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各地各民族春节有趣习俗.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89796577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8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国各地各民族春节有趣习俗 中国各地各民族春节好玩习俗 一、藏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心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挚友彼此打招呼或闲聊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意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目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目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务必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务必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拜访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务必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彝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气力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快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那么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梦想来年事事顺遂,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展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遏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头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片面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喧嚷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庆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四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乐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成缺少的习俗 四.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

      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古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利\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头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利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诚恳的感受到的 五.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头长久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步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调 六.好玩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那么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

      \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用力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强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常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去除后,此俗逐渐冷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大量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学识的普及,有好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步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消遣休闲活动,却一向延续下来 七.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清洁居室内外,以干明净净迎接新年。

      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 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热爱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聚合圆,欢欢喜喜之意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庆祝 八.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彼此庆祝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仆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彼此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向持续半个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美丽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头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

      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仆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十.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庆祝,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利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人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接待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十一.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热爱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十二.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喧嚷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

      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那么忙着上山砍竹子,打定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爱好的衣服去荡秋千,四处呈现出喧嚷、和气的节日景象 十三.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爱好甩糠包的嬉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彼此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确定的时候,姑娘们就静静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使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利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利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那么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假设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十五.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

      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美好,色调娇艳,象征着一年的吉利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奔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往往乐得前仰后合,忘却了疲乏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十六.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 女青年都举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屡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采纳对方的爱情了 十七.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

      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快乐、强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快乐 十八.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