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七概率与统计必考点.doc
33页2022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七概率与统计必考点[高考预测]——运筹帷幄1.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2.利用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互斥事件、对立事件求概率.[速解必备]——决胜千里1.若事件A1、A2、A3…An彼此互斥,它们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P(A1+A2+…+An)=P(A1)+P(A2)+…+P(An)2.从4个不同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的基本事件总数为6;任取3个元素的基本事件为4;从5个不同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的基本事件总数为10,任取3个元素的基本事件总数为10.从6个不同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的基本事件总数为15.[速解方略]——不拘一格[例1] (1)如果3个正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A. B.C. D.解析:基本法: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共有如下10个不同的结果:(1,2,3),(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其中勾股数只有(3,4,5),所以概率为.故选C.速解法:因从5个不同数中任取3个不同数的基本事件数为10,所以只有(3,4,5)一个为勾股数,故P=,选C.答案:C方略点评:基本法是列举基本事件,速解法是借用了一个常用数学结果,当然简单.(2)将2本不同的数学书和1本语文书在书架上随机排成一行,则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基本法:正确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再求解.两本不同的数学书用a1,a2表示,语文书用b表示,则Ω={(a1,a2,b),(a1,b,a2),(a2,a1,b),(a2,b,a1),(b,a1,a2),(b,a2,a1)}.于是两本数学书相邻的情况有4种,故所求概率为=.速解法:语文书的放置方法有3种,2本数学书相邻.即语文书只能放在第1位或第3位,共2种方法,所以其概率为.答案:方略点评:基本法是直接求数学书的放置方法列举基本事件.速解法等价转化为语文书的放置的方法,此法较简单.1.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自等可能地从红、白、蓝3种颜色的运动服中选择1种,则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基本法:先求出基本事件的个数,再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甲、乙两名运动员选择运动服颜色有(红,红),(红,白),(红,蓝),(白,白),(白,红),(白,蓝),(蓝,蓝),(蓝,白),(蓝,红),共9种.而同色的有(红,红),(白,白),(蓝,蓝),共3种.所以所求概率P==.答案:2.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A. B.C. D.解析:基本法: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共有(1,2),(1,3),(1,4),(2,3),(2,4),(3,4)6种不同的结果,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有(1,3),(2,4)2种结果,所求概率为,故选B.答案:B3.(xx·高考全国乙卷)为美化环境,从红、黄、白、紫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花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的2种花种在另一个花坛中,则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花坛的概率是( )A. B.C. D.解析:基本法:先列出基本事件,再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从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颜色的花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的2种颜色的花种在另一个花坛的种数有:红黄—白紫、红白—黄紫、红紫—白黄、黄白—红紫、黄紫—红白、白紫—红黄,共6种,其中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花坛的种数有:红黄—白紫、红白—黄紫、黄紫—红白、白紫—红黄,共4种,故所求概率为P==,故选C.答案:C类型二 几何概型[例2] (1)在区间[0,2]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则事件“-1≤≤1”发生的概率为( )A. B.C. D.解析:基本法:不等式-1≤≤1可化为2≤≤,即≤x+≤2,解得0≤x≤,故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P==.速解法:因此题几何概型只与区间长度有关.故当-1≤t≤1时,t∈其长度2-=.故概率为P==.答案:A方略点评:基本法是具体求出x的区间再求区间长度.,速解法巧妙利用了-1≤t≤1与-1≤≤1的区间长度相同,求出-1≤t≤1的区间长度即可,较简单.(2)设复数z=(x-1)+yi(x,y∈R),若|z|≤1,则y≥x的概率为( )A.+ B.-C.- D.+解析:基本法:∵|z|≤1,∴(x-1)2+y2≤1,表示以M(1,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及其内部,该圆的面积为π.易知直线y=x与圆(x-1)2+y2=1相交于O(0,0),A(1,1)两点,作图如下:∵∠OMA=90°,∴S阴影=-×1×1=-.故所求的概率P===-.答案:B方略点评:(1)此题为面积型的几何概型,即利用面积之比求概率.(2)当构成试验的结果的区域为长度、面积、体积、弧长、夹角等时,应考虑使用几何概型求解.(3)当出现一个变量时,用“长度”计算;当出现两个变量时,用“面积”计算.1.在区间[-π,π]内随机取两个数分别记为a,b,则使得函数f(x)=x2+2ax-b2+π有零点的概率为( )A. B.C. D.解析:基本法:∵函数f(x)有零点.∴Δ=4a2-4(π-b2)≥0,即a2+b2≥π,设事件A表示“函数f(x)=x2+2ax-b2+π有零点”.如图所示,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是矩形ABCD及其内部,事件A发生的区域是图中阴影部分,且S阴影=4π2-π2=3π2,∴P(A)==.答案:B2.设A为圆周上一点,在圆周上等可能地任取一点与A连接,则弦长超过半径倍的概率是( )A. B.C. D.解析:基本法:选B.如图,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OC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MC,则CM为圆的直径,设B为圆上任一点,则当点B在 (不包括端点M、C)上运动时,弦长|AB|>R,∴所求概率P=.3.(xx·高考全国乙卷)某公司的班车在7:3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 B.C. D.解析:基本法:利用几何概型概率公式求解.如图,7:50至8:30之间的时间长度为40分钟,而小明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是指小明在7:50至8:00之间或8:2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此两种情况下的时间长度之和为20分钟,由几何概型概率公式知所求概率为P==.答案:B[终极提升]——登高博见选择题、填空题的解法——信息迁移法方法诠释信息迁移法是指根据题中给出的新知识的信息,利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以及题给信息中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类题内容丰富,题材新颖,构思别致,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能较好地考查考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并结合数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步骤①认真审题,获取信息;②结合提出的问题,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③要从给予的信息中概括出新知识、新方法;④充分发挥联想,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类比推理.信息给予题的解答过程,一般可表示为:认真审题、获取有效信息、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逐项对照整合、选出正确答案(得出结论).限时速解训练十七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有一封闭曲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在正方形中随机撒一粒豆子,它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则阴影区域的面积S为( )A. B.C. D.解析:选B.由几何概型得=,得S=.2.在区间[0,3]之间随机抽取一个数x,则满足3x-2≥0的概率为( )A. B.C. D.解析:选A.由3x-2≥0得x≥,故所求概率为=.3.同时抛掷两个骰子,则向上的点数之差的绝对值为3的概率是( )A. B.C. D.解析:选D.同时抛掷两个骰子,基本事件总数为36,记“向上的点数之差的绝对值为3”为事件A,则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4),(2,5),(3,6),(6,3),(4,1),(5,2),共6个,故P(A)==.4.在区间[0,2π]上随机取一个数x,则事件“sin x≥”发生的概率为( )A. B.C. D.解析:选B.由sin x≥,x∈[0,2π],得≤x≤,∴所求概率P==.故选B.5.已知集合M={1,2,3,4},N={(a,b)|a∈M,b∈M},A是集合N中任意一点,O为坐标原点,则直线OA与y=x2+1有交点的概率是( )A. B.C. D.解析:选C.易知过点(0,0)且与y=x2+1相切的直线为y=2x(斜率小于0的无需考虑),集合N中共有16个元素,其中使OA的斜率不小于2的有(1,2),(1,3),(1,4),(2,4),共4个,故所求的概率为=.6.在区间[-2,3]上随机选取一个数X,则X≤1的概率为( )A. B.C. D.解析:选B.区间[-2,3]的长度为5,区间[-2,1]的长度为3,因此P(X≤1)=,选B.7.从1,2,3,4,5中随机取3个不同的数,则其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A. B.C. D.解析:选B.从1,2,3,4,5中随机取3个不同的数,有(1,2,3)、(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共10种情况.其中(1,2,4)、(1,3,5)、(2,3,4)、(2,4,5)中3个数之和为奇数,所以所求概率为,选B.8.如图,矩形ABCD中,点A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1,0),且点C与点D在函数f(x)=的图象上.若在矩形ABCD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等于( )A. B.C. D.解析:选B.易知点C的坐标为(1,2),点D的坐标为(-2,2),所以矩形ABCD的面积为6,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故所求概率为.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W,从W中随机取点M(x,y).若x∈Z,y∈Z,则点M位于第二象限的概率为( )A. B.C.1- D.1-解析:选A.画出平面区域M(图略)可知,平面区域M内的整数点有(-1,0),(-1,1),(-1,2),(0,0),(0,1),(0,2),(1,0),(1,1),(1,2),(2,0),(2,1),(2,2),共12个.其中位于第二象限的点有(-1,1),(-1,2),共2个,所以所求概率P=,选A.10.把半径为2的圆分成相等的四段弧,再将四段弧围成星形放在半径为2的圆内,现在往该圆内任投一点,此点落在星形内的概率为( )A.-1 B.C.- D.解析:选A.由题意知,星形弧半径为2,所以点落在星形内的概率为P==-1,故选A.11.随机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它们向上的点数之和不超过4的概率记为p1,点数之和大于8的概率记为p2,点数之和为奇数的概率记为p3,则( )A.p1<p2<p3 B.p2<p1<p3C.p1<p3<p2 D.p3<p1<p2解析:选A.随机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共有36种不同结果,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不超过4的有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