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doc
4页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一、 教学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⑵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2、难点⑴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三、知识要点一、萨顿的假说1、理由⑴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完整性 和 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 稳定 的形态结构⑵在体细胞中基因是 成对 存在;染色体也是 成对 存在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 1 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 1 个⑶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 父方 ,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 染色体也是如此⑷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 自由组合 ,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 也是 自由组合 2、推论:基因是由 染色体 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 染色体 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平行 关系。
3、萨顿的假说用的方法是 类比推理法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实验)1、选择果蝇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 易饲养,培养周期短,子代数量多;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过程 P 红眼(雌) × 白眼(雄)F1 红眼 (雌、雄)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雌、雄) 白眼(雄)3/4 1/43、性别决定⑴基础:生物的性别通常是由 性染色体 决定的⑵细胞内的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按形态分 非同源染色体 常染色体:雌雄个体中相同的染色体按与性别关系 性染色体:雌雄个体中不相同的染色体注意:①只有 雌雄异体 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玉米、小麦等雌雄同株的植物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均不存在②性染色体不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正常体细胞中也有③最主要的性别决定方式是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⑶性别决定方式 XY型 雌性:(同型) XX ;雄性:(异型) XY 思考:1、XY型决定性别起作用的染色体是 X和Y ,性别决定的时间是 受精的过程中 2、用遗传图解解释人类中男女比例1:1的原因男性 女性亲代 XY × XX配子 X Y X子代 XX XY 女性 男性 1 : 13、某男性产生XY的精子,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时期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产生此精子的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子概率为 0 ;女性产生XX的卵细胞发生变异的时期_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___4、雌性动物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44条常染色体和两条XX性染色体的种类有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___例题1】下列各组织细胞中,肯定都含有Y染色体的是 C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 D.精子和雄猴的肠上皮细胞【例题2】下列具有性别决定的生物是 DA.蚯吲 B.桃树 C.细菌 D.山羊 E.玉米【例题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的原因,雌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而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CA.3或3+XY B.3+X或3+Y C.3或3+XX D.3或3+X4、假说(解释) 摩尔根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在 X 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它的 等位 基因。
P 配子 F1 F2 XWYXWXWXW红眼(雌)XWY红眼(雄)XwXWXw红眼(雌)XwY白眼(雄)XWXW红眼(雌) XW XWXw红眼(雌)×XwY白眼(雄) Xw Y XWY红眼(雄)5、测交验证6、结论: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条染色体上有 许多 基因 摩尔根 与其学生发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 相对位置 的图,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线性 排列思考:1、摩尔根的实验验证用的方法是 假说-演绎法 2、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 不是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基因 三、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孟德尔的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 基因,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 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 基因等位基因的概念: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 同源 染色体 相同 位置上,控制着 相对 性状的基因说明:非等位基因指不同对的基因。
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与D ②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与B、 b,a与B、b③D和D不是等位基因,也不是非等位基因,属于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相同基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 杂合体 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 基因,具有一定的 独立 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 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 互不干扰 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思考: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 期例题4】一般来说,等位基因A、a 分离和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A基因分开分别发生在 BA.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D.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例题5】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B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例题6】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个体,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如果精巢中有40000个精原细胞进入减数分裂,那么从理论上讲可以形成具有双显性基因的精子数为BA.10000 B.40000 C.80000 D.16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