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第二章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pptx
36页全 国 导 游 基 础 知 识,主讲:雷艳,第二章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第一节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考 试 说 明,,,四,主要内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旅游业,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旅游业,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旅游业,中国古代旅游历史悠久,但是旅游真正作为一个行业则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其重要标志是旅行社的产生,即1927年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基础上成立的中国旅行社自此,旅游作为一种营利的业务进行经营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旅游业,20世纪20年代,虽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落后,人民贫困,但旧中国在交通(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住宿(中西式旅馆招商客栈、公寓等)设施上也进行了一些建设,客观上为当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旅游业,中国旅行社明确的任务是“导客以应办之事,助人以必须之便,如舟车舱之代订,旅舍卧铺之预订,团体旅行之计划,调查游览之人手,以致轮船进出之日期,火车往来时间,在为旅客所急需者”(《旅行杂志》1927年春季号)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了开端,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仅出游的人数少,而且旅行社的规模也不大,对当时的社会贡献很小。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旅游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对发展旅游也很重视,但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以接待为主,即接待国际友好人士和海外华侨及其眷属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旅游业,为适应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归国探亲访友的需要,1949-1956年,福建、广东及其他一些地方率先组建了华侨服务社,并于1957年成立了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 1963年,华侨服务社已遍及全国各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旅游业,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社,与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合署办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旅游业,为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时的苏联、东欧诸国的专家和一些国际友好协会的人员来华,1953年6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于1954年4月15日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性质为国营企业 1960年,该社性质改为事业单位,由国家差额补贴1955-1964年,该社接待的外宾和旅游者一直徘徊在1000-3000人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旅游业,为了加强对全国旅游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64年经全国人大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并与中国国际旅行社合署办公。
其主要任务是: 负责对外国自费旅游者的管理工作; 领导各有关地区的国际旅行社和直属服务机构的业务; 组织我国公民出国旅行; 负责有关对外联络工作和宣传工作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旅游业,这个时期,我国旅游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了全国性的旅游接待专门机构和管理机构,接待的人数也呈增长趋势,但是这些接待工作都是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的,并未将其作为旅游业务来经营;而且接待机构在性质上属事业单位,而不是自主经营的企业2019年真题单选】 为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新中国最早设立的负责国际友好协会的人员来华的旅行社是( ) A.华侨服务总社 B.中国旅行社 C.中国国际旅行社 D.中国青年旅行社,,,历年真题,【答案】C,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事业向产业转变阶段(1979-1991年),旅游产业加快成长阶段 (1992-1997年),旅游业由经济增长点向新兴产业、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转型阶段 (1998-2008年),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阶段(2009年至今),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事业向产业转变阶段(1979-1991年),1981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会议所做的《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事业向产业转变阶段(1979-1991年),为适应旅游经济事业的发展,先后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一是1982年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改为国家旅游局,直属国务院领导,统管全国旅游事业; 二是各省市相继成立旅游局,负责管理各地的旅游事业; 三是成立了由国务院副总理为首的,由17个部门组成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协调全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事业向产业转变阶段(1979-1991年),1985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提出,旅游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散经营,统一对外”的原则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事业向产业转变阶段(1979-1991年),按照这一原则,旅游业加快了改革步伐,逐步实现了四个转变: 一是从过去主要搞旅游接待,转变为开发建设旅游资源与接待并举: 二是从只抓国际旅游,转变为国际、国内旅游一起抓; 三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建设旅游基础设施,转变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起上; 四是旅游经营单位(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汽车和游船公司等)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
这一年,旅游业被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事业向产业转变阶段(1979-1991年),在这个阶段,国内旅游开始起步,出境旅游以出国探亲游、边境游为主要类型进行试点试行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产业加快成长阶段 (1992-1997年),在我国“八五”(1991-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旅游业被正式定为产业 1992年,国家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了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产业加快成长阶段 (1992-1997年),1993年,国务院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意见》,提出国内旅游要坚持“搞活市场、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方针,将国内旅游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产业加快成长阶段 (1992-1997年),1997年,香港回归,国家旅游局召开了出境旅游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开展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推动了内地与香港出入境双向市场的起步发展使我国旅游业呈现出国内游、出境游和入境游开始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产业加快成长阶段 (1992-1997年),在这一阶段,三大旅游市场发展相继活跃。
199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达6.44亿人次,旅游收入2112.7亿元;人境旅游人数5758.8万人次,收汇120.74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532.4万人次,旅游支出101.66亿美元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经济增长点向新兴产业、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转型阶段 (1998-2008年),为了扩大内需,激活市场,加快向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转型,国家采取了系列措施: 一是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是开始实行春节、五一、十一3个连续7天的黄金周假期制度; 三是启动了“中国优秀城市”的评定;,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经济增长点向新兴产业、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转型阶段 (1998-2008年),四是推动旅游发展方式从传统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创新型发展; 五是将发展旅游业的重任由创造就业向就业、旅游扶贫转变;六是推进旅游业的发展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类型、全方位转变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经济增长点向新兴产业、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转型阶段 (1998-2008年),在这个阶段,我国旅游业对城镇化建设、乡村脱贫致富、生态保护、实现美丽中国等起着重大作用。
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阶段 (2009年至今),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将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阶段 (2009年至今),2013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 2016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勾画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蓝图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阶段 (2009年至今),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将发展全域旅游提升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的新高度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阶段 (2009年至今),2009年以来,在产业融合发展、资本并购、连锁经营和“互联网+”以及全域旅游、厕所革命和旅游供给侧改革等的创新发展中,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有竞争潜力的大型旅游企业,线上旅游增长迅速,旅游产业规模和实力显著提升,旅游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几乎所有的省(区、市)都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阶段 (2009年至今),总之,经过40年努力,我国旅游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变: ①从粗放型旅游发展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发展转变; ②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转变; ③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④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旅游并重转变; ⑤从浅层次旅游向深层次旅游转变; ⑥从事业方向向产业方向转变; ⑦从被动跟从国际规则向积极主动的旅游国际合作和旅游外交转变; ⑧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阶段 (2009年至今),在这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使旅游成为更加安全的旅游、更加文明的旅游、更加便利的旅游、更加快乐的旅游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旅游业,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阶段 (2009年至今),我国旅游业虽然达到一定规模,但普遍存在文化挖掘力弱、产品同质化重、创新意识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因此,必须以发展优质旅游来持续增加旅游的有效供给和高质量供给,从而以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民旅游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