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地理试题及答案.pdf
11页第 1 页/共 6页2022024 42022025 5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2025.6本试卷共6页,19小题,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清楚地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核准条形码上的考号、姓名与本人相符并完全正确及考试科目也相符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钢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不得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河北省东光县下辖 447 个行政村,通过同类合并原则,邻近村庄连片形成乡村振兴单元根据各单元资源禀赋条件,东光县的乡村振兴单元划分为不同发展类型(图 1),据此完成 12 题图 11.东光县乡村振兴单元的区域特征是A.同一单元发展基础相似B.单元内发展方向差异大C.单元之间没有明确边界D.各个单元缺乏关联协作2.该县乡村振兴各类型单元适宜发展的产业是A.生态发展型加大森林资源开发B.农业生产型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工业生产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综合拓展型承接县城食品加工第 2 页/共 6页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曾“因煤而兴”。
随着煤炭枯竭,贾汪区开始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将该区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采煤塌陷地“变身”为潘安湖2017 年,政府又依托湖区优质生态资源,在此建设了 20 平方千米的潘安湖科教创新区近年来,贾汪区已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样本据此完成 34 题3贾汪区将面积最大的采煤塌陷地“变身”为潘安湖的直接目的是A复垦矿区塌陷土地B营造湿地景观C改善城市居住环境D修复原有生态4为助力贾汪区的产业绿色转型,在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应重点发展A机械装备制造B物流业C高端研发机构D文旅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粤港澳大湾区逐渐形成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等,它们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图 2),据此完成 56 题图 25与深圳都市圈相比,广州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显著特点是A围绕绿心环状布局B多中心分布式扩展C强核心簇群式发展D单核心扇形式拓展6.为促进都市圈内部协同发展,深圳都市圈应该A加强城市间交通廊道链接B减弱主城对外辐射功能C压缩绿地而增加建设用地D扩张外围城市服务范围2025 年 3 月 23 日,我国首个双极高、低端直流系统同步启动带电调试的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陇电入鲁”工程)正式启动。
该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大战略项目之一,投运后每天将约一亿千瓦时电能输往山东据此完成 78 题7.“陇电入鲁”工程输送的电能最可能来源于煤炭风能生物能太阳能核能A.B.C.D.8.“陇电入鲁”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A.深化陕西、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B.加快甘肃高耗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C.诱发沿线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推动山东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低碳转型第 3 页/共 6页前山河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跨市界河,该流域曾经频发城市内涝,尤其是珠海、中山两市交界区域成为重灾区2025 年 1 月,两市共同发布珠海市/中山市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规定,实现了省内首个流域协同立法,开展流域协同治理图 3 示意为前山河流域水系,据此完成 910 题图 39.前山河流域两市交界区域曾经是城市内涝的重灾区,其突出原因是A.地势低平,河湖分布密B.两市排涝工程管理衔接差C.人口密集,生活废水多D.台风经常登陆带来风暴潮10.珠海与中山协同治理前山河的效益体现在共享流域防洪灾情信息优化流域内水资源调度延长河流运输通航里程增加流域水源总供给量A.B.C.D.老挝属内陆国,过去与日本横滨的货运长期依赖泰国曼谷出海。
2021 年中老铁路(昆明-万象)运营后,有效提升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图 4 示意老挝货物从万象出口横滨的海铁联运路线据此完成 1112 题图 4第 4 页/共 6页11.与从曼谷出口相比,老挝货物经深圳港中转再到达横滨的线路能缩短运输时长约为A.3 天B.4 天C.5 天D.6 天12.中老铁路开通对老挝的直接影响是A.降低交通基础建设成本B.形成万象国际航运中心C.扩大曼谷港的经济腹地D.增加出海口选择灵活性碳足迹由碳排放和碳固定组成,可用于评估某项活动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0162020 年,河南省小麦和玉米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别为 1.98 吨/公顷和 1.76 吨/公顷图 5 示意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种植的碳足迹组成据此回答 1314 题图 513.与玉米相比,河南省小麦种植A.灌溉耗电量总体上升B.机械化普及率更低C.施氮肥碳排放量更大D.耕地播种面积更大14.在降低碳足迹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河南省应该A.减少作物秸秆还田B.全面推行休耕轮作C.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使用绿肥代替化肥白鹤喜好 5左右的浅水环境越冬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是白鹤南迁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每年 9 月中旬,白鹤开始陆续到达该地并停留约 50 天,补充能量后继续南飞。
图 6 示意莫莫格自然保护区范围据此完成 1516 题15.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A.季风气候区B.地势第二阶梯C.半干旱区D.内蒙古高原区16.白鹤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停歇后继续南飞,主要是因为该区域此时节湖泊干涸,水源不足暴雨洪涝,巢穴淋湿气温较低,水面结冰植被凋萎,食物减少A.B.C.D.图 6第 5 页/共 6页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叶尔羌河发源于冰雪覆盖的喀喇昆仑山,其中下游农业灌区(图 7)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河流水和地下水19962015 年,巴楚灌区净增耕地面积为流域内最多20032018 年,莎车灌区和巴楚灌区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分别为 0.092 米/年和 0.15 米/年巴楚灌区所在的巴楚县内湿地以河流和季节性积水洼地为主(受地下水位波动影响显著),天然植被有荒漠河岸林和灌丛群落近年来,巴楚县在耕地开发过程中要求“以水定地”,实现耕地开发与水资源分配的平衡图 8 示意叶尔羌河流域绿洲区和高山区的气温和降水多年变化图 7图 8(1)概括叶尔羌河流域的气温总体变化趋势,并分析该趋势对流域内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6 分)(2)与巴楚灌区相比,分析 20032018 年莎车灌区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更慢的主要原因。
6分)(3)从生态保护角度,说明巴楚县耕地开发过程中要求“以水定地”的原因8 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20 世纪 50 年代,西藏自治区在青海省的戈壁滩上设立格尔木西藏基地,承担着政府统筹进出藏物资的采购和储存、中转和调运等职能,被誉为“旱码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该基地走向衰落在跨区域合作的国家政策支持下,2013 年该基地转型建立了藏青工业园,发展盐湖化工等产业,吸引多家企业入驻园区从最初的黄沙漫天,到如今绿树成荫,并配套了相关服务设施图 9 示意藏青工业园及周边环境第 6 页/共 6页图 9(1)分析格尔木西藏基地“旱码头”衰落的原因,以及转型为藏青工业园的优势条件8分)(2)为了促进藏青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简述其已采取的具体措施6 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镍钴消费国,对印度尼西亚、刚果(金)等国进口依赖度高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瑞木镍钴矿项目(图 10)由我国运营该项目冶炼技术由我国自主研发,核心设备国产化,打破了欧美垄断对于采矿尾渣处理,该项目放弃露天堆放方式,创新性采用深海填埋技术,即通过铺设在巴沙木克湾天然陡峭斜坡上的管道,将处理后的尾渣最终排放到海水垂直交换弱的深海中(图 11)。
瑞木镍钴矿项目已成为中企海外资源开发的环境友好型典范,吸引了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资源国关注中国技术图 10图 11(1)结合当地气候和地形条件,分析瑞木镍钴矿项目放弃尾渣露天堆放的原因6 分)(2)分析瑞木镍钴矿项目能够在巴沙木克湾进行尾渣深海填埋的海洋环境条件6 分)(3)说明瑞木镍钴矿项目对我国实现镍钴资源安全的意义6 分)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20242025 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20242025 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参考答案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及评分细则)二、非选择题(共 3 大题,共 52 分)1 17 7(1 1)概概括括叶叶尔尔羌羌河河流流域域的的气气温温总总体体变变化化趋趋势势,并并分分析析该该趋趋势势对对流流域域内内农农业业生生产产的的有有利利影影响响6 6 分分)题号12345678答案ADBCCAB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ACDDCAD题号及分值17(1),6 分参考答案变化趋势:气温总体上升(或波动上升)2 分)有利影响:延长作物生长期,增加作物产量;(2 分)冰雪融水量增多,增加农业灌溉水源。
2 分)给分点总体特征热量角度水源角度气温总体上升(2 分)热量提高延长生长期(1 分)增加产量(1 分)冰雪融水增多(1 分)利于灌溉(1 分)补充答案曲折上升;(2 分)分高山与绿洲描述(或分年份描述),且气温总体升高的结论正确2 分)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改善热量条件/减少低温冻害/提高土温/增加积温;(1 分)增加产量(1 分)冰雪融水增多,增加可利用耕地面积;(2 分)不给分的答案气温保持稳定;气温呈下降趋势;气温持续上升;气温逐步上升延长(或缩短)生长周期;热量充足;增大昼夜温差;增加农作物的类型;促进当地植被生长;加快土壤有机质分解气温升高,加强对流运动,降水增多;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备注1.本小题共 2 问,若学生第 1 问没答,不影响第 2 问得分2.本题第 2 小问是分析类题目,因果逻辑正确才给分,词句不规范或出现错别字,可酌情扣分当只答“因”或“果”,且正确,可给 1 分3.须明白本区域在短时间尺度内,气温升高是趋势,且增温的幅度并不很大对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对降水的影响有限1 17 7(2 2)与与巴巴楚楚灌灌区区相相比比,分分析析 2 20 00 03 32 20 01 18 8 年年莎莎车车灌灌区区地地下下水水位位下下降降速速度度更更慢慢的的主主要要原原因因。
6 6 分分)1 17 7(3 3)从从生生态态保保护护角角度度,说说明明巴巴楚楚县县耕耕地地开开发发过过程程中中要要求求“以以水水定定地地”的的原原因因8 8 分分)题号及分值17(2),6 分参考答案(与与巴楚灌区相比,)莎车灌区离河流上游较近,河流水灌溉更充足,地下水开采量更少;(2分)莎车灌区净增耕地面积更少,地下水灌溉用水的开采增量较小;(2 分)莎车灌区距离高山区更近(或离河流上游较近),地下水获得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或河流径流)的下渗补给更多2 分)给分角度(地下水)水量的收入(地下水)水量的支出给分点自然:收入角度自然:支出角度(增加一个的分点)人为:支出角度人为:支出角度赋分标准离高山区/上游/河流源头/(三选一得 1分)更近(1 分)降水/河流/冰雪融水补给更多(1 分)流程更短/离源头更近/靠近上游(1 分)蒸发更少(1 分)依据:(河流/地表水等)水源更充足(1 分)结论:地下水开采量更少得(1 分)依据:莎车灌区净增耕地面积更少1 分)结论:地下水开采量较/更少1 分)不给分的答案只写靠近上游或者河流更多,没有写明水源更充足,不得分“耕地面积较大”、“灌溉面积较大”等不给分,因为材料明确指出是“净增耕地面积”,含义不同备注1.结论性信息出现错别字不给分;2.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意思含糊不清,不给分;3.特别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