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年教师资格高中音乐面试测练考题含答案(1)(考练提升).doc
31页近年教师资格高中音乐面试考测练题及答案第一批高中音乐《半个月亮爬上来》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一段《天边》的合唱视频,引导学生发现演唱的形式为无伴奏混声合唱二)初步感知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王洛宾,那么他写了哪些歌曲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达坂城的姑娘》《草原情歌》《阿拉木罕》《在那遥远的地方》等2.教师播放音频,提问:这首歌曲是怎样一种情绪?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欢快、跳跃,是一首歌颂自由民主的歌曲3.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创作背景介绍王洛宾在青海为方珊(他的第一位恋人)专门写的一首歌歌中写道:“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姑娘的梳妆台,依拉拉梳妆台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再把那葡萄摘一朵,轻轻地扔下来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楼前的常春槐,依拉拉常春槐你想吃那葡萄莫徘徊,等那树叶落了再出来,依拉拉常春槐从这首歌中,大家不难看出王洛宾是一个很浪漫的人三)探究学习1.聆听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引导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力留下较为完整的印象2.学生分声部用“哼鸣”的方法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旋律3.用元音“U”代替歌词进行演唱4.讲解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学生跟随老师一同击打节奏,采用分组轮打、接龙的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节奏。
5.视唱歌曲旋律,采用小组接龙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6.欣赏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并排练合唱,学生带有的感情的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7.师生共同对欣赏曲及自己排练的合唱进行审美评价,找出自己进一步提高的学习目标8.学生再次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力争表现的安详、宁静、和谐、有变化、有层次感四)巩固提高播放合唱歌曲《爱因为在心中》,引导学生与《半个月亮爬上来》进行对比感受,并探讨这首歌曲应如何分配、表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分析想象的能力五)小结作业学生与老师交流学习无伴奏合唱的感受及在排练无伴奏合唱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并收集王洛宾先生的其他作品,下节课共同探讨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王洛宾背景及代表作参考答案】王洛宾,汉族人,出生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家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2.说一说板书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其基本任务就是围绕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将本节课的音乐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的导学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繁杂的知识条理化,对教学内容起到提纲作用、突出重点、加深印象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板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高中音乐《东西南北茉莉花》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创设情境,分别演唱《川江船夫号子》和《哈腰挂》,并提问学生:歌曲曲名分别是什么?所属的民歌种类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表现的歌曲,是四川的船渔号子《川江船夫号子》和黑龙江的搬运号子《哈腰挂》;它们都属于汉族民间歌曲,汉族的民歌除了号子以外,还有山歌和小调引入课题,《东南西北茉莉花》(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旋律如何,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旋律平稳流畅、婉转悠扬、抑扬顿挫、豪放激昂,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与纯净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你听到了哪些有特色的部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根据我国东、西、南、北四个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汇编的女生合唱,全曲一共为四个乐段,属于汉族民歌中的小调。
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特点三)学唱歌曲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并感受音乐结构;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每个乐段的不同,音调不同;4.教师讲解每个乐段的特点,并分段教唱第一段《茉莉花》音调平稳流畅,朗朗上口,和声声部饱满充实,声音柔美而结实第二段《茉莉花》音调婉转悠扬,感人肺腑,高低声部的轮唱呼应使旋律迂回曲折第三段《茉莉花》音调抑扬顿挫,一领众和的合唱诗人精神焕发第四段《茉莉花》音调有力,豪放激昂,旋律跳动5.分声部进行学习,体会不同声部的音响效果,强调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进行;6.教师指挥学生合作演唱歌曲;7.填词演唱歌曲,并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和特征8.分组进行竞赛演唱,并进行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四)巩固提高教师播放歌曲《兰花花》《下四川》《太阳出来喜洋洋》,同时介绍山歌的分类与特点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
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五)小结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东南西北茉莉花》,领略我国东、南、西、北不同的音乐风格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更为深入了解到民歌的风味,能够传承我国的民间音乐,发扬优秀文化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民歌作品,对比聆听一下,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不同地区的《茉莉花》都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江苏地区的《茉莉花》曲调婉转流畅、优美动听,具有南方民歌的细腻之感;河北地区的《茉莉花》其速度缓慢,旋律委婉,且旋律中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具有一定戏曲音乐的特色;东北地区的《茉莉花》则比较的爽利、直接,具有热情爽朗的风格特点2.教学过程中是怎样设置合唱环节的?【参考答案】(1)首先教师弹琴带领学生熟悉旋律并小声哼唱;(2)之后带领同学分声部对歌曲进行学习,体会不同声部的音响效果,强调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进行;(3)最后教师指挥学生进行合唱高中音乐《回忆》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音频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片段;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出自哪一步音乐剧?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播放的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剧《音乐之声》里面的插曲。
并讨论交流美国其他著名的音乐剧如《猫》引入课题,《回忆》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旋律如何?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旋律较为流畅、舒缓,旋律节奏比较平稳,有很多连续的长音,听起来非常悲伤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表现了这只猫的经历以及一些回忆,非常凄凉、孤独、无助三)学唱歌曲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并感受音乐结构3.教师讲解音乐剧《猫》的相关剧情,带领学生了解剧情的内容与音乐关系4.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每个乐段音调的不同5.教师讲解每个乐段的特点,并分段教唱6.分声部进行学习,体会不同声部的音响效果,强调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进行7.教师指挥学生合作演唱歌曲8.填词演唱歌曲,并展现出合唱中,每个声部的和声魅力9.分组进行竞赛演唱,并进行评价四)巩固提高教师将学生分小组,扮演音乐剧中的角色,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那一小组五)小结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回忆》,了解了音乐剧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更为深入了解到音乐剧的魅力所在。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其他音乐剧作品,对比欣赏一下,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在教学过程中,你为什么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巩固拓展?【参考答案】巩固拓展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掌握的新知,拓展学生的视野我之所以采用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根据音乐剧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模仿表演增强对音乐剧的理解以及加深对歌曲《回忆》的掌握程度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2.简单的介绍一下音乐剧参考答案】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第二批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多媒体播放伦敦德里美景图片,并提问学生:通过图片同学们能不能判断这是哪个国家?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图片展现的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个小城——伦敦德里,爱尔兰人们称为德里,这座城市的绰号称为“处女城”,因为在1690年围城期间其城墙从未被炮弹穿破。
它也是欧洲仅有的城墙未被攻破过的城市之一也许正是因此,才造就了这里的人们安静、祥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便是一首这里的民谣——《伦敦德里小调》二)初步感知1.初听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慢板2.复听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它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4/4拍,音乐情绪是平缓、抒情的3.再听歌曲,引导学生边听边哼唱,并思考: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伦敦德里小调》是根据流传在伦敦德里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库库列英告别》改编而成的歌曲曲调优美抒情,仿佛在描绘对爱人深情的告白三)探究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嗓音的保护2.教师钢琴范唱,引导学生跟琴轻声哼唱,学唱歌曲旋律部分并提问学生音乐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半音与小三度音程的衔接,给歌曲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格,教师再次带领学生演唱,并注意演唱音准问题3.教师请学生根据搜集资料,简单介绍《伦敦德里小调》学生自由进行教师总结:歌曲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爱尔兰民谣,曲子流传至今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以前只有曲调而没有歌词。
后来有热心者开始为它填词,有很多种版本,歌词填写到如今也有百年多的时间,至于演奏或演唱的形式,那就更多了4.教师指挥,引导学生跟拍演唱歌曲5.教师绘制4/4拍指挥图示,并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进行练习指挥学生自由展示,之后教师进行评价6.熟练掌握歌曲旋律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提问:“歌曲描绘什么样的场景?表达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描绘一副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人们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7.词曲结合,完整演唱歌曲四)巩固提高教师播放我国江苏民歌《茉莉花》,请学生聆听并与同桌交流讨论:欧洲的民谣与我国的小调有什么区别?学生交流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伦敦德里小调》是bE大调,多使用半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