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英学校校园十佳和乐少年评选活动方案.docx
23页育英学校校园十佳和乐少年评选活动方案 英育学校"校园十佳和乐少年'评选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宣传和树立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少年典型,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奋发成才,引导大家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和乐健康地成长学校政教处决定在全校开展英育学校 "校园十佳和乐少年'评选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二、评选范围: 在校各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 每年6月中旬和12月下旬 四、评选条件: (一)思想表现好: 1、在家表现好: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不霸道,不娇气,自己的事自己做,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在社会表现好:邻里反映好,遵守社会公德; 3、在校表现好: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是同学们公认的表率,曾获过校"优秀学生'以上荣誉; 4、本学期行规达标必须是优秀; 5、积极主动参加学校或班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好 (二)学习好: 1、学习认真、刻苦,学习态度端正,有上进心 2、讲究学习方法,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强,善学、乐学; 3、学习成绩优良,身心健康。
(三)身体好: 1、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各项体育活动;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心理健康,情绪乐观,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自信、坚定; 4、体育课成绩必须是优良残疾学生(须持中华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证)和因病免体的学生(须有区县级以上医院的证明),能努力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此项成绩按具体情况酌情考虑 (四)人际关系好,善于合作交流 1、爱好广泛,善于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2、个性特长发挥好 五、评选程序: 1、宣传发动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切实引导广大少年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2、推荐"校园十佳和乐少年'候选人各班级按照评选条件,可推选出两名候选人(每名候选人必须由全班学生共同推荐,充分征求年级组有关任课老师的意见产生),并由班主任对候选人事迹材料进行提炼、审核上报填写申报表,撰写300字左右的推荐材料,按要求将电子文档发送至英育班主任群共享,过期作弃权处理 3、各段名额分配如下:小学低段、中段、七年级、八年级各三名,高段、九年级各四名 4、终评以评选标准进行考核,分数从高到低确定10名候选人,并提交校长室研究审定,终评出温州英育学校"校园十佳和乐少年',其余候选人评为"校园之星'。
5、表彰学校将在结业典礼上召开"校园十佳和乐少年'表彰大会,授予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校园十佳和乐少年'个人照片及先进事迹做成展板展示 六、评选标准: 1、资历:行规达标优秀5分;体育课成绩优秀5分,良好3分 2、评先评优: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校园之星(省、市、区、校级单项先进分别计5、4、2、1分) 3、学生各类获奖 级别 等次 一等 二等 三等 优秀奖、鼓励奖 注:运动会获奖1、2名计一等奖,3、4名计二等奖,5、6、7、8名计三等奖 4、学业成绩: 根据本学期的期末成绩以10%的比率计入 七、本方案解释权属政教处 英育学校政教处 英育学校"校园十佳和乐少年'候选人申报表 [管理文库 .glwK] 篇2:许屋学校校园十佳和乐少年评选活动方案 许屋学校"校园十佳和乐少年'评选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宣传和树立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少年典型,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奋发成才,引导大家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和乐健康地成长。
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温州许屋学校 "校园十佳和乐少年'评选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二、评选范围: 在校各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 每年6月中旬和12月下旬 四、评选条件: (一)思想表现好: 1、在家表现好: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不霸道,不娇气,自己的事自己做,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在社会表现好:邻里反映好,遵守社会公德; 3、在校表现好: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是同学们公认的表率,曾获过校"优秀学生'以上荣誉; 4、本学期行规达标必须是优秀; 5、积极主动参加学校或班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好 6、爱好广泛,善于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7、个性特长发挥好 (二)学习好: 1、学习认真、刻苦,学习态度端正,有上进心 2、讲究学习方法,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强,善学、乐学; 3、学习成绩优良,身心健康 (三)身体好: 1、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各项体育活动;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心理健康,情绪乐观,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自信、坚定; 4、体育课成绩必须是优良。
残疾学生(须持中华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证)和因病免体的学生(须有区县级以上医院的证明),能努力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此项成绩按具体情况酌情考虑 五、评选程序: 1、宣传发动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切实引导广大少年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2、推荐"校园十佳和乐少年'候选人各班级按照评选条件,可推选出两名候选人(每名候选人必须由全班学生共同推荐,充分征求年级组有关任课老师的意见产生),并由班主任对候选人事迹材料进行提炼、审核上报填写申报表,撰写300字左右的推荐材料,按要求将电子文档发送至许屋班主任群共享,过期作弃权处理 3、各段名额分配如下:第一学期:小学一、二年级各一名,三至六年级各两名,七年级、八年级各三名,九年级各四名第二学期:小学一至五年级各两名,七年级、八年级各五名第一学期已评上"校园十佳和乐少年'的同学,第二学期不参评 4、终评以评选标准进行考核,分数从高到低确定10名候选人,并提交校长室研究审定,终评出温州许屋学校"校园十佳和乐少年',其余候选人评为"校园之星' 5、表彰学校将在结业典礼上召开"校园十佳和乐少年'表彰大会,授予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
"校园十佳和乐少年'个人照片及先进事迹做成展板展示 六、评选标准:(满分为100分) 1、资历:行规达标优秀5分;体育课成绩优秀5分,良好3分满分为10分) 2、评先评优: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校园之星(省、市、区、校级单项先进分别计5、4、2、1分)满分为10分) 3、学生各类获奖(满分为30分) 级别等次 一等 二等 三等 优秀奖、鼓励奖 省级 8 6 4 3 市级 6 4 3 2 区级 4 3 2 1 校级 2 1 0.5 注:1、运动会获奖1、2名计一等奖,3、4名计二等奖,5、6、7、8名计三等奖 2、同一奖项以最高奖计,不重复累计 4、学业成绩:(满分为50分) 根据本学期的期末总成绩以10%的比率计入 七、本方案解释权属政教处 z许屋学校政教处 二〇一四年六月四日 许屋学校"校园十佳和乐少年'候选人申报表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级 主要事迹简介 (可附后) 综合评定 1、资历: 2、评先评优: 3、学生各类获奖 4、学业成绩: (所有材料需附复印件) 班级意见班主任:年月日 学校意见年月日 注:1、所有获奖证书以学习阶段为主(如小学生以小学阶段、中学生以中学阶段) 2、将此表格以电子形式上报到政教处 篇3:永乐区名师团队建设工程人选评选活动方案 永乐区"名师团队建设工程'人选评选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培养和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的优秀教师团队、知名班主任团队、和谐管理团队和高素质课程团队,引领我区教育向优质、均衡、特色、和谐化方向纵深发展,结合永乐区第二期"四名工程'人选评选,经研究,自2013年6月起,实施第二期"永乐区名师团队建设工程',培养周期三年(2013年7月-2016年6月)。
现将第二期人选评选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条件 详见附件1、2、3、4 二、参选范围 符合条件的在职中小学优秀教师,各类人选只能报一项,不能兼报 第一期"名师团队建设工程'人选不再参加本次同类别人选的评选 三、评选程序 1.自主申报在职教师依据条件,自主申报 2.学校推荐各学校依据评选条件、日常教学表现和工作业绩,择优推选符合条件的本校教师参加评选 3.组织评审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组织专门人员对参评人员的报送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各类人选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正式确定为第二期"永乐区名师团队建设工程'人选 4.推荐市评从两期人选中择优推选参加永乐市第二期"四名工程'人选评选 四、材料报送 (一)材料内容 1.名师人选 (1)《第二期永乐名师建设工程人选申报表》一式3份 (2)近5年来,出版的专著(不含教案、试题、论文集等)、在地市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原件 (3)所申报任教学科(只能填报一科)的近5年来由市级及以上教研部门颁发的优质课(市级为二等奖及以上)、优质课程资源(市级为一等奖)、公开课、专题讲座或经验交流证书原件。
(4)近5年来,在市教研中心组织的与任教学科有关的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评选(即"六大课题'与"十三大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中获奖(市级二等奖及以上)证书原件;近5年来,在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任教学科有关的各种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获奖证书原件 (5)近5年来参与或负责的由市级及以上教育科研部门规划的课题结题证书和课题立项通知书原件 (6)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原件 (7)获得的由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教科研先进个人、教育创新人物等荣誉证书原件 (8)获得的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颁发的省级远程研修优秀学员、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研修组长证书原件;参加山东省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证书原件 (9)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参评,须由学校出具兼课及课时不少于同学科周课时标准时数二分之一的证明材料1式2份 2.名班主任人选 (1)《第二期永乐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申报表》一式3份 (2)近5年来,出版的专著(不含教案、试题、论文集等)和在市区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原件。
(3)近5年来,由市级及以上教研部门颁发的主题班会、心理优质课(市级为二等奖及以上)、优质课程资源(市级为一等奖)、公开课、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