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x
9页◎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课程的性质《管理学基础》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群、物流管理专业群中物流管理、交通运 输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等各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管理 类专业不同于工科类专业,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不仅是一线岗位现场作业的骨干、组 织者甚至是未来的领导者,还应该具备协调能力、沟通公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的职业素质该课程正是基于满足这种要求而设置的 该课程以“一个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该及可能运用的各项管理职能”为中心,以 管理活动中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岗位的业务内容和流程为对象,以管理的技术、方法 和流程为主线,以企业(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为抓手,以从事中基层 群体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集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管理技能于 一体,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实用性层次性较强、综合程度较高的职业技术课 程1.1 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设计,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在专 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专家、学者与企业管理人员等 对管理类专业相应的经营管理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以应用为目的, 以够用为度量,按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项目,为专业 技能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适用于培养经营管理领域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本课程标准力求追踪行业技术动态,及时涵盖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在企业管理 中的应用情况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掌握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达到提高学 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本课程倡导任务型、实践型、启发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 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企业管理 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营运管理与操作能力同时通 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计划制定、机构设置、制度拟定、角色扮演等活动项目来 组织教学,在企业的营运管理与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管理知识、技能的理解与运用, 培养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职业能力◎〈课程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型、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 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奠定基础2.1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主要应使学生具备在企业或组织管理岗位等各岗 位主管的工作能力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1、能学会组织团体中管理的一般流程;2、能熟悉影响管理职能发挥的因素;3、能学会计划的程序、方法;4、能熟悉理解决策过程和决策技术;5、能熟悉组织架构的常见形式,理解组织变革中的动力与阻力,具备初步进行 组织机构设计的能力;6、能熟悉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原理的基本方法,掌握人员配备的技能;7、能学会如何运用激励理论进行员工激励,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初步具备进行 挫折管理的技能;8、能学会如何解除管理活动中有效沟通的障碍,并初步具备冲突管理的方法;9、能学会衡量工作成效、纠正偏差的控制方法;能熟悉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 重要性影响,掌握创建、塑造企业文化的途径;10、能学会行政单位管理、事业单位管理、生产型企业管理、流通型企业管理 的基本方法、策略;11、能运用创新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为从事的管理工作服 务,以便适应未来就业创业时管理理论应用的新发展。
2.2 知识目标为达到上述能力目标,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的专业知识:1 .为什么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管理科学?管理者的概念及其应具备的管理技 能;不同管理流派主要的管理思想;2 .能够解释古今中外著名的管理案例中蕴含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3 .决策的程序、影响因素和决策技术;4 .计划的内容、作用与制定方法;明晰实现目标管理的步骤;5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方法、常见形式;6 .领导威信、领导理论和领导艺术的运用;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沟 通过程、类别及沟通障碍克服的方法;7 .管理控制的流程和方法;8 .行政单位管理的环境;行政组织岗位职能分析的方法;公共产品与公共管理 的内涵;9 .事业单位管理财物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10 .流通型企业中的进货管理、质量管理、存货管理、营销管理;11 .生产型企业的作业流程和人本管理;现场改善的策略、方法,以及安全生 产责任追究制的实施;12 .管理创新的理论、战略管理、信息管理的内容以及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2.3 素质目标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渗透以下素质能力的培养:1 .探究问题的能力;2 .与人沟通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3 .团队协作的能力;4 .自学的能力;5 .解决问题的能力;6 .信息处理的能力;7 .创新能力等。
◎〈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如下表序 号学习内容教学要求参考课时模块教学单元 /项目能力要求知识要求1理养础认 理培基识 管念与知知管理的基 础知识1、能描述管理的任务与目标,树立管 理理念;识别管理者的角色扮演;2、能描述管理理论发展过程和各代表 流派的基本观点:3、能分析古今中外典型管理案例4、能区分不同决策型;熟悉并能运用 决策的程序与方法1 .掌握管理的概念:明晰管理者的定 义:界定管理者的素侦2 .熟悉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及典型的现代管理学派;3 .熟悉决策的影响因素和决策过程:4 .掌握决策的概念及常用方法;界定 决策的理性限制及克服102的职流 理C?与 管核能程计划管理 技术1,能模拟计划的表现形式并阐述计划 的层次体系:2 .能区分目标管理的优缺点:3 .能进行资金的筹集与运用:4 .能熟悉计划的步骤并运用计划的技 术:5 .能熟悉并运用目标管理的步骤1 .掌握计划的概念:2 .熟悉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3 .明晰计划的步骤:4 .掌握目标管理的概念;5 .明晰目标管理实施的步骤18组织管理 技术1 .能模拟组织工作的基本过程;2 .会设计常见的组织机构;3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授权、集权和分 权:4 .血道如何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5 .会分析组织变革的动因、征兆及阻 另1 .掌握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2 .明晰职权与授权的概念;3 .理解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含义4 .掌握团队的概念及其特征领导、激 励与沟通 技术1 .能掌握如何发挥领导的作用;2 .能识别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不同:3 .能模拟使用几种典型的激励理论:4 .能掌握并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与技 能,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5 .能根据要求,提出解决和改进管理 工作中的领导、激励和沟通问题1 .掌握领导的概念:2 .理解领导与管理的关系:3 .理解管理方格理论、领导方式的连 续统一体理论.4:就悉几种代尢性的激励理论;5 .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管理控制 技术L能区分控制与计划、管理控制与一 般控制:2 .知道如何发挥控制的作用:3 .能模拟运用控制过程;4 .会区分控制的类型并能实际运用;5 .会利用控制的方法1 .了解控制的作用和特点:2 .掌握捽制的概念、方法和技术:3 .明晰控制工作的过程;4 .清楚并能区分控制的基本类型:5 .能把握控制工作中的基本原则3管理实 战应用行政单位管理技术1,能够熟悉分析当前我国的行政环 境;2 . 4模拟行政组织的岗位角色:3 .熟练运用基层组织的各项管理技 巧;4 .会识别公共产品,能把握相关法律;5 .能进行行政监督实践1 .掌握行政环境的概念、内容:2 .了解行政环境的特征;3 .掌握行政组织岗位职能分析的方法;4 . 了解行政组织决策;5 .理解公共管理的内涵8事业单位管理技术1 .模拟事业单位管理的贡任并筛选出 三做鬼未责任:2 .会描述知识管理的含义:3 .能区分事业单位、企业、其他非政 府组织:4 .会设置某一事业单位岗位;5 .会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1 .掌握事业单位的概念,了解事业的 性质和特征:2 .熟悉事业单位财物管理的策略、人 力资源开发的内容:3 .能清楚描述事业单位的责任:4 .明晰知识管理的策略;5 .会界定事业单位的岗位流通企业管理技术1 .能模拟流通企业的进货流程;2 .观察超市的货物陈列方法,掌握货 物陈列技巧;3 .会利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管理:4 .会利用经济批量模型进行库存控 制;5 .会进行营销策略的搭配运用1 .熟悉流通企业的进货流程:2 .理解流通企业的进货艺术;3 .理解流通企业的质量管理:4 .了解存货的意义,掌握存货控制方 法:5 .掌握流通企业的营销管理技巧生产型企业管理技术1 .会分析生产企业主要的岗位职责:2 .掌握现场主管的必要的管理技能:3 .会开展现场管理能力训练的方法;4 .能根据要求采用责任追究制1 .熟悉生产企业的作业流程:2 .理解人本管理的含义:3 .熟悉现场改善的策略与方法;4 .认知安全生产责任追窕制4管理创 新与应 用创新管理技术1 .会结合案例理解创新2 .模拟管理的职能进行创新过程的培 illl3 .能识别管理创新的过程和技巧;4 .知道如何发挥组织文化创新的职能1 .掌握创新的概念,了解创新的特点2 .知道创新的意义和作用3 .熟悉创新过程的理论4 .掌握创新的培育技巧6战略管理技术1 .针对特定的组织,会区分其战略层 次2 .能制定企业经营的基本战略3 .能对给定的组织进行战略分析1.能模拟进行战略管理1 .理解企业战略的概念及层次;2 .了解企业战略的特征;3 .明晰企业战略成功的途径;4 .理解战略计划与战略管理的含义;5 .掌握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信息管理技术1 .会定义并描述信息管理的含义;2 .能区分信息化与信息产业:3 .知道如何发挥信息管理的作用;4 .识别员工信息素养与企业核心竞争 力1 .掌握信息管理的概念;2 .了解信息管理的分类和信息管理 系统、信息化与信息产业;3 .明晰信息管理的特征:4 .清楚知道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与建议》教材或参考资料选用4.1.1 教材选用及编写1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参考“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技能、知 识与态度)”和“活动设计”,把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形成 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
2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3 .教材内容要注重能力培养,并体现任务驱动、案例启发,要以学生为教 学主体,设计灵活多样任务,创设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 料及体验和思考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各种任务活动 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4 .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尽量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强调门 店营运管理专业知识,同时配备供教学使用的材料,以方便教学教材应突 出实用和创新,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单纯的重复操练5 .教材内容应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保持与 时代经济发展同步力求语言真实、语法规范,功能围绕能力培养,做到实用有 效6 .教材中的案例具有时效性,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