否充足?请看年龄构成图!” 2. 展示图8.28(人口年龄饼图):提问:“劳动人口占比大是优势还是压力?说说理由。
四:人口密度分布 1. 展示图8.29(人口密度图):用不同颜色粉笔在黑板上绘制印度人口密度分布简图,提问:“为什么恒河平原人口密集?” 过渡语:“人口密集区资源压力大,印度如何应对?我们通过数据找答案!” 2. 分发表格8.2:指导学生计算印度与世界人均数据的差值(如人均耕地:0.180.11=0.07公顷) 五:人口优劣势辩论 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优势组”和“劣势组”,提供材料(如智能销量、农业劳动力需求),要求结合课本内容辩论 过渡语:“刚才的辩论很激烈!无论优势劣势,印度都需面对人口问题,我们该如何客观看待?” 2. 总结升华: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强调“人口素质”的重要性,联系中国经验(如计划生育、教育普及)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人口增长、人口密度以及人口众多带来的优势和劣势等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对印度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课后能够继续关注印度的发展,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人口问题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谜语,踊跃回答问题认真观察插图,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观察地形图,填写表格(北部:山脉;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小组讨论恒河平原农业优势,派代表发言。
模仿农民劳作动作(趣味互动),感受劳动力需求绘制人口增长曲线,预测2030年人口数量 角色扮演(儿童、青年、老人)辩论劳动力优势用彩色笔在课本地图上圈出人口稠密区 计算并总结表格数据,完成填空:“印度人均耕地比世界少___公顷 小组讨论填写优势(如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大) 自由发言:“如果我是印度总理,我会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认真听取老师的小结通过有趣的谜语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印度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通过拼图游戏激发兴趣,结合板图直观认识印度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结合生活场景理解地形与农业的关系,为后续人口问题铺垫 通过绘图强化数据理解,辩证思考人口结构影响 动手绘图强化空间认知,数据对比揭示人口压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联系实际深化理解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记忆,同时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板书设计第三节 印度 (第一课时)一、地理位置与地形 1. 位置:亚洲南部,三面环海 2. 地形:北部山地 → 中部平原(恒河) → 南部高原 二、人口特征 1. 增长:1950(4亿)→2020(14亿) 2. 结构:劳动人口67%(优势) 3. 分布:恒河平原及沿海稠密 三、人口优劣势分析 优势: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大 劣势:人均资源少、经济压力大 四、辩证思考:人口红利 vs. 资源压力 ``` 教学反思得: 1. 学生通过图表分析直观感受人口增长趋势,结合生活实例(智能市场)理解优势,参与度高。
2. 辩论环节激发批判性思维,部分学生提出创新观点(如“人口红利需教育支撑”) 失: 1. 部分学生对人均数据理解不足,未能深入联系社会背景(如贫富差距) 2. 小组讨论时间分配不均,个别组停留在表面现象,未充分结合材料 思: 1. 可增加案例分析(如印度IT产业与劳动力素质),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2. 设计分层任务(基础填空+开放辩论),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题第八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 印度课时第二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对世界地理的一些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如气候类型的一般特点、影响气候的因素等对于印度,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学习中有所听闻,但对其具体的地理特征,尤其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等内容了解有限这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既提供了一定基础,也存在知识衔接上的挑战学生需要将已有的气候知识与印度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相结合,理解其复杂的气候特征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围绕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进行教学教材通过图表、地图和案例分析,展示了印度的气候特点、农业生产条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的贡献。
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完善对邻近国家和地区的认知体系,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知识奠定基础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通过图表分析,理解印度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综合思维:分析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的原因,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认识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学重点 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的原因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及其经济意义教学难点分析季风对印度降水不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这种不稳定性如何影响粮食生产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面临的挑战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利用图表展示印度的气候特点、降水量分布、粮食生产情况和服务外包产业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的原因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案例分析法:选取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表、案例材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等方面的知识。
今天呀,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有关印度自然风光和人们生活场景的视频(播放视频)在视频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印度的天气好像和我们这里不太一样呢?那印度到底是什么样的气候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印度的气候世界好啦,视频看完了,相信大家对印度的气候都充满了好奇,那现在我们就来具体探究一下印度的气候特点二、印度以热带季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