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安市绿地调查.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凯和****啦
  • 文档编号:291674042
  • 上传时间:2022-05-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临安市绿地调查 临安市绿地调查 1. 自然环境 1.1地理位置: 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部,北纬30°14′,东经119°42′总面积3124平方公里 临安地处浙西北,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北靠安吉,是距离上海、杭州等大都市最近的山区市市域东西长 100余公里,南北宽50余公里,总面积3124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3个乡镇298个行政村,人口52万市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15万市人民政府设在锦城街道 1.2土壤:土壤以红壤土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 58.94%,主要分布在海拔650米以下低山丘陵地区,黄壤土占20.31%,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中低山区,岩性土占10.98% 1.3气候: 临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和暖润湿,光照充沛,雨量充满,四季清晰年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无霜期年平均为237天,受台风、寒潮和冰雹等苦难性天气影响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立体气候明显,从海拔缺乏50米的锦城至1500米的天目山顶,年平均气温由16℃降至9℃,年温差7℃,相当横跨亚热带和温带两个气候带。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暖润湿,四季清晰,具有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全年降雨量 1628.6毫米,全年平均气温16.4°C,全年 日照时数1847.3小时,森林笼罩率76.5% 1.4植被:【市树银杏】银杏,别名白果树、公孙树、鸭掌树,属裸子植物以“活化石”著称的银杏,在中生代侏罗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而野生状态的银杏仅零星分布于西天目山海拔300米~1200米地带和山谷中1978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7卷《裸子植物卷》载:“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我国的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林木2022年第3期《中国国家地理》载:“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国浙江西天目山尚残存少量是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的银杏西天目山上有银杏244株,其中,最负盛名银杏被称为“五世同堂”,有22株,位于海拔960米处,开山老殿下方约50米,它是西天目山的一个知名景观 临安银杏古树颇多,全市各乡镇均有分布大峡谷镇千顷塘1株银杏高20米,胸径110厘米,树龄1300年湍口镇勤丰村1株银杏横卧小溪,5根分支向溪中平伸,形成“卧银杏”,树龄500余年凉快峰镇乾山村2株银杏高28米,胸径120厘米,冠幅20米×15米,树龄1000余年。

      1986年1月19日,临安县人大常委会八届十一次会议通过议案,将银杏树确定为临安“县树”此后,市民广泛种植,1987~1989年,全市种植银杏24万株银杏叶还被用作临安电视台台标和中国首届森林资源博览会会标 1.5地形地貌:临安市属江南地层区中江山至临安地层分区,境内地层自元古界震旦纪至新生界第四系,除中生界三叠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缺失外,均有发育;区域构造属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在漫长的地质年头中,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作用,构成境内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境北、西、南三面环山,形成一个东南向的马蹄形屏障西北多崇山峻岭,深沟幽谷;东南为丘陵宽谷,地势平坦,全境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西北、西南部山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东部河谷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西部凉快峰海拔1787米,东部石泉海拔仅9米,东西海拔相差1770余米,为浙江省罕见境内低山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排列,交织分布,大致可分为中山——深谷、低山丘陵——宽谷和河谷平原三种地貌形态,中山(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积占5.4%,中低山(海拔高度800米~1000米)占8.8%,低山(500米~800米)占18.3%,丘陵岗地(100米~500米)占57.4%,河谷平原(100米以下)占10.4%。

      2. 人文环境 2.1历史沿革:出土文物说明,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先人在临安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出土的石斧石刀,为境内察觉最早的原始农业生产工具,距今约10万年;新石器时期的石器残件、陶 器残片和磨制工具等多有察觉,距今约1万年;良渚文明时期的玉器在临安也有出土,距今约6000年 临安市全境系原临安、於潜、昌化三县合并西汉前,三县无建制春秋时,市境东南地域属越,西北地域属吴;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占越地,全境属吴至战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吴为越所灭,属越地;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属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境东南属会稽郡余杭地,西北属故鄣地 县治建制有2100余年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设於潜县;东汉建安十六年(211)置临水县,晋太康元年(280)改称临安;唐垂拱二年(686)置紫溪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称昌化三县建制历元、明、清、民国据《太平寰宇记》载,临安取临安山为名1958年,余杭县并入临安县,於潜县并入昌化县;1960年,昌化县(含於潜)并入临安县;1961年,原余杭县析出。

      1996年12月28日,临安撤县设市 2.2历史文化:临安市儒、佛、道文化历史悠久有大禹、防风氏、秦始皇的遗迹;是唐末五代十国之一吴越国钱王钱镠的故里,有保存完好的钱镠墓葬和出土的钱宽、水邱氏墓、康陵等吴越国王陵;有郭璞、谢安、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郁达夫、周恩来等名人的踪迹和诗文;有宋代文人洪咨夔,明代地理学家 徐霞客,清代数学家方克猷,现代革命烈士来学照、爱民模范赵尔春,当代出名经济学家骆耕漠、高原赤子陈金水等地方优良人物西汉初佛教传入中国时,印度僧人就入天目山传教,天目山被尊为韦驮菩萨道场,历代高僧辈出,在东南亚尤其日本影响很大临安是道教宗师张道陵的出世地,在西天目山有张公舍等遗迹,在青山湖街道宫里村有出名的洞霄宫遗迹,昔为江南出名道观 【临安吴越国王钱镠文化】 钱镠(852-932)字具美,小名“婆留”,杭州临安县人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建立者唐大中六年(852)二月十六日生于临安县石镜乡临水里(今功臣山南麓钱坞垅),后唐长兴三年(932)三月二十六日薨于杭州,享寿81岁 钱镠出身贫贱,为生计所迫,17岁起铤而走险,与人结帮,贩卖私盐营生。

      21岁应募从戎,“王入军中骁勇绝伦”,为停滞藩镇战乱,维护百姓平静,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先后加封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国王,领一军十三州(今浙江全境和江苏苏州、福建福州),以杭州为都城钱镠在位30年,历事唐、后梁、后唐三朝五帝,谥武肃王传位子,子传孙,至978年,其孙钱弘俶纳土归宋吴越国传三世五王,共77年,为五代十国帝位最长者 —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