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卢沟桥烽火》(徐留).doc
3页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第二单元第5课: 《卢沟桥烽火》课型阅读课(主备教师:徐留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读准多音字“爪”、 “咽”、“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攻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学生预习情况分析教学板块教学板块教学流程教学修改一、预习导入:了解卢沟桥,解题;学习生字词1.出示词语复习气势汹汹 人仰马翻 哭爹喊娘 抱头鼠窜严词拒绝 同仇敌忾 奋起还击 两面夹击让你想到了什么?2.请简要说说卢沟桥事变的主要经过3.自读课文,请画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时间段的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1、“九一八”事变后(1)2、1937年7月7日深夜(2—3)3、第二天凌晨(4)4、当天晚上(5)5、卢沟桥事变第二天(7—8))二、学习文本:(一)明确卢沟桥的战略地位,体会日本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学习第一自然段1.引导学生理解“侵占”“蚕食”“妄图”等词,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2.学习“咽喉”这一隐喻,体会卢沟桥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同时了解“九一八”事变)(二)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憎感情课文(第2-5自然段)具体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其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中国军民顽强抗击的场教学流程教学修改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1.读一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事件的来龙去脉画出表示时间关系的词句2.仔细品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然后就各个时间段里的战事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表格里:时间 敌军 我军3.组织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体会我军的英勇顽强和侵略者的蛮横狼狈预设一:理解“挑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挑衅行为?预设二:学习我国守军顽强抗击侵略者部分:读相关句子,品词说感受,再读板书:英勇顽强)预设三: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侵略者蛮横无理而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板书:蛮横狼狈)4.再次朗读,加深体会5.编写提纲,练习复述引导学生按照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描述敌我双方神态举动的关键词语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先同桌对说、小组互说,再全班交流评议三)感受形势之危急,激发强烈爱国情导读第6-8小节,读懂了什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该怎么办?(号召)预设:三个“危急”,三个感叹号的作用。
排比,顺序,联系“咽喉”的战略地位,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的真正目的)三、复述课文:四、看图:引导学生勿忘历史作业设计1.整理本课的成语,并用几个成语写一段话,突出大刀队员们的英勇顽强2.完成大册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