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培训学习心得分享(何英老师).doc
7页上海培训学习汇报何 英前言:一转眼,从上海学习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当时培训结束,在上海,受学校领导委托,已经做了一个总结,只因为我得大家喊了一周的“班长大人”而今,领导说: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去,你再给大家讲讲吧,谁叫你是“班长”……呵呵,看来这“班长”当得够值当了今天我就再给大家汇报汇报吧也当是给自己再复习复习记得当时我把在上海总结发言上传空间,严老师这样给我留言:强烈期待培训班长带领70位优秀学员给南外带来历史性的变革,我有幸在退休之年看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新面貌,此教生足矣我只无奈地回话:严妈妈,哈哈……这干笑声中除了自嘲以外,自然有几分无奈和遗憾……不过,我相信,参加这次培训回来的老师,一定会有触动,一定会有改变!还是那句话:整个培训下来,我除了感慨,就是感动!相信大家的感觉跟我一样我们感慨的是来自专家的课,专家说:优秀老师一定是从讲台上长出来的,我们都以为:专家一定是从一线扎扎实实的实践与研究生出来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这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在这里为所有这次参加培训的近70位同学讨个赏,希望学校领导表扬表扬我们整整一周时间,我们准时到会,我们专心听课,我们认真笔记……整个培训期间,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缺……真是难得啊!让我们再一次回忆我们难忘的上海学习生活——【15张幻灯片】相信这样的培训会一定给大家带来不少的思考……做了那么些年老师,听了不少的报告,这次的报告让我感慨最多——做一个有爱、有情、有才、有心的老师是我最直接的感受!今天我的汇报就从最年轻的有爱、有情、有才又有心的方海东老师,他只是一个班主任,而且是一个一般学校的一般班级的班主任,他离我们最近,只要我们愿意,学着他,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只需要我们用心就行。
他给我们方氏格言】爱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我先来看看这个大男孩子是怎么样为他的孩子们做一切的——又是如何在他的教育生活体现爱的能力与温度的——【看视频】【他陪孩子们走过一段段难忘的路程】【20张幻灯片】【其中有一个环节,因为时间关系,省掉了的,我回来后看他留下来的课件,觉得很难得,今天也给大家一起分享——父亲节,他给孩子们开展的一个主题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孩子给爸爸发奖状——看孩子们得到的……】【10张幻灯片】他一个学期为孩子们拍几千张照片,甚至更多,每个学期他会给孩子们做一个成长视频,每接一个班,他会给孩子们准备与众不同的班服;每接一届新生,他会跟孩子们一起讨论班徽、班级文化的制定,过年了,他会用孩子们的照片外加他的寄语做成一本本精致的台历;他善于分析案例,一个案例分析不惜时间跟踪五年,甚至更长……所有这些,就是为做一件事:孩子们的长成说到这么做,可能有些老师觉得难,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我们有心,就一定能做到他的每天四个一工程:每天上一节好课;每天读一个小时的书;每天和一个孩子谈话;每天写一篇教育随笔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啊!【小结】这个方老师,只一个来自班主任一线的老师,他的热情,他的才情,他的用情用心,让我肃然起敬,一个年轻男子能全情投入教育事业,而且一扎就是十八年,细致入微地甘愿经营他的那块一亩三分地——班主任工作。
真是太不容易了他的激情、他的育人智慧真的很让人折服啊!其实回头想想我自己,我有二十一年的班主任经历,这二十多前来,我也努力着、尝试着,发觉,如果用心做,也可以做得很好因为上的是高中,所以几乎每一届的孩子都会在我这跨过18岁,迈入成年,每到他们的成年生日,我一定诚心地为他们做一件这样的事——【我给予学生的成年之礼】我也会跟孩子们说悄悄话【献给我的精灵】【手捧“敲门砖”,我轻叩心门】我更和我的学生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我与学生的心灵故事】于丹曾说:孔子是一个有温度的人我,我们都不可能是孔子,可我们和孔子有着共同的事业——教书育人于是,我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我想第二介绍的是迟希新教授】如果说方老师只一个一线的平凡老师,那迟希新教授,一个已经有名有利的教授、博士、名师,他对教育的付出亦是令人崇敬万分的听他的课,我几次哽咽,除了被案例中那些生动的图片与案例感动外,我更被迟教授那种为教育捧着热乎乎的滚烫的一颗心,走到哪儿,记录到哪儿,拍摄到哪儿,不为别的,就为“教育”这样一件事我们看他为教育定格的一个个镜头】【12张幻灯片】我再想,我们要是能做到迟教授那么用心用情对待教育,我们离好老师一定能更近一步,再近一步。
那天在上海我就说:我感谢他们,感谢他们俩这一天半的课都是在为我们政教处干活,因为他们交给我们年级主任、班主任很多妙招我真的有些汗颜,当他们给我们介绍学生常识、教室常识、教师常识,我猛然顿悟,觉得脸热难当,这些早该关注,早该明白的只是“常识”,我们都不太明白啊,又何谈创新地工作?从他那再次知道:课堂上的育德,绝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他是我们所有教育人的职责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包括教辅人员,随时随地去育人,是所有老师的职责,如果我们真能意识到,并付诸行动,我们的德育教育,我们的班主任工作绝不会那么艰难听着他的课,我也在思考,做什么先行,接着就考虑怎么做才更科学……那天迟教授给我们推荐的书与网站——台湾的康轩网;波斯曼的《消失的童年》我今天也推荐给大家迟教授给我们留下几句难忘的话语我也给大家带来了——让学生带着镣铐跳舞;恭卑心态下也不要失去“教育自信”;才者德之贤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情通了理才能达有了爱心的孩子,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道德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做教师一定要有情怀……迟教授还特别提醒我们,人的成功,除了有个IQ、EQ以外,还有个MQ,那就是德商……迟教授给我们例举的几个典型感人的案例:灰姑娘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举手没被叫到的孩子中国学生因为逃票三次被所有公司辞退……记住他给我们带来不少创新的主题班会设计……记住他给我们带来几种高超的班会导入技法……最后请大家记住迟教授的嘱托:请把镜头对准班级和学生!关于这一点,我们刚才介绍的方海东老师做得多好!他一个学期给班级、给孩子定格几千个镜头,甚至更多。
回想我这几年所做的,我的镜头也不断对着我们的孩子和课堂1、《我与学生分享来自《大堰河——我的保姆》另类的幸福》 志四方》 1843 号——宋庆龄故居都说武康路是“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这话真不假,据有关人事介绍,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因为没有时间,其它的不能去走走,幸运的是离开上海的前一天,我跟李老师两人走了武康路——前段刚写了一篇小游记,我给它命名:再走武康路 重叙浪漫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