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情民意走访村居调研报告.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民情民意走访村居调研报告 关于“三民工程” 在张西村推广实施处境的调研报告 一、 行政村概况 柯城区石梁镇张西村原名西坑村,1981年改为现名,其位于衢州市西北部,距市区23公里全村现有118户,319人口,3个村民小组,劳动力170人(男:100人,女:70人),有五保户2人,低保户9户,残疾人7人,低收入农户27户全村耕地面积61亩,人均不到0.2亩,林业用地10095亩,其中竹林3200多亩村级配套组织布局健全,全村党员17名,建党对象1名,村两委成员7名,4名支委、3名村委 农人的主要是收入来源为毛竹、茶叶、柑桔以及农家乐旅游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为2899元,其中柑桔种植收入144.95元,占5%;竹产业收入1014.65元,占35%;茶叶收入434.85元,占15%;农家乐收入289.9元,占10 %;外出务工收入869.7元,占30%;其他收入144.95 元,占5% “三民工程”实施以前,由于各种理由村务材料缺失、遗漏,都会影响村务正常开展村干部对当地村民的沟通了解也还不是很到位,在确定程度上影响了村两委的决策。
然而,自“三民工程”实施以来,这些问题引起来村党员、干部的高度重视他们深入到群众当 中,不辞劳苦,建立起了完善的村民档案,定期与村民举行沟通,切实解决好村民的头等大事,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二、 该村实施“三民工程”的概括过程与处境 按照镇党委统一部署,村两委抉择用三个月时间开展推进“三民工程”创办集中专项行动,以进一步健全完善民情档案,深化民情沟通,切实加强为民办事全程服务工作专项行动分为四个阶段,即“民情再调查”、“沟通再深化”、“服务再提升”、“制度再健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侧重,逐步实现民情档案模范化、民情沟通常态化、民事服务全面化、工作机制长效化 1、民情调查阶段(5月31日—6月20日)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干部大走访村干部集中参与走访工作,班子成员要带头走访,对每村每户做到全面走访更加是对大户、困难户等重点户要深入走访,访贫问苦,问计于民二是民情大调研走访过程中与村干部谈心谈话,充分沟通交流专心听取群众的需求和呼声,切实掌管农村党员群众的要求;要广泛征求基层党员群众的观法建议,了解群众的观法想法和建议三是档案大补充要对原有民情档案举行核实、补充和完善,并对纸质档案举行整理完善归档。
随时掌管,实时更新,确保村情民情档案所反映处境的完整、真实、切实 2、沟通再深化阶段(6月21日—7月15日)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村情民情定期分析严格执行村级组织逢五集中办公制度, 每旬开展一次民情分析组织党员群众广泛开展议论,在倾听民意、集中民智的根基上,形成共识并作出相应承诺,承诺事项要记录村情民情档案二是重点问题专人专案对一些重点、疑难或苗头性问题,要落实专人重新开展调查了解,切实掌管真实处境,做深做细工作,并提出问题解决观法和措施,切实消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隐患三是处理结果反应公开建立结果反应机制,在下一次“民情沟通日”活动或通过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等形式举行反应,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作出合理解释 3、服务再提升阶段(7月16日—7月31日)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要完善镇便民服务中心职能要整合各部门办事窗口,只要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审批、综合服务事项,切实做到群众办事一门受理、全程服务、一站办结二要健全为民办事服务网络各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作为镇便民服务的延迟机构,代办员要为群众办事供给便利服务建立 “三民工程”创办网络平台,镇设立网页,村级设立信息窗口。
积极推进村级信息网上公开,大力开展镇村商务宣传,严格执行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三要集中解决一批问题集中气力,合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猛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能够代办的事项尽力代办,对程序简朴、可当场办理的申请事项即受即办 4、制度再健全阶段(8月1日—8月20日)为抑制“三民工程”创办要抑制搞形式、“走过场”的思想,结合实际,立足长远, 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一是健全走访调查制度村干部带头开展村情民情调查,驻村干部要发挥走访中坚气力作用,经常地到联系村了解村情民意,每周不少于3次,要结合网格化管理工作,每月至少走访农户10户,实时掌管村根本数据、农户根本处境和民生服务处境等内容,努力实现网格化管理,面对面服务二、是健全资源共享机制要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对接,将现有的有关档案资料与村情民情档案举行有效整合,充实充实到农户档案中,切实提高村情民情档案的质量,巩固档案利用率三、是健全重大事项包案制度镇、村建立重大事项办理责任机制,对梳理出来的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综合服务方面的重大事项,一时不能办理的或办理难度较大的,要实行各级领导层层包案,实行“一事一议一决策”,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要实时对接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疑难事项,并在承诺期限内扶助群众办理好有关事项。
三、 “三民工程”的实施成效 1、村两委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化建立民情档案,把百姓处境装进心里,掌管村情、户情,村级经济进展工程不再由少数村干部拍脑袋抉择去年,民政部门下发一笔资金补助特困户,需要村里核定名单假设召开村民代表、党员大会议论抉择,要发误工补贴,得开支1340元;不开大会议论,仅由村“两委”干部抉择的话,在村民眼里又难显公允公正张银成说:“按照民情档案信息,选最困难的吴秋美等4户农户拿补助,经公示,村民没观法 2、完善村里的根基设施创办截止10月30日,村里投入4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村庄的根基设施创办,新建停车场蓄水坝一座、村公厕一座、村廊桥一条,400米长的花台一条、小蓄水池3处、4000米长的游步道,这些设施的创办不仅便当了群众生产、生活,也提高了农家乐旅游品位,促进了农家乐旅游的进展 3、村容村貌取得了很大的改善根据镇里的统一部署,我们开展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成立垃圾集中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村庄感激守那么、门前三包制、卫生督查制度以及出台了张西村环境卫生考核手段,村里投入6000元配强了村庄卫生保洁队伍,并新增了垃圾桶、垃圾车等设备,使村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村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四、 关于“三民工程”实践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创办工作的重要意义 凝结人心民心,先锋形象树起来把党员先进性充分表达在为人民服务当中,在党组织的率领下,宏大党员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做到“我为党旗增光芒” 他们经常深入农人群众,实时掌管村情民意,在更新、完善民情档案的根基上,更好地与群众沟通交流,更好地开展全程服务,推动了乡村干部从“对上负责”向“对下负责”转变,赢得了群众对村干部和村里工作的大力支持,变更了村民对机关部门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良印象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