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各家经典语句.docx

29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84251263
  • 上传时间:2019-03-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17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儒家经典81句道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à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2.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系辞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5.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fǒu)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6.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7.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8.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德9.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孟子10.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bèi)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大学11.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shàn)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仁12.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 ~大学13. 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14.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15.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16. 挟(xié)泰山以超北海,语(yù)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wànɡ),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17.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wànɡ)者,未之有也 ~孟子18.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9.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20.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2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义22.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2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24.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25.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26.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 ~论语27. 子曰:义而后取,人不厌其取 ~论语28. 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29.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30.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31.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礼32.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33.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34.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35.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智3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37.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38.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39. 日知其所亡(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40.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41.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4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43.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44.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45.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46. 子曰:众恶(wù)之,必察焉;众好(hào)之,必察焉 ~论语47.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48.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4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信50.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51.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52.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wéi)已(yǐ) ~孟子孝53. 子曰:夫(fú)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54.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t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55.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56.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大学57.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lì),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大学正58. 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59.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60.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ɡǒnɡ)之 ~论语61.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62. 子曰:道(dǎo)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63.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6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65.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66.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67.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68.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69. 夫(f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中70.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71.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72. 子曰:舜其大智也欤!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中庸7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74.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和75.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76.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7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7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谦79. 谦谦君子,有终,吉 ~周易·系辞80.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81.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孝经墨家經典63句1. 兼相爱,交相利2. 万事莫贵于义3.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4. 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5. 择务而从事6.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7. 爱人者,非为用己者,不若爱马者8.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9.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10.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11.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12. 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13. 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也14.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15. 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16. 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17. 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故交相非也18.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19. 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20. 未上同乎天者,则天菑将犹未止也21. 义不同者有党;薄者有争,厚者有乱22. 同言谈,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23. 同动作,助之动作者众,即其举事速成矣24. 同视听,助己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25. 同思虑,助之思虑者众,则其谈谋度速得矣26. 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27. 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28. 特上不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29. 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比从上之政下30. 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31.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32.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33.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34. 圣王唯而审以尚同,以为正长,是故上下情请为通35. 送国宝,不如推荐贤士36. 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37.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38. 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39. 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40. 疾爱而使之,致信而持之41. 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42. 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43.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44. 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45. 使人各得其所长,天下事当,钧其分职46. 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47. 强本节用,俭节则昌,淫佚则亡48.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49. 凡足以奉给民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50. 以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