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北省冀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历年考试题(附答案).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资****
  • 文档编号:589307721
  • 上传时间:2024-09-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9M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歌《汴河怀古》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该诗中“此河”的中心是(       )A.涿郡B.洛阳C.江都D.余杭2、 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提示一:十年寒窗提示二:连中三元提示三:金榜题名A.禅让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分封制3、 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评论中最准确的是A.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C.是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D.选贤任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4、 2017年12月22日上映的由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电影获得5.30亿的高票房记录;剧中讲述了盛唐时期一段奇幻的凄美史诗;唐朝达到鼎盛时期的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 “世上疮痰,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6、 观察五代十国形势图,以下有关此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的政局比南方相对稳定B.政权都分布在黄河流域C.延续了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D.开国君主都出身于农民起义领袖7、 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陈桥驿兵变B.五代的频繁更替C.唐末农民起义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8、 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区也逐渐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据此可知宋朝(       )A.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扩大B.生产技术得到革新C.粮食作物有了较大发展D.政府重视农业生产9、 宋朝时,由于商业的和贸易的发展使得货币的需求剧增,大量的金属货币易手时分量重,体积大,很不方便,于是最初的纸币就在四川应运而生;材料认为纸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金属货币使用不方便B.商品经济的繁荣C.宋朝政府的积极推动D.四川商人讲信用10、 查理先生对中国宋代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要来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A.洛阳B.景德镇C.西安D.苏州11、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草原“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蒙古草原这一局面的历史人物是A.B.C.D.12、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相关的人物分别是(       )A.岳飞和文天祥B.寇准和文天祥C.寇准和陆秀夫D.岳飞和陆秀夫13、 某同学选择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则史料用以研究某个主题,以下图片中与之匹配最恰当的是(     )A.   B.   C.   D.   E.14、 若想欣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诗的全文,需要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诗作〔   〕A.岳飞B.秦桧C.陆秀夫D.文天祥15、 他们的著作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史学两司马”是指A.司马迁、司马光B.司马迁、司马谈C.司马睿、司马光D.司马迁、司马懿16、 明代有诗云:“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该诗的作者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A.林则徐B.左宗棠C.戚继光D.文天祥17、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工程;下列有关明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B.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C.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D.为了防御蒙古贵族南扰18、 “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       )A.戚继光抗倭B.宋朝海外贸易C.郑和下西洋D.马可·波罗回国19、 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均田免赋”“大顺政权”等关键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李自成起义B.大泽乡起义C.黄巢起义D.黄巾起义20、 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图中?应填写的民族是(     )A.吐蕃B.土尔扈特部C.突厥D.回族21、 清政府1759年颁布条例: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这可以说明清政府(       )A.完全断绝中西贸易往来B.关心西洋商人的人身安全C.对西洋商人的防范心理D.盲目自大的心理表现22、 “喜看梨园春常在,生旦净丑绽异彩;”这是赞颂我国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国粹艺术的诗句,该国粹艺术被誉为“国剧”,它是(     )A.昆曲B.徽调C.豫剧D.京剧23、 清初康熙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一对台措施的最主要意义是A.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C.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D.标志台湾成为中国一个行省二、综合题24、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干多年,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尚书省,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尚书省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六部指的是尚书省下属的行政机构,分别为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礼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材料二: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天下事如指掌矣;——《元史》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               “偏房”外景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1〕材料一中的制度指什么?这一政治举措有何意义?〔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元朝时我国地方行政制度最大的创举是什么?元朝还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3〕材料三中“我朝罢丞相”是指哪个朝代?这一举措解决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哪一矛盾?〔4〕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哪一个机构?其设立有何影响?〔5〕结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说说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显现出什么发展趋势?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步辇图材料二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摘自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材料三             戚继光像                                   郑成功像材料四   清朝疆域图(1820年)材料五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伟大祖国的历史;——张琨、郭家翔《以坚定历史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材料一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幅画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并说明其重要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小中国”到“大中国”,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开创性的有效治理措施?〔3〕请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位历史人物,简要介绍其事迹;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精神?〔4〕请从上图①②③中任选一处,说说清朝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的贡献;〔5〕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认识;26、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设计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光辉的科技著作】      图1 宋应星(邮票) 图2 《本草纲目》中的药材插图活动二【伟大的发明创造】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因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根(英国)活动三【多彩的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诗词文赋争相辉映,璀璨夺目;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到明清时期,大体上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清代的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1〕活动一中图1这一人物写了哪一部著作?图2这一著作的作者是谁?〔2〕活动二中所说的“在战争中”“在航行方面”改变世界的发明分别指的是什么?〔3〕根据活动三指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发生变化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