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学也如此美丽.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33620205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创“美“激趣,导做促学 ——年月日教学案例一位英语老师听了这节课,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数学也可以这样上,也可以如此美丽,感觉很有文化之美数学是一门充满理性,并“教人”理性的学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由此而放弃对数学“美”的追随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有至高的美数学提供了一种精确简洁通用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正是以她的结构与内容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感受或许,作为数学教师,就应具备对数学美感的良好的感受、捕捉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带着自己对数学美的强烈体验与感悟走进课堂、走进孩子、走进数学,与他们共享数学美、共创数学美我在教学年月日这课,是这样进行的:一、情境引入,诱发学习动机师:请看一段录像申奥成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发生在什么时候吗?出示开国大典、植树节、儿童节图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年月日来记录一些重要的事件和有意义的日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年月日)年月日和我们学过的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评析】开课以《开国大典》为契机,引入课题,既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自然的引出了课题,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年月日的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中来。

      二、借助年历,探究新知      1、观察年历,初步感知师:年历究竟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快来仔细观察一下,看你能从手中的年历中发现些什么,和同桌说一说生观察后交流,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个月,31天,30天,28天等信息师:概括的说大家的发现都和年、月、日有关(板书),年、月、日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下面我们就从大家的这些发现开始研究,看看年历还会告诉我们些什么出示2005年年历)看,2005年有多少个月?生:12个月师:你拿的是哪一年的年历,有多少个月?生:汇报不同年份,都有12个月师:那我们可要祝贺那位同学了,她一下就从年历中发现了年和月之间的关系完成板书:一年有12个月)2、认识大月和小月师:这12个月中有31天的是哪几个月?生:31天的有1、3、5、7、8、10、12月 30天的有4、6、9、11月师(随学生汇报点击课件出示)这名同学是按着从1月到12月的顺序依次观察的,这样的有序观察就不容易遗漏了象这样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完成板书)还有一个特殊的月份是——2月,2月多少天?生:2月有28天或29天评析】充分的观察和交流、适时的学法点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由静态、被动的学转变为动态、主动的学,快乐地学,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记忆大小月怎样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和同伴说一说生:在大月里,7前面的数都是单数,7后面的数都是双数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课件)这是大月月份中的单双数规律,祝贺你的发现生:还可以数拳头,介绍拳头记忆法    师推荐介绍口诀记忆法评析】数学课应该有数学味,学生该掌握的数学知识,该记住的数学规律还是要夯实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快速记忆大小月,并进行有趣的数学游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探究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师生游戏,教师说月份,学生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师:为什么说到2月,大家都不站起来?生:因为2月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二月里有什么秘密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师:我们请数学小博士来告诉我们课件演示2月及平闰年)师:原来还藏着这样的科学奥秘,听了小博士的介绍你又知道了什么?生: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师:二月是28天的那年叫做平年,平年的一年是365天二月是29天的那年叫做闰年闰年的一年是366天师:如果要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只要知道哪个月的天数就行?生:2月师生游戏考老师,生说出年份数,师判断平年、闰年学生对老师快速而准确的判断感到很神奇,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要揭示的谜底上了。

      师:老师能这么快做出判断,因为我有一件秘密武器想知道吗?生:想师略带俏皮地:可老师不想告诉你生显得有些失望)老师不告诉你,是因为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会自己发现其中的秘密,你们能做到吗?生自信地异口同声:能师:(出示1997-2008年2月历)让年历来告诉你,根据月历填表,你们能发现什么?生:(小组合作探究,根据2月历填表,判断哪些年份是闰年)每隔3年就有1个闰年生:单数的都是平年师:啊!多么直观的判断平年的方法啊,祝贺你!生:4年里有一个闰年师:能根据你们的发现推算一下,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吗?生:2008年,因为4年里有1个闰年,2004再加4就是2008年师:能用数学推理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是一种宝贵的能力2008年我国有一件大喜事——奥运会,那时,北京将张开热情的臂膀迎接四海宾朋既然每4年里有1个闰年,请大家猜想一下,闰年的年份和4有什么关系?生:可能是4的倍数生:4乘一个数就等于它们师生通过计算机验证猜想师: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有了大胆的猜想才会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正如大家的猜想一样,这些闰年的年份都是4的倍数老师的秘密武器正是大家刚通过年历发现并验证的这条规律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可以用年份除以4,如果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年历中的数学规律总是这样客观存在的,做一个留心观察的孩子吧,年历一定会把这些规律告诉你评析】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讲,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课堂上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巧设悬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教学出发点,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年历表、月历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判断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概括、点拨中数学撩开其神秘的面纱,彰显其动人的文化本色三、情境练习,巩固运用1、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49年、1928年、2005年、2100年师:(根据学生的判断出示答案)并结合1949年新中国成立、2005年神州六号成功发射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生根据计算结果判断2100年为平年,而电脑显示的却是闰年师:是我们判断错了,还是电脑出了问题?21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让我们通过万年历查寻一下打开网页验证2100年为闰年)这到底为什么呢?在学生热情高涨时补充知识:百年不闰,400年又闰师:正因为有了这个特殊规定,所以我们才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识闰年。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年历中这样的数学奥秘还有很多,只要你乐于发现和探究,年历就会带你走进这些奥秘2、淘气的故事,判断故事中信息的对错1)姑妈去北京开会,要11月31日回来2)弟弟1999年2月29日出生3)今年7月、8月共62天4)10月30日的后一天是11月1日师:通过大家的判断可以看出,年历告诉我们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已经牢记在心了评析】“是我们判断错了,还是电脑出了问题?”“ 年历中这样的数学奥秘还有很多,只要你乐于发现和探究,年历就会带你走进这些奥秘我巧借练习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电子万年历”的演示、验证直观而真实,拉近学生的心理认同小知识”的补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生活化的练习更渗透了“无处不数学”的思想教学反思一、 一张张年历卡,成就了课堂的整体美年月日”一课是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要挖掘出新意确实很难我以数学眼光和文化视角,捕捉了“年历”所蕴涵的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用一张张小小的年历卡片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盘活了“年月日”这一原本枯燥、单调、抽象的较大时间单位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始终以“年历”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及背景,发掘其内在规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这小小的年历卡中藏着许多的数学秘密,你们想知道吗?”然后适时引导:“下面我们就从大家的这些发现开始研究,看看年历还会告诉我们些什么。

      接着及时地给以鼓励:“年历中的数学规律总是这样客观存在的,做一个留心观察的孩子吧,年历一定会把这些规律告诉你正是这一张张年历卡,成就了课堂教学的整体美二、 巧设悬疑,探究规律,尽展数学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规律,建构新知在突破判断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这一教学难点时,我巧设悬疑,说自己有一个“秘密武器”,能够很快地判断出学生手中年历是平年还是闰年,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师适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其中的秘密所在,发现了“闰年的年份都是4的倍数”这一规律,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记忆深刻在判断2100年是平年和闰年时,我又设置了一个悬疑:是我们判断错了还是电脑出了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学习并了解了“百年不闰,400年又闰”这一拓展知识学生们在教师所设置的这些悬疑中,从怀疑到清晰,从迷茫到独自探究、拨开迷雾,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奥妙,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感受着数学文化的神奇与博大。

      在这一环节中,尽展数学之美三、 整合学科知识,拓展教学资源,彰显文化美年月日”这节课虽然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但同时又与科学课程和历法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知识进行研究,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数学小博士”之口,引出了平年、闰年的产生以及“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一知识的天文学背景,拓展了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整合了学科间的知识,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和科学性从学生们惊叹的声音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些拓展性知识的喜爱之情,彰显了文化美四、 及时、精彩地评价和点拨,尽显语言美 在本节课中我非常注意通过精炼、精彩的语言不断地鼓励学生、及时地点拨学生、评价学生,给学生以更多的思想和方法上的点拨和引领,精神和文化上的熏陶和浸润如:“同学们,学贵有疑,正因为刚才那位同学的提问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所以我们都该感谢他能用数学推理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借助手中的材料帮助思考,是个好方法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有了大胆的猜想才会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正如大家的猜想一样,这些闰年的年份都是4的倍数总之数学课堂之美,在于课前对课例的反复揣摩,在于教师对课堂恰到好处的拿捏,在于对数学文化的理解,等等。

      这就需要老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这也是我长期追求和坚持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