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大湾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13页启用前注意保密大湾区 2024-2025 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 8 页,2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书写(6 分)1本题根据答题卡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力求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6 分)二、现代文阅读(一)(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4 题虽然中西学界对“何谓哲学”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不确定和多元的,但对“何谓汉语哲学”这个问题的回答则可以比较明确,至少可以达成这样一个底线共识:汉语哲学就是以汉语思考、讨论哲学问题而形成的哲学思想。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一个人来自哪里,属于什么民族或国家,他用汉语进行哲学思考而提出的哲学思想,都属于汉语哲学因此,汉语哲学与民族身份、法律身份无关不管汉语哲学具有怎样的特性与风格,它永远不会是一种标识民族性或满足民族性诉求的民族哲学事实上,任何语言中的哲学要成为哲学并保持为哲学,它就必须克服民族性的特殊诉求的确,哲学总是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因此,一方面,哲学总是带着它所栖身的语言的风格,但是另一方面,一种语言中的思想要想上升为哲学思想,它必须超越这种语言也就是说,这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要能够被翻译成其他语言,要能够被其他语言(并不一定是所有语言)世界分享否则,它就是一种封闭于特定语言中的“哲学”汉语哲学一定是带着汉语风格的哲学,但是它不会只是“一种语言里的哲学”同样,哲学的追问和探究活动也总是与进行着这种哲学活动的族群的处境性问题相关因此,哲学活动不可避免地与族群的处境性诉求相关但是,只有当人们把处境性问题提升为追究哲学问题的切入口,而不是将其当作哲学问题本身,把自己的处境性诉求置换为所有他者在同样处境下的普遍性诉求,一个族群才真正开始了哲学活动这意味着,哲学活动虽然总是与一个族群克服特殊处境性困境的努力和历史相关,却又只有超越了处境与诉求的特殊性,才能真正开始。
因此,汉语哲学要成为汉语哲学,它必须超越汉语本身,超越特殊的民族性与特殊的民族性诉求这意味着,汉语哲学正如它被命名之前一样,是一种向世界高二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开放的哲学,一种站在全人类立场上思考的哲学正如所有语言都只是一种地方语言一样,汉语也是一种地方语言但是,汉语哲学却不是也不应该是一种地方性哲学地方性哲学这一概念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有地域性限制的哲学都不成其为哲学无论在什么语言世界里,其思想要成为一种哲学,都必定以包含对普遍性真理与普遍性原则的认识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正如其他语言世界里的哲学一样,在汉语哲学里、对普遍性真理、普遍性原则的追求与守护也是第一位的,所有其他关切都应当靠后简单地说,真正的汉语哲学不会是一种语言哲学,也不会是一种民族哲学或地方性哲学相反,汉语哲学之为汉语哲学,它必定是一种在汉语世界里不断揭开人类各种隐蔽的普遍性问题,并加以系统性讨论的理论事业,是一项通过追究人类根本性问题去打开汉语的思想空间,并努力触碰与拓展汉语思想边界的思想事业我们需要这样的汉语哲学,不只是因为我们存在于汉语里,而且是因为哲学就存在于汉语里汉语承载的世界是有本原问题与本原觉悟的世界,汉语承载的历史是被普遍性原则与超越性思想贯穿的历史。
汉语哲学早已有之,它始于华夏文化实现超越性突破的春秋时期也就是说,汉语哲学一直以匿名的方式存在着我们需要汉语哲学,是因为我们只有置身于这样的哲学里,才能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经验到曾经标志着人类思想高度的思想经验,并且才能经受起足以开辟世界史的思想重量摘编自黄裕生何为汉语哲学?为什么需要汉语哲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汉语哲学与民族身份无关,因此其思想内容必然超越所有文化差异B.哲学的普遍性要求汉语哲学必须完全摒弃汉语自身的语言风格C.汉语哲学虽以汉语为载体,但其讨论的问题应具备全人类共通性D.我们需要汉语哲学,是因为我们存在于汉语里,哲学也就存在于汉语里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 分)A.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B.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体现了对不同文化共性的尊重C.朱熹提出“理一分殊”,强调普遍性原则与特殊现象的关系D.海德格尔主张:“语言是存在之家,哲学必须回归母语4材料中提到“汉语哲学必须超越汉语本身”,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观点的依据4 分)三、现代文阅读(二)(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57 题最是花影难扫最是花影难扫迟子建在故乡的春夏,要问什么店铺的生意最清冷,无疑是花店了。
因为这时节大自然开着豪气十足的花店,谁能与它争芳菲呢?花儿开在林间,开在原野,开在山崖,开在水边,当然,这样的花儿都是野花,达子香,白头翁,蒲公英,百合,芍药,铃兰,鸢尾,绣线菊等,它们仿佛彩虹的儿女,红红白白,紫紫黄黄的,绚丽极了高二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这时节的居民区也是花团锦簇,农人们栽种在花圃的虞美人,大丽花,步步高,牵牛花,金盏菊等,呼应着莱圃中的土豆花,豆角花,茄子花和倭瓜花野花和花圃中的花儿,专为悦人眼目的,不肩负给人提供食物的使命,大抵是只开花不问结果,如热烈的情人,不计前程,恣意盛开而莱圃中开花的植物,命系人类的餐桌,花开得就规矩,适度,收敛,除了倭瓜花开大朵,其余的细细碎碎的,它们得留着精气神儿坐果呀菜圃中每朵花的背后,都有一个看不见的宇宙,这个宇宙就是果实西红柿能否饱满红润,决定了它与鸡蛋为伍时,能不能在金黄和雪白之间,为它注入最炫目的落霞;茄子是否硕大,决定了它与鲶鱼相遇时,能吸纳多少鲶鱼肌理的鲜香;豆角是否厚实,决定了它出锅时是否跟入锅时一样的出息,不让主人的碗盘亏空;土豆是否圆滚滚,决定了它们在被蒸煮的过程中,能否像孩子一样绽开笑脸;辣椒是否挺实鲜辣,决定了它能为姑娘们省下多少口红。
花圃和山间的花儿还开着呢,菜圃的花儿早就谢了,结了果子待到秋天,人们收获了果实,霜也来了霜是花朵的敌人,它们一来,花季就结束了被霜打过的花儿,在阳光中耷拉着脑袋,憔悴不堪,满脸是泪它们哭也是没用的,想要绰约的风姿,想要蜜蜂与蝴蝶同欢的快乐,只有等待春回大地了此时它们也许会羡慕莱圃那些不起眼的花儿,它们结了果,在冬天还活着-谁家的地窖不储藏着土豆和萝卜呢?冬天的花朵是什么呢?是雪花和霜花,可这样的花儿太素白又太脆弱了,说化就化,于是喜欢鲜亮颜色的女孩子们,不想让漫漫长冬为这样的花儿所统帅,她们在深秋糊窗缝时,就在两层窗中间的隔层里,造了一个花园那是独一无二的梅园极北的房屋,为了抵御寒流,玻璃窗都是双层的这双层窗,一拃间距深秋时节,人们在用毛边纸或是废报纸糊窗缝时,会在二层窗间,放上二三十公分厚的保暖的锯末子,然后插几枝用蜡油捏成的梅花那时北方偏僻的山村大都没通电,蜡烛是我们的光明神蜡烛通常红白两色,从供销社买来蜡烛将要燃尽时,烛芯气数已尽,侧歪了身子,人们只得吹灭蜡烛,留下烛头女孩子们最喜欢那一块块润泽的蜡烛头了,尤其是红色的我们会把它们珍藏起来,到了糊窗缝时,将收集到的蜡烛头,放到一个空的铁皮盒里,坐到火炉上融化了,一手擎着选好的形态妖娆的干树枝,一手在滚烫的烛油和凉水之间飞转,让干树枝瞬间成了干枝梅。
捏蜡花要眼疾手快,勇气也不能少大拇指和二拇指要紧密团结,先是共同探入滚烫的烛油(有点赴汤蹈火的意味),然后赶紧撤兵,再探入事先备好的一碗凉水中,让沾在指尖的那层烛油,瞬间冷却而不失黏性,再飞速移兵至干树枝,随你选什么位置,以枝条为主心骨,大拇指二拇指对着它一捏,奇迹出现了,花瓣似的烛油从指尖脱落,一朵粉红娇嫩的梅花,灿灿绽放了!一朵,两朵,三朵,七八朵,数十朵,干树枝瞬间春色贯通,梅花点点了!因为女孩手指粗细有别,再加上所蘸蜡油厚薄不同,蜡花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有深有浅但不管怎么的,它们都是霜雪时节开得最烂漫的花儿!我们把这样的梅花,插在二层窗格芳香的高二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锯末子上,它们就像开在金色的泥土里这时你封上窗,一个冬天就有花儿看了这样的梅园什么时候消失呢?当寒风撤兵,春风长驱直入,把山岭涂抹上绿色,野花和庭院的花儿姹紫嫣红时,人们要开窗闻花香鸟语,破败的梅园也就成为春风中的垃圾,被清理掉了我很喜欢苏轼的那首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花影在台阶摇曳,任凭什么扫把,也扫不开它这日光和明月下永不消散的花影,就是时光,不管它穿越多少年,总会把美留在人的心头。
就像我遥想逝去的花儿,无论是山间的,还是花圃和莱圃中的,却都是我们亲手在二层窗格打造的梅园,它们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被遗忘,而是像风一样,一直吹拂着我的记忆,不让它沉睡哦,还忘了说,我父亲当年看我捏蜡花,还帮我修剪过干树枝呢他会掰下一些枝条,让它变得疏朗,且斜斜地朝向一侧,好像拱着虾米腰我嫌这样的花枝没有精神,老态龙钟的,撇进炉膛烧掉他还叫我不要在干树枝上,捏那么多的蜡花,说花多了反而不受端详我才不听他的呢,那时我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样,觉得花满枝头才美等我到了父亲那般的年龄,真正懂得美以后,父亲已去了另一世界,再无人为我修剪那样的梅枝了而且,我们也不再捏蜡花,村落通了电,我们不用蜡烛了我们得到了永恒的光明,却失去窗格里的梅园了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中提到野花和花圃中的花儿“只开花不问结果,如热烈的情人,不计前程,恣意盛开”,写出了它们的自由奔放B.作者认为霜是花朵的“敌人”,因为霜的到来让花圃和菜圃的花朵凋零,但莱圃的花儿因结出果实得以在冬天存活C.为了抵御寒流,极北房屋在双层窗的隔层里用锯末子来保暖,女孩子们在此打造“梅园”,以抵御冬日的素白D.父亲曾建议“我”不要在干树枝上捏太多蜡花,但“我”因追求繁盛之美而未听从,这暗示了代际审美观念的差异。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中将绚丽的野花与莱圃的花进行对比,既突出了自然之美与实用之美的不同,又隐含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B.描写蜡花制作过程时,“飞转”“眼疾手快”“紧密团结”等词,生动展现了女孩们的专注和灵巧C.结尾引用苏轼的花影,以“花影难扫”象征时光流逝中美的永恒,与文中“梅园”的消逝形成照应D.作者以“我们得到了永恒的光明,却失去窗格里的梅园了”收束全文,语言含蓄批判了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7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是“梅园”,你认为哪个题目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高二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四、名著阅读(共四、名著阅读(共 3 分)分)8下列各项中,对名著内容或解读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很多歇后语与三国演义有关,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鲁肃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等,这些歇后语都无比形象B.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写的是赤壁之战,诗句涉及的两个人物是周瑜和曹操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是由三国演义“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C.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提到,文艺作品不能对人物性格设置禁区,主角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以是所谓“中间人物”和“小人物”;但塑造人物可以歪曲人性,背离发展观点,主角可以是概念化、公式化或漫画式的D.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提到,狂风暴雨、古松之类自然景物以及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