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 1.2《雷雨》清华大学的戏剧大师们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doc
3页清华大学的戏剧大师们把清华视为我国(至少是中国北方)现代戏剧的发祥地之一,也许不算过分清华戏剧可以概略地分成三个时期,每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他们后来都成了中国戏剧史上大师级的人物酝酿和奠基时期——洪深清华园戏剧的繁荣发达,与其建校的性质有关由于它的学生一开始就来自全国各省(它的招生名额是按各省庚子赔款的多少而分摊的),这就发生了语言上的隔阂而演说、演剧是练习语言(官话)的良好途径粗略统计,从1913年到1918年,清华共演出新剧68台清华剧坛最早的先驱人物就是洪深1912年秋,18岁的洪深考入清华学校,编入1916(丙辰)级,他虽然偏重于读“实科”,却对文艺与辞令有广泛的兴趣,他特殊的爱好是戏剧,在清华的四年,凡是学校演戏时,差不多每一场他都参与其事他又是一位编剧能手,校中所演的戏,十有八九是出于他的手在这些活动中,他已经表现出了很可贵的创新精神1914年夏,他编演英国名剧《罗宾汉》,由于该剧许多情节发生于深山密林,单靠舞台布景不足以取得理想效果,他就大胆把“剧场”移至室外,在丘陵树木密集的地方(今闻亭附近)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得师生们赞赏正式的(带有台词的)剧本,是独幕剧《卖梨人》。
这是洪深毕业那年为本级参加戏剧比赛而创作的,内容是写一个卖水果的小贩,受强绅恶仆欺压的痛苦遭遇洪深称它是“那个时代的卡通”稍后,1916年2月,他又为筹建一所贫民小学,专门创作了一个真正的剧本《贫民惨剧》,内容也是反映劳动大众悲惨遭遇的这两个剧在北京市内义演时,取得了很大成功,当时的报刊报道说:“描写贫民状况……又及家亡人散之惨,观者甚众,咸为动容,若亲历其境然,拍掌赞赏不已很多当时的要人也出席观看演出,并为所动,有的“当场慨捐经费100元”在这次演出中,洪深身兼干事部、编剧部、演剧部(即演员,洪深在这两个剧中担任主要角色)等多重任务据洪深自己回忆:“在清华不久,和四周的贫民都做了朋友了;尤其是那在校门做小买卖的、拉洋车的、赶大车的……如此,我晓得了许多他们平常所不肯说而一般同学不屑过问的凄惨情形他和这些贫民的接触,后来就被写进剧情里去了1916年夏,洪深从清华学校毕业去美国留学在哈佛,他跟随当时美国名戏剧家贝克学习戏剧贝克最著名的一门课是《戏剧编撰》这门课附设一个实验剧场,学生可以在此把自己所写的戏搬上舞台,听取观众的反映,从而加以修改在这里,画布景图样,钉布景木架,涂刷布景,搬装布景,装接电线,调配灯光,缝制服装,配备道具,提示台词,等等,无不是由学生们自己充任,这对洪深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
当时波士顿是美国的文化中心,有许多音乐、艺术、表演的学校,而训练发音最有成绩的,首推“波士顿表演学校”洪深在这个学校里专修“发音练习”、“表演练习”与“跳舞”(基本步法)三门课波士顿还有一个职业小剧场,叫考柏莱广场剧院,也附设一个戏院学校,洪深又在这里“偷习”了“不但戏剧的一切,并且那戏院营业和管理方面的一切”,其中包括表演、导演、舞台技术、剧场管理,以及一整套的所谓“杂务”1922年,洪深在经过这样深厚的基本训练后,回国投身于新戏剧的创建事业1923年,他重新改译、亲自导演并参加演出了英国王尔德的名剧《少奶奶的扇子》,从而驰名剧坛这之后,便如他在1936年《农村三部曲》代序中所说的那样,他始终未“为了新的企图而抛弃那久为我伴侣的戏剧”,为中国新戏剧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奋斗了终生洪深离校后,代之而起的校园戏剧骨干是闻一多等人复兴与繁荣时期——李健吾1922——1923年,清华园内戏剧活动曾出现了一段萧条时期直到20年代后期,教授中的张彭春、杨振声,学生中的李健吾、陈铨、万家宝(曹禺)等先后入校,清华戏剧才又出现了“复兴”1928年11月21日,“清华戏剧社”开全体大会,决定加强戏剧活动,大三(1930级)同学李健吾当选为社长。
社员由三十人发展至近五十人,一些教授夫人如校长罗家伦夫人,及孔敏中夫人、刘廷藩夫人、王文显夫人、赵元任夫人等,都被聘为名誉社员清华戏剧一时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美术社特请张彭春讲《中国戏剧漫谈》,《清华校刊》特发了这次讲演的讲稿接着,“清华戏剧社”在校内排演了丁西林的《压迫》和王文显创作的“英文三剧”之一的《媒人》1929年夏,“清华戏剧社”又排演了洪深改编的西方名剧《少奶奶的扇子》……凡此种种,皆与戏剧社社长李健吾的努力及组织才能分不开还在小学读书期间,李健吾即开始演话剧那时的话剧舞台一般无女演员,李健吾因善演女角而在北京出了名,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等校都常来借他去参加演出其间他认识了著名剧作家熊佛西,并参与组织了北京剧社后来话剧舞台上有了女演员,李健吾随即停止了演剧,转入写作1921年夏,李健吾从师大附小毕业,考入师大附中著名才女石评梅由女师大毕业后至该校女部任教,李健吾从她的言谈话语中获益良多李健吾考入清华大学国文系后,分在朱自清先生班里可是朱自清劝他改读西文系,选法文为第二外语,并修习法国短篇小说、戏剧、诗歌等课他曾因肺病休学一年,居家静养期间,写下了独幕剧《翠子的将来》、《母亲的梦》等。
复学后,即当选为“清华戏剧社”社长后来他从清华外文系毕业,获清华文学学士学位,系主任王文显以其爱好戏剧,任为助教,公余他将王文显“英文三剧”之一的《委曲求全》译为中文1931年8月,李健吾赴法留学留学期间,仍不断写作回国后,由朱自清、杨振声介绍,他为胡适主持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编辑委员会”撰写了《福楼拜评传》,并翻译了福氏的小说同时,为《文学季刊》(巴金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沈从文主编)写稿著译之余,又曾应东城青年会之邀,再登话剧舞台,曾饰演过王文显《委曲求全》中的董事长,萧伯纳《说谎记》中的丑丈夫,这是李健吾演戏生涯中饰演男角的开始1935年夏,李健吾应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郑振铎之聘,任该校法国文学教授在沪期间,曾与黄佐临、顾仲彝创办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任教授兼研究班主任抗战期间,李健吾在复旦大学兼课期间常至郑振铎家,结识了阿英等人课余,他“边写书评,边自己写戏”李健吾的书评极有影响和特色,所以在当时,他曾与周作人、朱自清、朱光潜、李长之一起,被誉为“中国五大批评家”同时他继续从事戏剧演出和创作,他编演的《金小玉》轰动了上海,却因触怒了日本侵略者而遭逮捕,饱受酷刑之苦,经友人保释后才秘密逃离上海。
抗战胜利后,李健吾携眷返回上海,接办海光电影院,旋改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戏剧文学系主任全国解放后,李健吾继续在上海剧专任教,并继续从事戏剧编译等工作这位从清华园走来的大戏剧家,翻译和整理出版的戏剧集有:《契诃夫独幕剧集》、《高尔基戏剧集》(七册)、《莫里哀戏剧集》(八册)、《托尔斯泰戏剧集》(四册)、《屠格涅夫戏剧集》(四册)等极盛时期——万家宝(曹禺)30年代校园戏剧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然是曹禺他原名万家宝,1930年由天津南开大学转学来清华,入外国语文系二年级,攻读西洋文学,兼读英、法、德、俄四国语言,但有所侧重曹禺在青少年时代即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是天津“南开新剧团”中最积极的成员之一他的这些经历,使他甫入清华便成为清华“剧坛”的核心人物入学不久,他被选为“清华戏剧社”的社长,很快又使清华戏剧由复苏而达到了新的繁荣1936年,清华校刊上曾这样描述过校内戏剧发展的概况:“戏剧在清华,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还开过黄金灿烂的花,从《五奎桥》的序文里,你可以看到洪深先生在清华做学生时代演剧的情形李健吾先生在清华时,便开始组织剧社,演出《少奶奶的扇子》万家宝先生来校时,排演易卜生的娜拉,使清华戏剧的空气突形浓厚起来。
万家宝当选“清华戏剧社”社长后,便全面负起组织者、导演和演员多方面的责任这从下面一段校刊报道中也可见一斑:“清华戏剧社自新社长万君家宝就职以来,工作进行甚力,十一月十四日,请王文显先生讲美国演剧情形,十一月十五日曾介绍曦社来校演剧,结果皆甚圆满,据闻该社公开讲演,每月举行一次,计划中本年将再举行两次,拟请温德、赵元任两先生分别担任讲演据曹禺回忆,他写《雷雨》是在南开读书时就动了念头的,即所谓“从下种到结出果实,大约有五年”那时他已有了数年的编、导、演的经历,接触了不少中外好戏,虽然眼界开阔了,舞台实践和编剧经验也丰富了一些,“但我的心像在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里,豪雨狂落几阵,却立刻渗透干尽,又干亢燠闷起来于是他开始日夜摸索,“醒着或梦着,像是眺望时有时无朦胧的幻影……猛古丁地眼前居然从石岩缝里生出一枝葱绿的嫩芽——我要写戏十月怀胎”,大约用去他五年的时间;而一旦分娩,则仅用了他三个月的时间《雷雨》脱稿于1933年8月,即万家宝毕业前夕,郑秀女士后来详细地回忆了他写这部巨著的过程:“每晨,当我们在阅览室坐下,他打开稿件纸袋,取出《雷雨》的手稿和素材,只见张张稿纸上画满了红、蓝色的杆杆道道和修改的字句时,就知道头天夜晚他又开夜车了,有时是整宿整夜修改叙文和对话。
关键的对话,他就对着一面挂镜,独自对镜模拟剧中人不同的口吻和声调(男女老幼角色兼有),一遍、两遍乃至几十遍,不满意,就一改再改,直至自己认为较为满意为止《雷雨》从1933年6月开始写起,到7月底拟出初稿,8月底改定1933年深秋,后来被认为是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话剧剧本《雷雨》在清华园诞生了当时曹禺是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研究生据曹禺本人说,《雷雨》写成后,他并未想发表,而只是“心中充满了劳作的幸福”1934年,他经友人介绍,结识了刚从法国归来的巴金巴金十分赏识他的才华,便于该年春,从其创办的《文学季刊》第二期起,陆续刊登了《雷雨》的四幕剧本及序言、尾声同年年底,由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公演,受到旅日侨胞和日本文艺界的欢迎和好评1935年初,《雷雨》由旅法文化人唐槐秋先生组成的中国旅行团在天津日租界首次演出,大受欢迎,连演十数场,盛况空前其后该剧团先后在国内各大城市相继演出百余场,经久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