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教研组计划谢艳霞.doc
5页社会教研组计划— 谢艳霞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一)目标制定的依据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是在自身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即生命个体从呱呱附地的那一刻起,社会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其施加影响,期待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同时,幼儿为了自己的自下而上和发展,也总是在积极地适应社会,逐渐接受与内化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并在自己的个性中显现出来这就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由此可见,确立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必须依据社会的要求、幼儿的发展及学科本身等几个方面1. 社会的要求每一个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宗旨,这一宗旨要在各个教育领域里贯彻落实未来的一代应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是幼儿园社会教育领域担负的责任所以,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和愿望,并关注社会的变化,关注社会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如对对话、沟通、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新态势,全球科技革命使人类生活日新月异,人类间的物理距离相对缩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依赖性、制约性正在加强,人类的命运日益受到一些共同因素的制约,“地球村”、“地球公民”等名词反映了人类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社会的发展突出了学会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这些社会的变化势必要求幼儿园社会教育作出调整(有的可能是低层目标的调整,有的是总目标的调整),使得人类的下一代了解这个世界、关注这个世界,进而理解这个世界2.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幼儿社会教育必须注重幼儿的发展,虽然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但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因而至关重要幼儿的发展,尤其是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是确定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社会成员应具备的许多重要品质,都与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有关尤其是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塑造,都与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培养紧密相关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表现出大致的规律和特点,这些反映了某个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因此,制定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必须依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大致特征,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3.学科本身幼儿社会教育涉及的学科众多,如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等每一个学科中的基本目标或启蒙性目标,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如社会学中关于了解和理解一定的社会角色,参与社会交往等目标,都将以最基本、最启蒙的形式影响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确定。
又如人类学中关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应理解其民族文化自身的合理性,并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这也会以最基本、最启蒙的形式体现在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当然,从以上三个根据出发,无论是社会的、儿童的还是学科的等方面都可列出许多教育目标因此,在具体制定社会教育目标时,应从我国教育的现实及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上,审慎考虑二)目标的结构及其分析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结构,是指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它包括总目标、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单元目标、教育活动目标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是以社会教育目标的概括性程度高低加以区分的即越上层的目标概括性越高,越下层的目标概括性越低,越具体1.总目标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其他层次目标的依据和基础,是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关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目标的阐发,主要是关于自我意识和社会行为方面这一目标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最概括的表述2.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1)分类目标,是对社会教育不同的侧面、类别确定目标,即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的目标不同类别的目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自然地衔接和连续2)阶段目标,是把社会教育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年龄阶段,是各个年龄阶段社会教育应达成的最终结果的表述。
它依据社会教育的总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和深入不同的阶段目标之间是连续的、衔接的社会教育的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都属于第二层次的目标,这与其他领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社会教育方案中,社会教育的目标体现在对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处理上是有差别的有的先有分类目标,然后才有阶段目标;有的先有阶段目标,然后表现各阶段的分类目标;有的把两者结合起来,只呈现阶段目标,分类目标融于阶段目标之中3)单元目标,既可指时间单元目标,也可指内容单元目标以时间为单位,如按学年、学期、月等划分的,称时间单元;以内容为单位,如按主题、中心划分的,称内容单元两者都是把阶段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单元之中,是对阶段目标的具体化,即多个以时间或以内容为单元的目标的相互联系、逐步递进,便构成年龄阶段目标同时,单元目标为具体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4)教育活动目标,是最具体的目标,它是单元目标的具体化和展开,必须与前三个层次的目标保持一致性、对应性教育活动目标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可操作性、可验证性,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和学的行为,通过师生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如大班活动“国戏——京剧”的目标为“使幼儿大致了解京剧的特点,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初步培养幼儿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这一目标与总目标中“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以及分类目标的“社会文化”中“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文化精品”及阶段目标中大班的“引导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是一致的,相对应的,它把总目标、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进行了具体化通过这一活动,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这里未提及单元目标,因为单元目标可由各个幼儿园依据以上两个层次的目标自行制定,教材附录中也无法具体到这一层次但不管怎样,有了单元目标,就使得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有了更直接的依据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是指幼儿园社会领域所包含的特定现象、事实、规则及问题等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们依照一定的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实现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一)对社会教育内容的分析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人际关系指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中人(家长、老师、小朋友等)的交往过程形成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规则、交往技能,以及交往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他人意识和相互关系这些教育内容主要存在于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中如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同伴间的交往,与教师的师生交往,以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间的交往所提供的榜样方式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幼儿园与家庭相比,有着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的诸多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帮助幼儿从小学习如何积极地对待别人、认识自己,如何与人和睦快乐相处,懂得分享和尊重别人,如何正确处理分歧和纠纷 (二)选择和组织社会教育内容遵循的原则1.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由近趋远的原则2.由易至难,逐步深入的原则3. 关联与系统的原则4. 渗透性原则 (三)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包括一般的教育方法和专门的教育方法1.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1)语言传递教育法,包括讲解法、谈话法和讨论法(2)直接知觉教育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参观法(3)行为练习法行为练习法即组织幼儿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去进行实践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幼儿明白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和巩固幼儿社会行为习惯 (4)行为评价法行为评价法是指对幼儿符合社会言行的表现给予褒贬判断,从而使幼儿受到教育行为评价法可分为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 (5)陶冶法陶冶法主要利用人际关系、行为环境、社会风气、情感气氛等来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公德、社会行为和亲社会情感它包括环境陶冶法和艺术感染法2.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1)移情训练法 (2)角色扮演法(3)观察学习法以上就是本学期社会教研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