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doc
9页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材P67探究活动引出“矛盾”1、矛盾(1)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漫画:你敢吗?——说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注意区别:“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练习: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①②④ )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 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③刻舟求剑 ④居安思危⑤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P68探究材料引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矛盾双方依存的关系也在前漫画中体现出来或者: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是指: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没有一定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说由“进步”转化为“落后”的条件就是“骄傲”;由“落后”转化为“进步”的条件就是“虚心”。
总之,矛盾双方是可以转化的,又是有条件的{问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学习了矛盾概念之后,你对这段话有哪些新的理解? 这段话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事情有困难与容易之分吗?只要认真去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就变得容易了;反之,不去做,则本来容易的事情也成为困难的了同样,人们求学、做学问有困难与容易的不同吗?只要认真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变得容易了;相反,如果不肯学习,那么容易的也成为困难的了这段话说明了这样一个哲理:凡是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的矛盾,要使矛盾双方转化,必须通过人的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为之”与“不为”,就是人们办事难易,矛盾双方能否相互转化的条件同样,“学之”与“不学”,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难易矛盾相互转化的条件}练习:1.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D ) A.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 C.积劳成疾 D、居安思危2.“我们嘲笑别人的缺陷,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我们内心嘲笑着我们自己”这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B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 B.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D.矛盾双方各具有不同的特点(3)矛盾斗争性的含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例如:猫和老鼠是怎样在竞争中共同生存,美国鹿群与狼群的事例P68“专家点评’说明了哲学上的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的关系P68史伯与孔子名言引出——(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文科班补充: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发展,对于理解矛盾概念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为了更具体地进一步理解它,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和把握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意思是说,没有斗争就没有同一,没有同一也就无所谓斗争,无论离开斗争或者离开同一,都不能成其为矛盾 首先,同一离不开斗争具体地说,第一,依存不开斗争依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这就是平时所言的“相比较而存在”例如,“上”与“下”的性质是相互规定的;“大”与“小”的性质也是相互规定的这是因为,“上”与“下”“大”与“小”是对立的而“上”不是由“大”或“小”来规定,因为二者并不对立。
可见,依存是对立中的依存第二,转化也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转化足能是向对立面转化当我们说“上”转化了,那肯定是指“上”转化成“下”只有“上”与“下”之间的转化,绝无“上”与“大”或“小”之间的转化因为只有“上、下、之间是对立面,“上”与“大”或“小”不是对立面 其次,斗争离不开同一什么样的东西才相互排斥呢?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同时呈现出排斥的倾向如果不是相互依存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彻底分离”“毫不相干”,还谈什么相互排斥呢?例如,正如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共同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有了后者的剥削,才有了前者的被剥削,其利益要求是相互排斥的,而无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没有依存关系,也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排斥、斗争关系 ②矛盾双方同一性与斗争性,既是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矛盾是一种联系,而联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因而,矛盾也就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一句话,“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矛盾对机械运动的矛盾“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较难理解物体在同一瞬间“在这个地方”反映了物体运动中相对静止的一面;“又不在这个地方”则反映了物体的绝对运动的一面这是物质的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这对普遍的矛盾在机械运动中的特殊表现,体现了物体机械运动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社会运动中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速度和效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等种种矛盾人的思维领域充满了矛盾在音乐、艺术、文学艺术作品中存在着矛盾,如格调高雅与低级庸俗的矛盾思想健康、格调高雅的艺术,可以振奋人的精神,造就高尚的人格;而那些格调低下的作品,则会使人消极、悲观、颓废甚至堕落 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即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具体地说:矛盾贯穿于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在这一过程中只存在矛盾的差别问题,不存在矛盾的有无问题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2)学习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正确对待矛盾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
所以,人们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文科班补充:但在实际学习中,有的同学曾提出“人们能不能有意识地制造矛盾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作如下分析: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矛盾,不是人们制造出来的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事物,而这一事物中也包含着矛盾,那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制造’’矛盾呢?不是例如,人们为了解决水旱灾害与农田水利灌溉需要水的矛盾而修筑拦河坝,旧的矛盾解决了,而新的矛盾又产生了,库水对河坝的压力同河坝对库水的支持力就是一对矛盾压力同支持力之间的矛盾在自然界中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修建水库只是改变了矛盾的具体形式,并没有制造出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新矛盾社会矛盾同样也不是由人们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如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既不是无产阶级也不是资产阶级制造出来的,而是社会自身运动的结果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不是人们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本来“没有”矛盾,有人挖空心思“制造”出了矛盾对此我们应当这样来分析:本来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处于非常缓和的状态;后来出现了某些条件,矛盾激化了,于是似乎制造出了矛盾,至于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生拉硬扯,为所欲为地“制造”出来的根本就不存在的“矛盾”,已经不是辩证法所讲的矛盾了。
总之,矛盾的产生和消灭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因而,决定了我们只能承认矛盾,并敢于揭露矛盾 ②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在分析了矛盾客观性的基础上,要求我们必须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进一步深入地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必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两分法是最基本的矛盾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的起点其他分析方法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把握重点和主流等,都是两分法的继续和深化2.矛盾特殊性原理 我们学习了矛盾普遍性原理,它为我们正确分析事物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但仅仅承认矛盾普遍性是不够的因为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矛盾是千差万别的本部分介绍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矛盾特殊性的表现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练习: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是( ①③ )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④物极必反、相反相成(2)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这就是说,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的矛盾也正是这种特殊矛盾,才构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特殊本质。
因而,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例如:无机自然界、生物界和社会,它们的矛盾都各不相同,正是由于这些领域各自的特殊矛盾,才构成了无机自然界、生物界和社会三者的区别正是由于矛盾的特殊性才把社会的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每个人区别开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由于各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才使我们学习的各门功课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科学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就是说,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其发展总要经历若干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之间,都存在着差别各自都包含着特殊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在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具有显著的特殊性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矛盾,而构成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点练习:“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人物描写要抓住外貌特征、个性语言和行动特点——主要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文科班补充:我们在学习矛盾的特殊性时,要与矛盾的普遍性联系起来分析①从空间矛盾的普遍性说“事事有矛盾”那么,各个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否一样呢?是由矛盾特殊性来回答的问题: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二是同一矛,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点,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②从时间上看,矛盾普自洼说“时时有矛盾”那么,每一事物的矛盾自始至终都一样吗?这又需要矛盾自特殊性来做出回答: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也必须进i具体分析这三个“不同”,就构成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也可以说,“事事”“目时”都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样分析,不仅有助于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和比较中更准确地把握矛盾特殊性的含义,而且也为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生完成P71探究小故事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重难点)(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例如:“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