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锦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doc
11页辽宁省锦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删不动,是船行.”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山 B . 船 C . 地面 D . 河岸 2. (2分)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 .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 .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 3. (2分) (2017·来宾)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B .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医生用“B超”检查患者身体是次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D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4. (2分) (2016八上·朝阳期中) 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 . 太阳 B . 萤火虫 C . LED灯 D . 月亮 5. (2分) 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C . 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成的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 . 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6. (2分)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A . 沿ON向后转动板A B . 沿ON向后转动板B C . 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 . 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7. (2分) (2017八上·宁河月考)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 .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 .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8. (2分) (2013·葫芦岛) 下面是一名中学生体检时记录的数据,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 . 体温36.8℃ B . 身高175 cm C . 体重50kg D . 脉搏1分钟跳25次 9. (2分) (2018七下·深圳期中) 一块铁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发生变化( ) A . 铁块从上海带到南极 B . 将铁块的温度升高 C . 将铁块熔化后铸成铁链 D . 将铁块锉成圆台 10. (2分) (2015八上·沙市期中)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是近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B . 甲是远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C . 甲是近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D . 甲是远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11. (2分) (2018八上·大丰期末) 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A . 春天,冰雪消融 B . 夏天,积水干涸 C . 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 .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12. (2分) 近日,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陶瓷材料﹣反弹陶瓷管,它大体特征与陶瓷一样,但在被压缩到50%之后还能反弹复原,这个产品的厚度比一张纸还薄,强度比钢还高,宇宙飞船或飞机发动机可以用此陶瓷来隔热,关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陶瓷管的硬度差 B . 该陶瓷管的弹性好 C . 该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 D . 用这种陶瓷管可以远距离输电 13. (2分) (2017·镇江模拟) 对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 该固态物质是非晶体 C . 该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时比热容增大 D . a到b的过程中物体的内能不变 14. (2分) 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一种现象( )A . 都是折射现象 B . 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 C . 都是反射现象 D . 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15. (3分) (2017八上·深圳期中) 为了了解深圳市的空气质量,某校环保社团开展了PM2.5测量的环境监测活动,该社团平均身高170cm(即________m),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__(即________m)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填长度单位或数字)。
16. (3分) (2019八上·普宁期中) 如果声源每分钟振动1200次,那么它的频率是________Hz.当声音的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如图所示给出了相同时间内两个不同音调和响度的发声体A和B振动的波形,其中________波形的音调高,________波形的响度大 17. (2分) (2016八上·赫章期中) 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18. (5分) (2015八上·江都月考)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1) 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1像.可以用2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3关.(2) 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1,像的大小2(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9. (2分) (2017·农安模拟)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近视眼应配戴由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20. (3分) (2018八上·韶关期末) 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_______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________镜.看水滴下的叶脉,比旁边的粗糙,因为水滴相当于________镜。
三、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21. (5分) (2016·商丘模拟)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S,请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22. (5分) (2018八上·孝感月考) 下图中光线是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请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3. (5分) (2017九下·潮安期中) 如图是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1分)24. (2分) (2011·茂名) 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此时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25. (7分)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________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 的关系;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可以研究像与物________ 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 进行(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4)本次实验中应用到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叫________ 法5)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蜡烛B位置,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6. (9分) (2016八·长春月考)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 如图1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 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其目的是使像完整的成在光屏的中央;(3) 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时,光屏上成________(选填“正立”、“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虚”)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 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远离”);(5) 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_(选填“完整”、“不完整”).27. (3分) (2017八下·盐城月考) 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时.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 五、 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28. (10分) (2018八上·黄冈月考) 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生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生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
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s收到反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1) 超声波两次与汽车相遇点之间的距离? (2) 汽车行驶的速度? 29. (5分) (2018九上·黄埔期中) 如图,质量不计、底面积为1×10-2米2的正方形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5×10-3米2的柱形轻质容器置于木块中央,容器内盛有0.2米深的水 ①求柱形容器内水的质量m水②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③在水中放入一物块A,物块A浸没在水中且水不溢出,若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地面受到压强的增加量相等,求物块A的密度ρA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15-1、16-1、17-1、18-1、18-2、19-1、20-1、三、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21-1、22-1、23-1、四、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