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我是草原小牧民.doc
5页《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李 敏教学内容: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能力目标: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2.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快乐的体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唱准并掌握附点音符和空拍的节奏①. ×○ ×○ ∣××× ×∣ 草 儿 青 青②. ×.× × ×∣ ×× × ∣ 美 在 眼 里 喜 在 心教学准备:多媒体、道具筷子教学过程:一.感受大草原1.师生问好歌2.师:请听一段音乐(放音乐《草原小骏马》)师表演动作。
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美丽而辽阔的大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在奔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草原的魅力吧二.走进大草原1.听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伴奏音乐,欣赏草原自然风光,并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师:你能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吗?(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洁白的毡房、成群的牛羊、勇敢的小牧民骑在马背上)2.你们知道有关蒙古族的哪些知识呢?学生介绍,教师补充蒙古族的意思就是永恒之火,也有一个别称: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都生活在美丽富饶的蒙古大草原上,那里的牧民还会骑马、摔跤、射箭、挤牛奶呢,而且他们还非常的能歌善舞三. 歌唱大草原1.播放歌曲,生聆听后师板书课题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带着问题聆听①是谁在唱歌?(小牧民或草原小牧民)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节拍呢?(高兴、自豪、开心、骄傲……、四二拍)③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师可从旁提示:听了歌曲让你有什么感觉?想不想跳舞?有没有力量?(稍快的或欢快活泼的)④听完歌曲,你好了解了哪些知识?(一个乐段、有装饰音、有休止符、前奏有十拍)学生反馈3.跟节奏说唱歌词板书节奏难点:①. ×○ ×○ ∣××× ×∣ 草 儿 青 青②. ×.× × ×∣ ×× × ∣ 美 在 眼 里 喜 在 心4.随琴声用“LU”哼唱旋律。
5、随琴声填入歌词,轻唱旋律反复纠正出问题的地方)6.全体学生带着感情(欢快)齐唱歌曲7、部分学生表演唱8.表演歌曲师:学会了歌曲同学们想当神气的小牧民吗?现在我们就唱起歌跳起舞当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四、舞起大草原1.师:(出示道具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眼中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我看到有些同学似乎有些怀疑,那就让老师当一回小牧民给你们跳一段《筷子舞》吧2.师:刚才我跳的筷子舞你们喜欢吗?(生:喜欢)筷子舞是蒙古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筷子舞3.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舞蹈4、将学生分成两大部分跳舞部分和演唱部分)一起随音乐表演五.欢乐大草原 蒙古族一度的那达慕盛会即将隆重召开了,瞧!姑娘们正跳着热情的舞蹈欢迎远方来的客人,让我们跳起来,唱起来跟他们汇合吧!六.告别大草原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和演唱了蒙古族歌曲,理解了小牧民骄傲自豪,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也初步了解了蒙古族的筷子舞,丰富了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走出教室,结束这次草原之旅吧播放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反思: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带有浓厚草原风格的儿歌,旋律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情绪热烈、欢快;节奏跳跃性强,非常具有舞蹈的律动感,表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喜悦自豪的心情。
在教学中,我想着重在本课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舞蹈带来的律动感,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中的常用动作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简单做了一些准备,查阅了一些蒙古族风土人情的资料整个课堂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学生的热情也很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但是我感觉有几个方面没做好 1、在舞蹈动作的学习中,对学生的组织没有做好,整个程序的进行有点仓促,不够细致应该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把动作做得再整齐规范一些 2、在最后一个环节的表演中,没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积极性,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最后的表演中,把自己作为表演者,而不是一个观看者最后的集体表演时,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大大影响了最后表演的效果所以在表演前应该把要求细化,分工更明晰一些 通过这节课,我思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音乐课堂绝不是简单的唱、跳、奏,它就象是一个工程:先要架好一个合理的框架,然后注重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这样才能使之坚实牢固工程可以重建,学生的教育却不能重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责任重大,要时时总结经验与不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