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1回声修改后教案董虹.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2477581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缺少我的思考,找亮点和写话能力培养靠上 31 回声 (修改后教案) 呼家楼中心小学 董虹教学目的:知识:认识6个生字及相关词语书写一个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语气朗读课文,读出奇怪、亲切、欢快的语气难点:初步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解决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师生、生生对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弄清楚回声是怎么回事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 导入:板书:声 你平时听到过什么声音?(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言)完成板书:回声(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问:哪儿能听到回声?回声是怎么回事?回声是怎样形成的?等等简单副板书:哪儿?什么是?形成?二、 初读整体感知: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读148页的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课文时,要注意把课文读正确)2、字音能读准了吗?来,试一试。

      带音节词语卡片开火车检查)3、小青蛙要考考大家,看看去掉音节后,这些词语你还能读准确吗? 1)检查字音:返回来 荡回来 碰到 石壁 岸上 激起 波纹 半圆、桥洞、倒影、好像 2)象声词: 呱呱呱 这是谁的叫声?(青蛙)你还知道是什么小动物的叫声? (预设:叽叽叽 小鸭:嘎嗄嘎 小狗:汪汪汪 小牛:哞哞哞 小老鼠:吱吱吱 这些词语把小动物的叫声模仿出来,多有趣呀!)3)重点字形: 游 睁大眼睛看这个字,一边听一边找:在水一方,有一人,是个孩子在游泳谁找到了,和同学交流一下谁来说一说记忆字形4)数量词处理,出示: 一圈 你能用手指画一圈吗?( 学生用手指画一圈) 出示: 一圈圈 你能再画画一圈圈吗?(学生一圈一圈画个不停).你们为什么画个不停?(一圈圈是好多圈的意思,所以多画.)那一圈圈波纹怎么读? (学生读一圈圈波纹)4、词语大家掌握得不错,请你再读课文,看看在本课中在哪儿能听到回声?(如果学生质疑没有问到在哪儿能听到回声,教师可以补充问,老师有个疑问,在哪儿可以听到回声?)三、细读理解:第一自然段:1在哪儿可以听到回声?(桥洞里)你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一自然段)指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什么好像大月亮?指说。

      出示句子: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2、大家找得真准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像大月亮出示课件:桥洞下的景色)学生到前面用鼠标来指,什么好像大月亮结合图片了解后,指读句子3、板画:这是半圆的石桥,这是水面,这是石桥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第二、三自然段1、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贴小青蛙图)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这时,小青蛙发现了什么?他奇怪什么?自己读读2、3自然段2、 师引读:小青蛙看到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了起来,生读:呱呱呱,多好看哪!(提示学生读出高兴得语气)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3、 多奇怪呀,小青蛙也感到很奇怪,他奇怪什么?指读校小青蛙的话读读这两个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 小青蛙很奇怪 小青蛙奇怪极了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加上“极”字后,你体会到了什么?(非常奇怪 4、那你就用非常奇怪,奇怪极了的语气读读这句话指读,读出奇怪极了的语气,点评:发现问题就去问,多爱思考的小青蛙呀!第四、五自然段1、 桥洞里真的藏着一只小青蛙吗?请你轻声读4、5自然段? 指答:预设一学生回答不是,是回声,预设二学生回答不出来。

      如果是预设一,教师说:为了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回声,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如果是预设二,教师说:没关系,只要我们仔细看青蛙妈妈的做法,认真读青蛙妈妈的话,就能知道答案让我们读课文找一找,为了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回声,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2、 出示图片,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谁能说说青蛙妈妈做了什么?指说. 河水又是怎么变化的? 随学生回答问题,出示动词理解“荡”的意思,当学生不理解时,结合荡秋千帮助学生理解.看清楚了吗?请你把第四自然段读清楚指读一人第四自然段3、 波纹的变化看到了,那回声是怎么形成的呢?读青蛙妈妈的话,看她一共说了几句话,给句子标出序号4、 青蛙妈妈说了几句话?(四句)我想请4位同学每人读一句.请你认真听,看看自己标对了吗?妈妈说了四句话,再读妈妈的话,想想每句话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随学生说板书 5、 在桥洞中,回声是这样形成的,在大山中的回声是怎样形成的,想看看吗?播放回声的课件,形象感受回声的形成回声和声音时同时出现的吗?(不是)那小青蛙听到的回声该怎么读呢?再读回声。

      追问为什么这样读?第六然段1、 青蛙妈妈多聪明呀,用看得见的水波纹来帮助孩子理解看不见的回声青蛙妈妈会怎么说这些话,自己试着读一读真是一个亲切的妈妈,真是一个耐心的妈妈2、 小青蛙听懂了吗?读读写小青蛙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非常高兴从哪体会到的?(一蹦老高)2人一组分角色读第五自然段,,体会妈妈讲解的耐心,体会小青蛙知道回声产生原因的高兴心情 第六自然段 引读:小青蛙又游回桥洞,学生接着读完为什么小青蛙又游回桥洞,不游回桥洞听得到回声吗?四、 拓展写字: 1、 小青蛙在桥洞下听到了回声,在大山里能听到回声,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回声?概括,在空旷的地方容易产生回声2、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可真多呀这篇课文真有意思,回家后,读给家长听,好吗? 我们赶快看看31课的生字,有几个生字,你读一读,看看这些指你都认识吗?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出示游,你能用游组词语吗?游泳、游玩、郊游、游戏你记住游的字形了吗?谁来说说 (在水一方有一人,一个孩子在游泳 观察结构,找重点笔画,示范书写,学生写板书: 31回声 碰 返 青蛙教学反思: 2008年12月3日,康静涵老师又听了我一节课。

      非常巧合的是开学初的第一节研究课康老师就是听得我的课,这次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教研活动,康老师再听我的课一个学期内,康老师听了我两节课,我觉得非常幸运因为,每次讲完课,康老师的精彩点评,总是让我受益匪浅在此,感谢学校给我展示、学习的机会,也感谢和我一同研究教学的皋振洪老师、陈向伟老师,我同组的所有老师,正是因为她们的热情帮助,我才能不断进步,二年级教研组是我坚实的后盾 <<回声>>一课讲完后,我和康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这节的遗憾太多了遗憾一:上课开始时的课题质疑没有落到实处,只让学生去质疑,但是因为学生的质疑与自己的预设有出入,所以不知最后如何整体回归,所以就不了了之康老师在评课时,告诉我,在初读感知时,还可以再质疑,学生问不出,老师可以问,这样,就可以真正的落实质疑、解疑的过程,学生也会领略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逐渐形成质疑、解疑的能力当学生自己去读一篇课文的文章时,就会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问题的引领下,去自主地读书,最后把文章读懂孩子的学习就不局限于课堂了,孩子的学习生命就得到了延续,他们就可以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殿堂所以,通过这节课的质疑环节,我重新认识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是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不是花架子,走过场。

      遗憾二:对文本的段落教学还缺乏整合,2和3自然段联系紧密,4和5自然段联系紧密,我却把他们分开来讲,既浪费了时间,又使课文的学习进程不紧凑关于这一点,我想,作为执教人,一定要把文本多次阅读,领悟揣摩透作者、编者的意图,最好把课文熟读成诵,在课堂上对课文做到胸有成竹,在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左右逢源 遗憾三: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细致这里的细致不是哪个词语该怎么读,如何读,而是对课文中的人物说话的情景关注得不够比如,小青蛙在桥洞下发现有人学他说话时,不知道学说话的人藏在哪里,在问“你是谁?你在哪?”的时候肯定会扭着头东张西望,找来找去,学生有生活经验,但是老师没有想这么细致,所以没有调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只是简单地读成问句今后,这样的环节,老师多读课文,多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去处理,孩子们会收获良多我也知道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老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孩子们能自能读书做准备,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努力,为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努力 遗憾四:这点遗憾不是课堂上的遗憾,而是自己认知上的遗憾,是关于写字教学的本学期观摩市级课一次,在头脑中明确了一点,低年级的课,时间分配是32分钟讲读,8分钟写字。

      了解到这个信息后,我知道在阅读课上写字也不能少,但是每次都是,只挑出自己认为难的字就认为可以了,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康老师上次来评课时,指出了这一点,我才明白要先让孩子整体感受本课要写的字,读准音,记清形,然后选出学生自己认为难的字,老师再着重进行指导教学的一切环节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服务的,而不是图热闹扎扎实实,平平实实,真真实实,才是真正为孩子考虑,才是一个教师真正该做的 以上是我对于《回声》一课的反思,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